一种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023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玻璃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其组成以摩尔百分比计包括:53‑65%的SiO2,16‑22%的Al2O3,0.01‑0.5%的B2O3,4‑8%的Li2O,8‑14%的Na2O,0.01‑1%的K2O,0.01‑3%的MgO,0‑1%ZnO,0‑4%的P2O5,0‑0.1%的SnO2;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玻璃配方,在玻璃中进入锂和磷组成,通过二步法化学强化,是玻璃具有较高的表面压应力和较深的离子交换层,从而提高玻璃的在表面硬度、抗刮伤性以及抗摔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触摸屏和显示器市场的发展和需求,带动了触摸屏和显示器盖板玻璃迅速发展和需求。伴随人们对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装置外观以及性能的追求,盖板玻璃从传统的2D外形,逐步向2.5D、3D外形过渡。这也对作为保护屏幕用的盖板玻璃性能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但是,普通的硅酸盐玻璃强度还是不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如手机的多次跌落以及与尖锐物体的碰撞等,都会造成屏幕的破损。要求盖板玻璃需要具有高的抗断裂、抗弯曲以及抗摔落性能,对于厚度小于1mm的盖板玻璃,一般需要通过化学钢化处理使玻璃具有表面压应力(CompressiveStress,简称CS)和一定深度的离子交换层(DepthofLayer,简称DOL),同时具有较高的CS和DOL玻璃可以有效的抑制玻璃表面缺陷扩展,从而提高玻璃表面硬度、抗刮伤性以及抗摔落性能。而本专利技术研究获得通过二步法化学强化实现高的CS和DOL,比如可以通过Li离子与Na离子交换达到较高的DOL,通过Na离子与K离子交换达到较高的CS来实现,因此,可以在铝硅酸盐玻璃中加入Li离子形成锂铝硅酸盐玻璃通过二步离子化强工艺来实现高CS和DOL的要求。专利CN102099380B提供一种强化玻璃,所述强化玻璃含有0~3wt%Li2O,并指出Li2O是离子交换成分。但此专利并未提出Li2O用于二步化学强化,且未提及Li2O在化学强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当玻璃在含NaNO3熔盐中进行Li离子与Na离子交换时,玻璃组成中必须具有足够高的Li2O成分,以便有足够的Li离子和Na离子进行交换,能快速获得具有高DOL值的玻璃。如果玻璃中Li2O含量过低,Li离子和Na离子交换能力不足,且含NaNO3熔盐中Li离子一旦过高,Li离子和Na离子交换几乎停止交换,因而难以快速获得高DOL值强化玻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以来提高玻璃的表面硬度、抗刮伤性以及抗摔落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其组成以摩尔百分比计包括:53-65%的SiO2,16-22%的Al2O3,0.01-0.5%的B2O3,4-8%的Li2O,8-14%的Na2O,0.01-1%的K2O,0.01-3%的MgO,0-1%ZnO,0-4%的P2O5,0-0.1%的SnO2;其中,组成以摩尔比计,0.3<Li2O/Na2O<0.9,以及0.25<Al2O3/SiO2<0.35。所述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依照各物质的质量比称量原料组成,原料称重混合后,以获得均匀的配料;(2)然后将配料从塑料瓶中转移至约800ml铂坩埚中,将铂坩埚置入硅钼棒高温炉炉内,逐渐升温至1650℃,持温4-6h,通过搅拌加速玻璃气泡排出和使玻璃均化消除;(3)在熔融后,将熔融液倒入至耐热不锈钢模具进行成型,然后取出玻璃块并移入箱式退火炉内进行600℃2小时的热处理,随后以小于1℃/分的速率降至550℃,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玻璃片。(4)将玻璃切割成薄片后抛光,进行二步法化学强化,其过程为:先将玻璃薄片进250℃~300℃预热处理后,再玻璃制品浸泡在380℃~390℃NaNO3和KNO3的混合熔盐中,浸泡时间0.5-4h,最后将玻璃薄片取出浸泡在400~450℃KNO3熔盐中,浸泡时间为0.4-4h,即可获得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SiO2是形成玻璃的网格的成份,其含摩尔含量为53-65mol%,SiO2含量的提高有助于玻璃轻量化,化学稳定性改进,玻璃的机械性能将得到改善。但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高温粘度将升高,将不利于生产。