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踏板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603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踏板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它由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内部运维走道(1b)和光伏发电区(1c)组成,所述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为封闭的矩形结构,所述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包括沿长度方向布置的长通道(1a.1)和沿宽度方向布置的宽通道(1a.2)组成;所述的长通道(1a.1)包括多个走道浮体(1)沿两端方向依次组装而成;所述的宽通道(1a.2)由走道浮体(1)和连接浮体(2)沿两侧方向间隔布置而成;所述的内部运维走道(1b)由沿长度方向布置的长通道(1a.1)组成;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水面漂浮光伏电站所处环境潮湿,结构部件易腐蚀的缺点,具有最大化减小材料用量,提高系统的经济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踏板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到光伏发电
,更加具体地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踏板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光能、为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发电体系,是环保、安全、可靠的绿色能源。光伏电站是目前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对构建低碳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光伏发电能量密度低,相同容量配置下占地面积大,因此陆地光伏难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而我国水库、湖泊、采矿塌陷区数量众多,利用其闲置的水面空间建设水上光伏是对资源的优化利用,既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发电量,又可保护水体环境、减少浮尘。水面漂浮光伏电站所处环境潮湿,结构部件易腐蚀,为保证漂浮物的耐腐蚀性和寿命,一般为中空吹塑高密度聚乙烯浮体为水面光伏电站提供浮力。中空吹塑产品的结构形式对生产效率、质量有很大影响,厚薄均匀的扁平状结构最有利于吹塑成型为壁厚均匀的浮体。而光伏电站需要利用漂浮物将光伏组件支撑起一定角度,这对浮体又产生了特殊的形状要求。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浮体结构仅考虑了满足发电的倾角要求,而忽略了因此对生产和质量控制带来的不利因素。如何优化设计浮体结构使其既满足使用要求又利于生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2015年以来,我国水面光伏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区,目前已完成了多座水面光伏电站的建设。而塌陷区水域面积有限,难以满足水面光伏电站的建设需求,许多水面光伏电站逐渐向水库、湖泊等水面区域发展。而与塌陷区不同的是,水库、湖泊等水域集成了供水、养殖等诸多功能踏板,若为与塌陷区类似的浮体形式,会造成水面区域被大面积遮挡,阻碍了空气、阳光与水的接触,引起水体缺氧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因此,在保证浮体质量、功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其对水面的遮挡,提高浮体的透光性和亲水性是水面光伏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提出的水面光伏浮体设计大都从安装固定方面考虑,但从浮体结构合理性、通用性、环境友好的角度而言,这些设计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如WO2012/139998A2、CN201520911191.7、CN201520618986.9等专利公开的水面光伏浮体上表面为斜坡设计,以满足光伏组件倾角要求;但斜坡设计破坏了吹塑产品结构的平整性,导致壁厚不均影响浮体质量的同时,其固定斜坡角度和安装方式也限制了其他电器设备的水上安装固定,且此浮体形式连续的运维通道会造成水面遮挡严重。