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漂专利>正文

离心中继器、钢铁冶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9850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13:25
离心中继器,包括旋转器;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钢铁冶炼设备,具有前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廉、应用灵活、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响应快速。

Centrifugal repeater, iron and steel smelting equipment

The centrifugal repeater includes a rotary device, and a voltage detection module. The iron and steel smelting equipment has the foregoing technical proposal.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flexible application, long service life, convenient us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d fast respon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中继器、钢铁冶炼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输送领域
,具体涉及离心中继器、钢铁冶炼设备。技术背景中继器存在可承受电流大、功率浪费小的特征,但响应速度较慢,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离心中继器、钢铁冶炼设备,具体解决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方案。1.离心中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器;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旋转器包含结构体、控制单元、电源模块、磁铁控制模块、PWM控制模块、控制电源点(5V0P)、地点(GND)、功率电源点(HVCC)、过零检测模块;旋转器的结构体包括壳体(WK)、曲板(QB)、导电球(JSQ)、第一电极(DJ1)、第二电极(DJ2)、第一轴承(ZC1)、第二轴承(ZC2)、绝缘体(JYT)、第一软磁体(RCT1)、第二软磁体(RCT2)、第一电刷(DS1)、第二电刷(DS2)、外周电磁铁(WZDCT)、电机(M1)、第一电磁线圈(XQ1)、第二电磁线圈(XQ2)、转速传感器(ZSCGQ)、第一电学接入点(DL1)、第二电学接入点(DL2)、第三电刷(DS3)、第四电刷(DS4)、第三接触柱(JCZ3)、第四接触柱(JCZ4);旋转器的结构体中:壳体(WK)的外形为圆柱形,壳体(WK)的轴线垂直水平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壳体(WK)具有离心腔,壳体(WK)的离心腔为圆柱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壳体(WK)的离心腔的轴线与壳体(WK)的轴线重合;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横截面图形为月牙状;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纵截面图形为矩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顶部与壳体(WK)的离心腔的上顶面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底部与壳体(WK)的离心腔的底面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以壳体(WK)的轴线为圆周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到壳体(WK)的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外弧的到壳体(WK)的轴线的最大距离;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所有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整体呈螺旋状,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钟方向出发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的第一个点到壳体(WK)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的最后一个点到壳体(WK)的轴线的距离;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所有曲板(QB)内弧面的内侧的弧面连接用平面连接后构成的腔体称之成为内腔(NQ);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所有曲板(QB)的外弧面用平面连接后与壳体(WK)的离心腔侧壁所构成的腔体称之为外腔(WQ);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与曲板(QB)之间的距离大于导电球(JSQ)的直径,也就是说导电球(JSQ)可以穿过曲板(QB)与曲板(QB)之间的间距,自由穿越与内腔(NQ)与外腔(WQ)之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极(DJ1)由导电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第一软磁体(RCT1)由软磁