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晓欣专利>正文

一种直流电动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998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动机结构,包括电动机本体,所述电动机本体上设有椭圆形碳刷孔,电动机转子上设有阻隔板,电动机本体底部设有密封后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碳刷只有微量磨耗,所产生碳粉不会形成堆积于换向器槽或刷窝与碳刷之间缝隙内;转子上的阻隔板能有效隔绝微量碳粉进入转子铁与磁极,转子线圈与定子线圈之间(即电动机后腔内),不会因电动机后腔碳粉附着而降低直流电动机绝缘等级,减少因绝缘不良导致碳刷火花增大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电动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直流电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微碳粉DZWG型直流电动机。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用ZD6型电动转辙机内直流电动机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驱动,其具有体积小、输出功率高的优点。但该电机在使用中经常发生断线、碳刷粉尘大、电机绝缘下降等缺点。对于断线和绝缘工艺问题,近几年生产厂家采取一些新的工艺措施,使断线故障和绝缘下降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唯独广泛存在的碳刷粉尘大的问题,一直未有有效措施予以解决。ZD6型电动转辙机配装用直流串激电动机(以下简称:ZD6直流电机)碳刷原设计采用的是电化石墨碳刷D104,该碳刷50小时磨损量为0.25mm,磨损量大是造成该电机运用中产生大量粉尘的主要原因。大量的碳刷粉尘附着在电机转子和定子线圈上。特别是在湿热条件下,发生此类现象是造成电机绝缘下降的主要因素。碳刷粉尘易在刷握与碳刷之间堆积,由此造成碳刷卡阻而使电机发生故障;碳刷粉尘沉积在转子换向器换向片沟槽内较多时,更会造成片间短路故障,使电机失效,此类现象发生概率较高。对此类问题生产厂家虽有改进措施:如改进碳刷材质为金属石墨J201或J204,但其50小时测试磨损量仍为0.18mm左右,不但碳刷粉尘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却由于碳刷中金属含量大,碳刷硬度增加,反而造成换向器外表面的磨损大增,为电机维修带来新的问题。在电动转辙机中修中,直流电动机的维修工作量占有较大比重。为解决电机碳刷粉尘的问题,维修部门付出了很多的劳动和成本。当前我国机电行业新技术有很大发展,无粉尘碳刷为解决ZD6电机碳刷问题提供了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直流电动机结构,包括电动机本体,所述电动机本体前端盖上设有椭圆形碳刷孔,安装微碳粉碳刷,电动机本体内转子上设有阻隔板,电动机本体底部设有密封后端盖。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碳刷只有微量磨耗,所产生碳粉不会形成堆积于换向器槽或刷窝与碳刷之间缝隙内;转子上的阻隔板能有效隔绝微量碳粉进入转子铁与磁极,转子线圈与定子线圈之间(即电动机后腔内),不会因电动机后腔碳粉附着而降低直流电动机绝缘等级,减少因绝缘不良导致碳刷火花增大现象发生。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直流电动机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直流电动机结构的阻隔板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直流电动机结构的阻隔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直流电动机结构的密封后端盖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为电动机本体、2为椭圆形碳刷孔、3为阻隔板、4为密封后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直流电动机结构,包括电动机本体1,所述电动机本体1前端盖上设有椭圆形碳刷孔2,安装微碳粉碳刷,电动机本体1内转子上设有阻隔板2,电动机本体1底部设有密封后端盖3。本技术变更碳刷材质,采用新型微粉尘碳刷。变更ZD6直流电机的结构设计,在换向器与转子铁之间加装隔离挡板,把定子线圈和转子线圈与转子换向器和碳刷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部分,使换向器和碳刷磨损产生的微量粉尘不会侵入到定、转子线圈所在空间,从而克服碳刷粉尘对电机绝缘产生的不良影响,改善定、转子材质和绝缘工艺,将定子线圈和转子线圈材质由B级绝缘提高到F级绝缘材料。其转子同时采用F级绝缘材料进行封闭,使ZD6直流电机绝缘达到F级水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直流电动机由微粉尘碳刷、换向器、转子、隔离挡板等组成。其特征是:碳刷为微粉尘耐磨碳刷,隔离挡板位于换向器与转子铁之间,阻隔板随转子转动时形成一道能屏障,能隔绝碳刷粉尘进入直流电动机后腔(即转子线圈与定子线圈)所处部位。转子线圈采用滴浸工艺,保证转子线圈绝缘等级达到F级。本技术适用于铁路用ZD6型电动转辙机内直流电动机的改进。本技术碳刷只有微量磨耗,所产生碳粉不会形成堆积于换向器槽或刷窝与碳刷之间缝隙内;转子上的阻隔板能有效隔绝微量碳粉进入转子铁与磁极,转子线圈与定子线圈之间(即电动机后腔内),不会因电动机后腔碳粉附着而降低直流电动机绝缘等级,减少因绝缘不良导致碳刷火花增大现象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电动机结构,包括电动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本体(1)前端盖上设有椭圆形碳刷孔(2),安装微碳粉碳刷,电动机本体(1)内转子上设有阻隔板(3),电动机本体(1)底部设有密封后端盖(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动机结构,包括电动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本体(1)前端盖上设有椭圆形碳刷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欣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