CN201620418220.0、CN201620220867.2等专利公开的水面光伏浮体均为较为平整的设计方式,通过独立的支撑件将光伏组件支撑起一定的倾角;但该设计方案依然未考虑水面遮挡严重的问题,不利于该形式浮体在湖泊、水库等地区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踏板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踏板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四周连续运维通道、内部运维走道和光伏发电区组成,所述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为封闭的矩形结构,所述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包括沿长度方向布置的长通道和沿宽度方向布置的宽通道组成;所述的长通道包括多个走道浮体沿两端方向依次组装而成;所述的宽通道由走道浮体和连接浮体沿两侧方向间隔布置而成;所述的内部运维走道由沿长度方向布置的长通道组成;在所述的宽通道的连接浮体上方铺设有栅格板,所述的栅格板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的连接浮体内的内嵌式连接耳上;所述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内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条沿宽度方向的内部运维走道,每列走道浮体组沿长度方向包括多个走道浮体;所述的连接浮体与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双支架形式,单支架形式和双支撑柱形式;在所述的双支架形式中;所述的光伏组件一侧通过第一上连接件固定在连接浮体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固定在连接浮体上;所述的第一上连接件包含下立体限位槽、下安装孔、横肋、立柱、上支撑板、上安装孔、上立体限位槽;所述的下立体限位槽为C型,所述的下立体限位槽上部贴合于连接浮体的上连接件安装槽的安装耳板上侧,下立体限位槽下部贴合于连接浮体的上连接件安装槽的下侧,所述的下立体限位槽上方延伸出立柱,所述的立柱至少为两根;在所述的立柱之间设有多片横肋;所述的上支撑板位于所述的光伏组件的边框,所述的上支撑板开有安装孔,所述的上支撑板上方延伸出上立体限位槽,所述的立体限位槽采用外窄里宽结构,所述的立体限位槽的槽口为弹性结构;在所述的单支架浮体形式中;所述的光伏组件一侧通过第二上连接件固定在连接浮体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固定在连接浮体上;支撑浮体位于所述的连接浮体与光伏组件之间,所述的支撑浮体为薄板状,所述支撑浮体底部有和连接浮体中的安装槽配合的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两个与安装槽内设置的梅花孔相配合的螺杆,所述支撑浮体顶端中部呈半弧形,所述的半弧形两侧设置有上连接件安装肋,所述上连接件安装肋上开设有小孔;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与上连接件安装肋配合的“L”竖直辐板,所述“L”竖直辐板上开设有辐板孔,所述辐板孔与上连接件安装肋上开设的小孔配合固定,所述“L”竖直辐板顶部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上表面设置有上组装孔,所述上组装孔与光伏组件的安装孔配合固定;在所述的双支撑柱形式中;所述的光伏组件一侧通过所述上连接件分别固定在两个圆柱形支撑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固定在连接浮体上;所述圆柱形支撑为柱状,所述圆柱形支撑底部有和连接浮体中的安装槽配合的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设置有与安装槽内梅花孔配合的第二螺杆,所述圆柱形支撑顶端设置有组件固定耳板,所述组件固定耳板上开设有小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踏板位于所述的连接浮体的第三中位连接耳板和第四中位连接耳板中间且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的踏板与所述的连接浮体为同一个整体;所述的踏板上方靠近水的三面设有防滑槽,所述的踏板上方角落设有流水孔,所述防滑槽内侧设有防滑凸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走道浮体两端四角设置有两对高低不同的连接耳,所述的连接耳由右至左依次为低位第一连接耳、高位第一连接耳、高位第二连接耳和低位第二连接耳。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连接耳的耳板上开设有单叶梅花安装孔,在所述的走道浮体顶面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的走道浮体周向侧面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加强筋,在所述的走道浮体底面设置有流水凹槽;所述的连接浮体为矩形方体结构,在所述的中位连接耳板中部开设有单叶梅花孔,连接浮体中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中孔,在所述的中孔两侧设置有下沉槽,下沉槽两边设置有三面支撑的内嵌式连接耳,内嵌式连接耳两端开设有螺丝孔,下沉槽一端的连接浮体上对称设置有上连接件安装槽,上连接件安装槽上设置有上连接件安装孔;所述的上连接件安装槽内侧凸台向外延伸形成踏板,在所述的连接浮体外侧设有下连接件安装槽,所述的下连接件安装槽上设有下连接件安装槽,在所述的下连接件安装槽向上突出设