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特碳石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特碳石墨碳材料的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特碳石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特碳行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同时对特种石墨质量也越来越高,这么能生产出既符合现在市场高标准的特种石墨就成为了难题,现有技术是将煅后焦和中温沥青以一定的比例混捏、成型、一次焙烧、浸渍、二次焙烧、石墨化,但存在工序繁琐,成本高,人工费用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石墨烯特碳石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石墨烯特碳石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制备焙烧品粉料、沥青焦、煅后焦、改质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特碳石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制备焙烧品粉料、沥青焦、煅后焦、改质沥青和石墨烯粉料;S2:预混料:将S1中所述的焙烧品粉料和沥青焦、煅后焦按百分比下到混捏锅中进行干混,得到干混料,将S1中所述石墨烯粉料加入到改质沥青中进行混合,得到融合混料;S3:原料混合:将S2中所述的融合混料加入到干混料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S4:混捏:将S3中所述的混合料进行混捏,得到糊料;S5:压制:将S4中所述的糊料压制成型,得到成型的碳条;S6:焙烧:将S5中所述的成型碳条进行焙烧;S7:检测:对S6中所述的焙烧后的碳条进行检测;S8:石墨化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特碳石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制备焙烧品粉料、沥青焦、煅后焦、改质沥青和石墨烯粉料;S2:预混料:将S1中所述的焙烧品粉料和沥青焦、煅后焦按百分比下到混捏锅中进行干混,得到干混料,将S1中所述石墨烯粉料加入到改质沥青中进行混合,得到融合混料;S3:原料混合:将S2中所述的融合混料加入到干混料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S4:混捏:将S3中所述的混合料进行混捏,得到糊料;S5:压制:将S4中所述的糊料压制成型,得到成型的碳条;S6:焙烧:将S5中所述的成型碳条进行焙烧;S7:检测:对S6中所述的焙烧后的碳条进行检测;S8:石墨化处理:对S6中所述的检测后的碳条进行石墨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特碳石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利用筛分机对焙烧品粉料、沥青焦和煅后焦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并晾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特碳石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焙烧品粉料含量60%,沥青焦含量15%,煅后焦10%,改质沥青含量25%,安装上述比例将焙烧品粉料、沥青焦和煅后焦下到混捏锅中进行干混,干混时间2-3h,混捏锅的温度控制在180-2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特碳石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将改质沥青溶化,然后将石墨烯粉料加入到改质沥青中,并利用搅拌器进行搅拌,使石墨烯粉料和沥青充分融合到一起,融合时间为1-2h,并将沥青温度控制在180-200℃。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