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电极(DJ2)由导电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第二软磁体(RCT2)由软磁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绝缘体(JYT)为圆柱状,绝缘体(JYT)的顶面与第一电极(DJ1)的底面固定相接,绝缘体(JYT)的底面与第二电极(DJ2)的顶面固定相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极(DJ1)为圆柱状、第一软磁体(RCT1)、第二电极(DJ2)、第二软磁体(RCT2)、绝缘体(JYT)、与壳体(WK)共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磁线圈(XQ1)为螺线管,第一电磁线圈(XQ1)的缠绕在第一软磁体(RCT1)的柱面上,第一电磁线圈(XQ1)与第一软磁体(RCT1)共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电磁线圈(XQ2)为螺线管,第二电磁线圈(XQ2)的缠绕在第二软磁体(RCT2)的柱面上,第二电磁线圈(XQ2)与第二软磁体(RCT2)共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磁线圈(XQ1)的下端与第二电磁线圈(XQ2)的上端相连;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刷(DS1)、第二电刷(DS2)、第三电刷(DS3)、第四电刷(DS4)相对壳体(WK)固定不动;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三接触柱(JCZ3)为圆柱状,第三接触柱(JCZ3)的底面与第一软磁体(RCT1)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三接触柱(JCZ3)与第一软磁体(RCT1)共轴,第三电刷(DS3)与第三接触柱(JCZ3)的柱面相接处,第三接触柱(JCZ3)随第一软磁体(RCT1)转动时,第三电刷(DS3)可以良好的接触第三接触柱(JCZ3)的柱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四接触柱(JCZ4)为圆柱状,第四接触柱(JCZ4)的底面与第二软磁体(RCT2)的顶面固定连接,第四接触柱(JCZ4)与第二软磁体(RCT2)共轴,第四电刷(DS4)与第四接触柱(JCZ4)的柱面相接处,第四接触柱(JCZ4)随第二软磁体(RCT2)转动时,第四电刷(DS4)可以良好的接触第四接触柱(JCZ4)的柱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软磁体(RCT1)的直径小于第一电极(DJ1),第一软磁体(RCT1)固定镶嵌在第一电极(DJ1)内,第一软磁体(RCT1)所传导的磁场可以穿越第一电极(DJ1);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软磁体(RCT2)的直径小于第二电极(DJ2),第二软磁体(RCT2)固定镶嵌在第二电极(DJ2)内;第二软磁体(RCT2)所传导的磁场可以穿越第二电极(DJ2);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轴承(ZC1)具有绝缘性,第一轴承(ZC1)用于将第一电极(DJ1)、第一软磁体(RCT1)的结合体与壳体(WK)连接,第一电极(DJ1)、第一软磁体(RCT1)的结合体可以绕自身轴线自转;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轴承(ZC2)具有绝缘鞋,第二轴承(ZC2)用于将第二电极(DJ2)、第二软磁体(RCT2)的结合体与壳体(WK)连接,第二电极(DJ2)、第二软磁体(RCT2)的结合体可以绕自身轴线自转;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软磁体(RCT1)、第二软磁体(RCT2)传导的磁场可以吸引导电球(JSQ)并使导电球(JSQ)同时接触第一电极(DJ1)和第二电极(DJ2),导电球(JSQ)随第一软磁体(RCT1)的自转而绕第一软磁体(RCT1)的轴线旋转;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刷(DS1)与第一电极(DJ1)外表面接触,第一电极(DJ1)旋转时依然能够与第一电刷(DS1)构成良好的导电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电刷(DS2)与第二电极(DJ2)外表面接触,第二电极(DJ2)旋转时依然能够与第二电刷(DS2)构成良好的导电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外周电磁铁(WZDCT)的数量大于6,外周电磁铁(WZDCT)的以壳体(WK)轴线为圆周阵列装置在壳体(WK)的外表面的侧面与外表面的底面相交之处,,外周电磁铁(WZDCT)产生的磁场可以吸引导电球(JSQ),使导电球(JSQ)稳定在外腔(WQ)内;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学接入点(DL1)与第一电刷(DS1)之间具有电学连接,第二电学接入点(DL2)与第二电刷(DS2)之间具有电学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电机(M1)驱动第一电极(DJ1)、第二电极(DJ2)、绝缘体(JYT)、第一软磁体(RC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离心中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器;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旋转器包含结构体、控制单元、电源模块、磁铁控制模块、PWM控制模块、控制电源点(5V0P)、地点(GND)、功率电源点(HVCC)、过零检测模块;旋转器的结构体包括壳体(WK)、曲板(QB)、导电球(JSQ)、第一电极(DJ1)、第二电极(DJ2)、第一轴承(ZC1)、第二轴承(ZC2)、绝缘体(JYT)、第一软磁体(RCT1)、第二软磁体(RCT2)、第一电刷(DS1)