置有下连接件限位凸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接浮体两端四角设置有位于中部且同一高度的中位连接耳板,所述的中位连接耳板由左向右一圈依次为第一中位连接耳板、第二中位连接耳板、第三中位连接耳板和第四中位连接耳板;所述的中位连接耳板高度高于低位第一连接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踏板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内部运维走道(1b)和光伏发电区(1c)组成,所述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为封闭的矩形结构,所述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包括沿长度方向布置的长通道(1a.1)和沿宽度方向布置的宽通道(1a.2)组成;所述的长通道(1a.1)包括多个走道浮体(1)沿两端方向依次组装而成;所述的宽通道(1a.2)由走道浮体(1)和连接浮体(2)沿两侧方向间隔布置而成;所述的内部运维走道(1b)由沿长度方向布置的长通道(1a.1)组成;在所述的宽通道(1a.2)的连接浮体(2)上方铺设有栅格板(3),所述的栅格板(3)通过卡扣(7)固定在所述的连接浮体(2)内的内嵌式连接耳(2.21)上;所述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内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条沿宽度方向的内部运维走道(1b),每列走道浮体组(A)沿长度方向包括多个走道浮体(1);所述的连接浮体(2)与光伏组件(4)之间的连接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双支架形式,单支架形式和双支撑柱形式;在所述的双支架形式中;所述的光伏组件(4)一侧通过第一上连接件(5)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所述的第一上连接件(5)包含下立体限位槽(5.1)、下安装孔(5.11)、横肋(5.2)、立柱(5.3)、上支撑板(5.4)、上安装孔(5.41)、上立体限位槽(5.5);所述的下立体限位槽(5.1)为C型,所述的下立体限位槽(5.1)上部贴合于连接浮体(2)的上连接件安装槽(2.3)的安装耳板上侧,下立体限位槽(5.1)下部贴合于连接浮体(2)的上连接件安装槽(2.3)的下侧,所述的下立体限位槽(5.1)上方延伸出立柱(5.3),所述的立柱(5.3)至少为两根;在所述的立柱(5.3)之间设有多片横肋(5.2);所述的上支撑板(5.4) 位于所述的光伏组件(4)的边框,所述的上支撑板(5.4)开有安装孔(5.4.1),所述的上支撑板(5.4)上方延伸出上立体限位槽(5.5),所述的立体限位槽(5.5)采用外窄里宽结构,所述的立体限位槽(5.5)的槽口为弹性结构;在所述的单支架浮体形式中;所述的光伏组件(4)一侧通过第二上连接件(12)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支撑浮体(11)位于所述的连接浮体(2)与光伏组件(4)之间,所述的支撑浮体(11)为薄板状,所述支撑浮体(11)底部有和连接浮体(2)中的安装槽(2.1.1)配合的支撑底座(11.1),所述支撑底座(11.1)上设置有两个与安装槽(2.1.1)内设置的梅花孔相配合的第二螺杆(11.2),所述支撑浮体(11)顶端中部呈半弧形,所述的半弧形两侧设置有上连接件安装肋(11.3),所述上连接件安装肋(11.3)上开设有小孔;所述上连接件(12)包括与上连接件安装肋(11.3)配合的“L”竖直辐板(12.1),所述“L”竖直辐板(12.1)上开设有辐板孔(12.1.1),所述辐板孔(12.1.1)与上连接件安装肋(11.3)上开设的小孔配合固定,所述“L”竖直辐板(12.1)顶部设置有倾斜板(12.2),所述倾斜板(12.2)上表面设置有上组装孔(12.2.1),所述上组装孔(12.2.1)与光伏组件(4)的安装孔配合固定;在所述的双支撑柱形式中;所述的光伏组件(4)一侧通过所述上连接件(12)分别固定在两个圆柱形支撑(14)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12)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所述圆柱形支撑(14)为柱状,所述圆柱形支撑(14)底部有和连接浮体(10)中的安装槽(2.1.1)配合的第三螺杆(14.1),所述第三螺杆(14.1)上设置有与安装槽(2.1.1)内梅花孔配合的第三螺杆(14.1),所述圆柱形支撑(14)顶端设置有组件固定耳板(14.2),所述组件固定耳板(14.2)上开设有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踏板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内部运维走道(1b)和光伏发电区(1c)组成,所述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为封闭的矩形结构,所述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包括沿长度方向布置的长通道(1a.1)和沿宽度方向布置的宽通道(1a.2)组成;所述的长通道(1a.1)包括多个走道浮体(1)沿两端方向依次组装而成;所述的宽通道(1a.2)由走道浮体(1)和连接浮体(2)沿两侧方向间隔布置而成;所述的内部运维走道(1b)由沿长度方向布置的长通道(1a.1)组成;在所述的宽通道(1a.2)的连接浮体(2)上方铺设有栅格板(3),所述的栅格板(3)通过卡扣(7)固定在所述的连接浮体(2)内的内嵌式连接耳(2.21)上;所述的四周连续运维通道(1a)内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条沿宽度方向的内部运维走道(1b),每列走道浮体组(A)沿长度方向包括多个走道浮体(1);所述的连接浮体(2)与光伏组件(4)之间的连接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双支架形式,单支架形式和双支撑柱形式;在所述的双支架形式中;所述的光伏组件(4)一侧通过第一上连接件(5)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所述的第一上连接件(5)包含下立体限位槽(5.1)、下安装孔(5.11)、横肋(5.2)、立柱(5.3)、上支撑板(5.4)、上安装孔(5.41)、上立体限位槽(5.5);所述的下立体限位槽(5.1)为C型,所述的下立体限位槽(5.1)上部贴合于连接浮体(2)的上连接件安装槽(2.3)的安装耳板上侧,下立体限位槽(5.1)下部贴合于连接浮体(2)的上连接件安装槽(2.3)的下侧,所述的下立体限位槽(5.1)上方延伸出立柱(5.3),所述的立柱(5.3)至少为两根;在所述的立柱(5.3)之间设有多片横肋(5.2);所述的上支撑板(5.4)位于所述的光伏组件(4)的边框,所述的上支撑板(5.4)开有安装孔(5.4.1),所述的上支撑板(5.4)上方延伸出上立体限位槽(5.5),所述的立体限位槽(5.5)采用外窄里宽结构,所述的立体限位槽(5.5)的槽口为弹性结构;在所述的单支架浮体形式中;所述的光伏组件(4)一侧通过第二上连接件(12)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6)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支撑浮体(11)位于所述的连接浮体(2)与光伏组件(4)之间,所述的支撑浮体(11)为薄板状,所述支撑浮体(11)底部有和连接浮体(2)中的安装槽(2.1.1)配合的支撑底座(11.1),所述支撑底座(11.1)上设置有两个与安装槽(2.1.1)内设置的梅花孔相配合的第二螺杆(11.2),所述支撑浮体(11)顶端中部呈半弧形,所述的半弧形两侧设置有上连接件安装肋(11.3),所述上连接件安装肋(11.3)上开设有小孔;所述上连接件(12)包括与上连接件安装肋(11.3)配合的“L”竖直辐板(12.1),所述“L”竖直辐板(12.1)上开设有辐板孔(12.1.1),所述辐板孔(12.1.1)与上连接件安装肋(11.3)上开设的小孔配合固定,所述“L”竖直辐板(12.1)顶部设置有倾斜板(12.2),所述倾斜板(12.2)上表面设置有上组装孔(12.2.1),所述上组装孔(12.2.1)与光伏组件(4)的安装孔配合固定;在所述的双支撑柱形式中;所述的光伏组件(4)一侧通过所述上连接件(12)分别固定在两个圆柱形支撑(14)上,另一侧通过下连接件(12)固定在连接浮体(2)上;所述圆柱形支撑(14)为柱状,所述圆柱形支撑(14)底部有和连接浮体(10)中的安装槽(2.1.1)配合的第三螺杆(14.1),所述第三螺杆(14.1)上设置有与安装槽(2.1.1)内梅花孔配合的第三螺杆(14.1),所述圆柱形支撑(14)顶端设置有组件固定耳板(14.2),所述组件固定耳板(14.2)上开设有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踏板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2.4)位于所述的连接浮体(2)的第三中位连接耳板(2.1c)和第四中位连接耳板(2.1d)中间且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的踏板(2.4)与所述的连接浮体(2)为同一个整体;所述的踏板(2.4)上方靠近水的三面设有防滑槽(2.4.1),所述的踏板(2.4)上方角落设有流水孔,所述防滑槽(2.4.1)内侧设有防滑凸起(2.4.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踏板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走道浮体(1)两端四角设置有两对高低不同的连接耳(1.1),所述的连接耳(1.1)由右至左依次为低位第一连接耳(1.1a)、高位第一连接耳(1.1b)、高位第二连接耳(1.1c)和低位第二连接耳(1.1d)。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多功能踏板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连接耳(1.1)的耳板上开设有单叶梅花安装孔(1.11),在所述的走道浮体(1)顶面设置有防滑凸起(2.4.2),所述的走道浮体(1)周向侧面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加强筋(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鑫喻飞刘海波张顺张涛苏毅刘爽金乾陶铁铃何杰尹政兴张鹏段斐刘凯陈晓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