玻璃中过低的SiO2浓度会导致玻璃的耐化性能和表面机械性能趋于劣化,所以SiO2含量定为53-65mol%,更优为58-64mol%。Al2O3对离子交换起加速作用,同时可以提高玻璃的机械性能。这是由于在碱铝硅酸盐玻璃中,碱金属引入的非桥氧与Al3+形成铝氧四面体[AlO4],该铝氧四面体较硅氧四面体[SiO4]体积更大,在玻璃结构中会产生更大的空隙,而有利于离子交换的进行,最终得到化学钢化效果更佳的产品。但Al2O3属于极难熔氧化物,其能快速提高玻璃粘度,致使玻璃澄清均化难度加大,玻璃成型困难。玻璃中加入Li2O虽然可以有效地减低玻璃粘度,可以增加Al2O3的含量。因此,玻璃中Al2O3含量定为16-22mol%,更优为19-21%。Li2O是实现二步法化学强化的交换离子最关键组成。玻璃组成中必须具有足够高的Li2O成分,确保玻璃在含NaNO3熔盐中进行Li离子与Na离子交换时,有足够的Li离子和Na离子进行交换,能快速获得具有高DOL值的玻璃。如果玻璃中Li2O含量过低,Li离子和Na离子交换能力不足,且含NaNO3熔盐中Li离子一旦过高,Li离子和Na离子交换几乎停止交换,因而难以火大高DOL值强化玻璃。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当玻璃中Li2O浓度高于4mol%时,玻璃中Li离子和Na离子交换效果明显提高,能快速获得具有高DOL值的强化玻璃;同时得Li2O可使玻璃粘度特性快速下降,尤其是降低高温粘度明显,有利于玻璃熔化与澄清,为玻璃中高浓度的Al2O3浓度提供可能性。但是高的Li2O减低玻璃的稳定性,使玻璃容易析晶失透,玻璃成型困难,因此,本专利技术中Li2O浓度低于8mol%,优选4-8mol%。Na2O是通过离子交换形成表面压应力层的主要成分,通过Na离子与K离子交换在玻璃表面达到较高的表面压应力和压应力层;同时作为网络外体,其在玻璃结构中起到断网的作用,有助于玻璃熔化;但过多的Na2O会引起玻璃一系列性能如耐化学性、力学性能等变差,本专利技术的Na2O的量控制在8-14mol%,优选为在10-12mol%.K2O属于玻璃网络外体成分,降低玻璃粘度作用;可以与Na2O产生“混碱效应”,对改善玻璃的物化性能其一定作用,但K2O含量过高,玻璃化强过程中应力松弛量明显增加。本专利技术K2O含量为0.01-1mol%。MgO、ZnO同属二价阳离子氧化物,且均是网络外体,引入一定量均能促进玻璃的熔化。MgO引入过多可导致玻璃疏松,密度下降,硬度降低。MgO还能降低结晶倾向和结晶速度,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但其含量不应过多,否则会造成玻璃容易析晶和膨胀系数过高。本专利技术MgO的含量为0.01-3mol%,优选为1-3%。ZnO是提高离子交换,提高表面压应力值的成份,同时也是降低低温粘性和提高玻璃耐碱性的成份。如果ZnO含量过多,容易造成玻璃分相、降低耐失透性、提高密度,因此本专利技术中ZnO为含量0-1mol%。本专利技术引入一定量的B2O3主要是降低高温粘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玻璃的机械性能,本专利技术引入0.01-0.5mol%的B2O3。本专利技术中引入一定量的P2O5,将会加速玻璃离子交换速度,另外还可以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但是P2O5其以[PO4]四面体相互连成网络,但P2O5形成的网络结构属于层状,且层间由范德华力相互连接,因此,玻璃中P2O5具有粘度小,化学稳定性差和热膨胀系数大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摩尔百分比计包括,53‑65%的SiO2,16‑22%的Al2O3,0.01‑0.5%的B2O3,4‑8%的Li2O,8‑14%的Na2O,0.01‑1%的K2O,0.01‑3%的MgO,0‑1%ZnO,0‑4%的P2O5,0‑0.1%的SnO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摩尔百分比计包括,53-65%的SiO2,16-22%的Al2O3,0.01-0.5%的B2O3,4-8%的Li2O,8-14%的Na2O,0.01-1%的K2O,0.01-3%的MgO,0-1%ZnO,0-4%的P2O5,0-0.1%的SnO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摩尔比计,0.3<Li2O/Na2O<0.9,以及0.25<Al2O3/SiO2<0.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步法化学强化碱铝硅酸玻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摩尔百分比计包括,58-64%的SiO2,19-21%的Al2O3,0.01-0.5%的B2O3,4-8%的Li2O,10-12%的Na2O,0.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新辉陈招娣杨成钢洪立昕
申请(专利权)人: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