、第二电刷(DS2)、外周电磁铁(WZDCT)、电机(M1)、第一电磁线圈(XQ1)、第二电磁线圈(XQ2)、转速传感器(ZSCGQ)、第一电学接入点(DL1)、第二电学接入点(DL2)、第三电刷(DS3)、第四电刷(DS4)、第三接触柱(JCZ3)、第四接触柱(JCZ4);旋转器的结构体中:壳体(WK)的外形为圆柱形,壳体(WK)的轴线垂直水平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壳体(WK)具有离心腔,壳体(WK)的离心腔为圆柱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壳体(WK)的离心腔的轴线与壳体(WK)的轴线重合;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横截面图形为月牙状;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纵截面图形为矩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顶部与壳体(WK)的离心腔的上顶面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底部与壳体(WK)的离心腔的底面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以壳体(WK)的轴线为圆周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到壳体(WK)的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外弧的到壳体(WK)的轴线的最大距离;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所有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整体呈螺旋状,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钟方向出发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的第一个点到壳体(WK)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的最后一个点到壳体(WK)的轴线的距离;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所有曲板(QB)内弧面的内侧的弧面连接用平面连接后构成的腔体称之成为内腔(NQ);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所有曲板(QB)的外弧面用平面连接后与壳体(WK)的离心腔侧壁所构成的腔体称之为外腔(WQ);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与曲板(QB)之间的距离大于导电球(JSQ)的直径,也就是说导电球(JSQ)可以穿过曲板(QB)与曲板(QB)之间的间距,自由穿越与内腔(NQ)与外腔(WQ)之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极(DJ1)由导电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第一软磁体(RCT1)由软磁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电极(DJ2)由导电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第二软磁体(RCT2)由软磁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绝缘体(JYT)为圆柱状,绝缘体(JYT)的顶面与第一电极(DJ1)的底面固定相接,绝缘体(JYT)的底面与第二电极(DJ2)的顶面固定相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极(DJ1)为圆柱状、第一软磁体(RCT1)、第二电极(DJ2)、第二软磁体(RCT2)、绝缘体(JYT)、与壳体(WK)共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磁线圈(XQ1)为螺线管,第一电磁线圈(XQ1)的缠绕在第一软磁体(RCT1)的柱面上,第一电磁线圈(XQ1)与第一软磁体(RCT1)共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电磁线圈(XQ2)为螺线管,第二电磁线圈(XQ2)的缠绕在第二软磁体(RCT2)的柱面上,第二电磁线圈(XQ2)与第二软磁体(RCT2)共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磁线圈(XQ1)的下端与第二电磁线圈(XQ2)的上端相连;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刷(DS1)、第二电刷(DS2)、第三电刷(DS3)、第四电刷(DS4)相对壳体(WK)固定不动;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三接触柱(JCZ3)为圆柱状,第三接触柱(JCZ3)的底面与第一软磁体(RCT1)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三接触柱(JCZ3)与第一软磁体(RCT1)共轴,第三电刷(DS3)与第三接触柱(JCZ3)的柱面相接处,第三接触柱(JCZ3)随第一软磁体(RCT1)转动时,第三电刷(DS3)可以良好的接触第三接触柱(JCZ3)的柱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四接触柱(JCZ4)为圆柱状,第四接触柱(JCZ4)的底面与第二软磁体(RCT2)的顶面固定连接,第四接触柱(JCZ4)与第二软磁体(RCT2)共轴,第四电刷(DS4)与第四接触柱(JCZ4)的柱面相接处,第四接触柱(JCZ4)随第二软磁体(RCT2)转动时,第四电刷(DS4)可以良好的接触第四接触柱(JCZ4)的柱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软磁体(RCT1)的直径小于第一电极(DJ1),第一软磁体(RCT1)固定镶嵌在第一电极(DJ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心中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器;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旋转器包含结构体、控制单元、电源模块、磁铁控制模块、PWM控制模块、控制电源点(5V0P)、地点(GND)、功率电源点(HVCC)、过零检测模块;旋转器的结构体包括壳体(WK)、曲板(QB)、导电球(JSQ)、第一电极(DJ1)、第二电极(DJ2)、第一轴承(ZC1)、第二轴承(ZC2)、绝缘体(JYT)、第一软磁体(RCT1)、第二软磁体(RCT2)、第一电刷(DS1)、第二电刷(DS2)、外周电磁铁(WZDCT)、电机(M1)、第一电磁线圈(XQ1)、第二电磁线圈(XQ2)、转速传感器(ZSCGQ)、第一电学接入点(DL1)、第二电学接入点(DL2)、第三电刷(DS3)、第四电刷(DS4)、第三接触柱(JCZ3)、第四接触柱(JCZ4);旋转器的结构体中:壳体(WK)的外形为圆柱形,壳体(WK)的轴线垂直水平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壳体(WK)具有离心腔,壳体(WK)的离心腔为圆柱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壳体(WK)的离心腔的轴线与壳体(WK)的轴线重合;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横截面图形为月牙状;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纵截面图形为矩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顶部与壳体(WK)的离心腔的上顶面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底部与壳体(WK)的离心腔的底面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以壳体(WK)的轴线为圆周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到壳体(WK)的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外弧的到壳体(WK)的轴线的最大距离;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所有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整体呈螺旋状,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钟方向出发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的第一个点到壳体(WK)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曲板(QB)的横截面的月牙状图形的内弧的最后一个点到壳体(WK)的轴线的距离;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所有曲板(QB)内弧面的内侧的弧面连接用平面连接后构成的腔体称之成为内腔(NQ);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所有曲板(QB)的外弧面用平面连接后与壳体(WK)的离心腔侧壁所构成的腔体称之为外腔(WQ);旋转器的结构体中:曲板(QB)与曲板(QB)之间的距离大于导电球(JSQ)的直径,也就是说导电球(JSQ)可以穿过曲板(QB)与曲板(QB)之间的间距,自由穿越与内腔(NQ)与外腔(WQ)之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极(DJ1)由导电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第一软磁体(RCT1)由软磁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电极(DJ2)由导电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第二软磁体(RCT2)由软磁材料制成外形为圆柱状;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绝缘体(JYT)为圆柱状,绝缘体(JYT)的顶面与第一电极(DJ1)的底面固定相接,绝缘体(JYT)的底面与第二电极(DJ2)的顶面固定相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极(DJ1)为圆柱状、第一软磁体(RCT1)、第二电极(DJ2)、第二软磁体(RCT2)、绝缘体(JYT)、与壳体(WK)共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磁线圈(XQ1)为螺线管,第一电磁线圈(XQ1)的缠绕在第一软磁体(RCT1)的柱面上,第一电磁线圈(XQ1)与第一软磁体(RCT1)共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电磁线圈(XQ2)为螺线管,第二电磁线圈(XQ2)的缠绕在第二软磁体(RCT2)的柱面上,第二电磁线圈(XQ2)与第二软磁体(RCT2)共轴;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磁线圈(XQ1)的下端与第二电磁线圈(XQ2)的上端相连;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刷(DS1)、第二电刷(DS2)、第三电刷(DS3)、第四电刷(DS4)相对壳体(WK)固定不动;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三接触柱(JCZ3)为圆柱状,第三接触柱(JCZ3)的底面与第一软磁体(RCT1)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三接触柱(JCZ3)与第一软磁体(RCT1)共轴,第三电刷(DS3)与第三接触柱(JCZ3)的柱面相接处,第三接触柱(JCZ3)随第一软磁体(RCT1)转动时,第三电刷(DS3)可以良好的接触第三接触柱(JCZ3)的