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磁致分离与膜分离技术的机载制氧-制氮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系统
,涉及一种机载制氧-制氮耦合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结合磁致分离与膜分离技术的机载制氧-制氮系统。
技术介绍
为保证长时间的续航供氧,先进战机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气氧、液氧作为唯一供氧源的方法,而转向了采用机载制氧技术。它以取之不尽的空气作为供氧源,通过机载设备对空气的分离,来满足机组人员呼吸用氧的需要。因此,它彻底改变了飞机续航时间受制于机载氧源的局面,给航空供氧系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仅仅如此,机载制氧技术还大大降低了后勤保障的难度,减小了飞机的代偿损失。目前,机载制氧技术已经成为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斗机供氧防护救生的重要性能标志之一。与此同时,飞机燃油系统起火或爆炸是引起飞机失事的主要原因之一,飞机燃油系统的防火防爆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飞机生存力和易损性,同时也关系到飞机的利用率、成本以及人员安全。因此,如何提高油箱的防火防爆能力,也就成为了人们极为关注的研究问题。特别是随着飞行速度及性能的提高,它所带来的气动加热与电子设备热负荷的增大,使得现代军用机将普遍趋于采用燃油综合热管理技术,进一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磁致分离与膜分离技术的机载制氧‑制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风机(1)、第一温度传感器(2)、第一电动调节阀(3)、气流控制器(4)、第一流量传感器(5)、第二电动调节阀(6)、第三电动调节阀(7)、第一分离器(8)、第二分离器(9)、第四电动调节阀(10)、第五电动调节阀(11)、富氧空气压缩机(12)、第二流量传感器(13)、氧气瓶(14)、第一压力传感器(15)、第六电动调节阀(16)、第七电动调节阀(17)、富氮空气压缩机(18)、第一截止阀(19)、氮气瓶(20)、第二压力传感器(21)、第三流量传感器(22)、第二温度传感器(23)、第八电动调节阀(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磁致分离与膜分离技术的机载制氧-制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风机(1)、第一温度传感器(2)、第一电动调节阀(3)、气流控制器(4)、第一流量传感器(5)、第二电动调节阀(6)、第三电动调节阀(7)、第一分离器(8)、第二分离器(9)、第四电动调节阀(10)、第五电动调节阀(11)、富氧空气压缩机(12)、第二流量传感器(13)、氧气瓶(14)、第一压力传感器(15)、第六电动调节阀(16)、第七电动调节阀(17)、富氮空气压缩机(18)、第一截止阀(19)、氮气瓶(20)、第二压力传感器(21)、第三流量传感器(22)、第二温度传感器(23)、第八电动调节阀(24)、第二截止阀(25)、第一阻火器(26)、油箱(27)、氧浓度传感器(28)、第二阻火器(29)、第三截止阀(30)、空气滤清器(31)和自动控制器(32);所述第一分离器(8)、第二分离器(9)均包含入口、氮气出口和氧气出口;所述邮箱(27)包含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自动控制器(32)包含电流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所述风机(1)的入口接需要进行氧、氮分离的气体,风机(1)的出口、第一温度传感器(2)、第一电动调节阀(3)、气流控制器(4)、第一流量传感器(5)的入口依次管道相连;所述气流控制器(4)用于对流入的气体进行稳压稳流;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5)的出口分别和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6)的入口、第三电动调节阀(7)的入口管道相连;所述第一分离器(8)的入口和所述第二电动调节阀(6)的出口管道相连、氧气出口和所述第四电动调节阀(10)的入口管道相连、氮气出口和所述第六电动调节阀(16)的入口管道相连;所述第二分离器(9)的入口和所述第三电动调节阀(7)的出口管道相连、氧气出口和所述第五电动调节阀(11)的入口管道相连、氮气出口和所述第七电动调节阀(17)的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孝天,冯诗愚,李超越,王晨臣,刘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