柱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四接触柱(JCZ4)为圆柱状,第四接触柱(JCZ4)的底面与第二软磁体(RCT2)的顶面固定连接,第四接触柱(JCZ4)与第二软磁体(RCT2)共轴,第四电刷(DS4)与第四接触柱(JCZ4)的柱面相接处,第四接触柱(JCZ4)随第二软磁体(RCT2)转动时,第四电刷(DS4)可以良好的接触第四接触柱(JCZ4)的柱面;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软磁体(RCT1)的直径小于第一电极(DJ1),第一软磁体(RCT1)固定镶嵌在第一电极(DJ1)内,第一软磁体(RCT1)所传导的磁场可以穿越第一电极(DJ1);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软磁体(RCT2)的直径小于第二电极(DJ2),第二软磁体(RCT2)固定镶嵌在第二电极(DJ2)内;第二软磁体(RCT2)所传导的磁场可以穿越第二电极(DJ2);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轴承(ZC1)具有绝缘性,第一轴承(ZC1)用于将第一电极(DJ1)、第一软磁体(RCT1)的结合体与壳体(WK)连接,第一电极(DJ1)、第一软磁体(RCT1)的结合体可以绕自身轴线自转;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轴承(ZC2)具有绝缘鞋,第二轴承(ZC2)用于将第二电极(DJ2)、第二软磁体(RCT2)的结合体与壳体(WK)连接,第二电极(DJ2)、第二软磁体(RCT2)的结合体可以绕自身轴线自转;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软磁体(RCT1)、第二软磁体(RCT2)传导的磁场可以吸引导电球(JSQ)并使导电球(JSQ)同时接触第一电极(DJ1)和第二电极(DJ2),导电球(JSQ)随第一软磁体(RCT1)的自转而绕第一软磁体(RCT1)的轴线旋转;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刷(DS1)与第一电极(DJ1)外表面接触,第一电极(DJ1)旋转时依然能够与第一电刷(DS1)构成良好的导电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二电刷(DS2)与第二电极(DJ2)外表面接触,第二电极(DJ2)旋转时依然能够与第二电刷(DS2)构成良好的导电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外周电磁铁(WZDCT)的数量大于6,外周电磁铁(WZDCT)的以壳体(WK)轴线为圆周阵列装置在壳体(WK)的外表面的侧面与外表面的底面相交之处,,外周电磁铁(WZDCT)产生的磁场可以吸引导电球(JSQ),使导电球(JSQ)稳定在外腔(WQ)内;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第一电学接入点(DL1)与第一电刷(DS1)之间具有电学连接,第二电学接入点(DL2)与第二电刷(DS2)之间具有电学连接;旋转器的结构体中:电机(M1)驱动第一电极(DJ1)、第二电极(DJ2)、绝缘体(JYT)、第一软磁体(RCT1)、第二软磁体(RCT2)的结合体旋转;旋转器的结构体的转速传感器(ZSCGQ)包括单孔盘(ZXP)、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单孔盘(ZXP)上具有一个计算孔(ZXK),单孔盘(ZXP)为圆盘状,单孔盘(ZXP)的计算孔(ZXK)的轴线与单孔盘(ZXP)的轴线平行不重合,单孔盘(ZXP)的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装置在单孔盘(ZXP)的不同侧,单孔盘(ZXP)的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装置在单孔盘(ZXP)的计算孔(ZXK)的轴线上,单孔盘(ZXP)每转一圈单孔盘(ZXP)的光敏二极管就可以经由单孔盘(ZXP)的计算孔(ZXK)接收一次光线,根据光敏二极管的电阻变化次数可以计算单孔盘(ZXP)的旋转次数;旋转器的结构体中:转速传感器(ZSCGQ)的单孔盘(ZXP)固定安装在第二软磁体(RCT2)的下端;转速传感器(ZSCGQ)的单孔盘(ZXP)与壳体(WK)共轴,转速传感器(ZSCGQ)用于获取第二软磁体(RCT2)的转速;旋转器的电源模块包含开关电源(U40)、第四十号电容(C40)、第四十一号电容(C41)、第四十一号二极管(D41)、稳压芯片(U41)、第四十二号电容(C42);旋转器的电源模块的开关电源(U40)的输入端接入交流电路;旋转器的电源模块中:开关电源(U40)的输出为直流,开关电源(U40)的输出正极与第四十一号二极管(D41)的正极相连;旋转器的电源模块中:第四十号电容(C40)的一端与开关电源(U40)的输出正极相连,第四十号电容(C40)的另一端与开关电源(U40)的输出负极相连;旋转器的电源模块中:稳压芯片(U41)的输入端与开关电源(U40)的输出正极相连,稳压芯片(U41)的的接地端与开关电源(U40)的输出负极相连;旋转器的电源模块中:第四十一号电容(C41)的一端与第四十一号二极管(D41)的负极相连,第四十一号电容(C41)的另一端与开关电源(U40)的输出负极相连;旋转器的电源模块的稳压芯片(U41)的的输出端与控制电源点(5VOP)相连;旋转器的电源模块的开关电源(U40)的输出负极与地点(GND)相连;旋转器的电源模块的第四十一号二极管(D41)的负极与功率电源点(HVCC)相连;旋转器的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U10)、第十号电容(C10)、第十一号电容(C11);旋转器的控制单元中:第十号电容(C10)与第十一号电容(C11)并联;旋转器的控制单元中:第十号电容(C10)的一端与单片机(U10)的电源脚相连,第十号电容(C10)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10)的接地脚相连;旋转器的控制单元的单片机(U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漂夏佳明夏苏兰
申请(专利权)人:夏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