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两用汽车凹痕修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两用汽车凹痕修复器。
技术介绍
汽车外壳意外变形产生凹痕后,目前通常采用为手动式汽车凹痕修复器或撞槌式等修复。虽然现有的结构简单方便,但是修复的力有限且难以控制,容易变形,且面积变化适用小,易造成车身的二次损伤。根据将汽车凹痕部位拉出的修复方法,设计一个小型的液压装置,整合这种修复方法,利用液压运动平稳且输出力大的原理。设计出一种液压汽车凹痕修复装置。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和体验。是汽车凹痕修复的进步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凹痕修复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手动凹痕修复器的修复力度有限且难以控制,容易变形,面积变化适用小等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一个小型的液压装置,利用液压运动平稳且输出力大的原理对汽车凹痕进行修复。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两用汽车凹痕修复器,包括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两用汽车凹痕修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动机构,液压运动机构,可调支撑机构和电热吸盘;所述手动机构包括手动杠杆和支持结构,手动杠杆的支点铰接于支持结构上,手动杠杆的输出点连接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液压油路;所述液压运动机构包括主运动活塞、液压内油腔、液压外油腔和可拆卸拉杆,所述主运动活塞的周壁安装在液压内油腔中,所述液压内油腔与液压外油腔通过液压油路连接,所述可拆卸拉杆与主运动活塞螺纹连接;所述可调支撑机构包括可调螺杆、可变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可变支撑杆是对称布置两组,每组可变支撑杆的顶部与支持结构铰接,底部与支撑板铰接,所述可调螺杆穿设于两组可变支撑杆上;所述电热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两用汽车凹痕修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动机构,液压运动机构,可调支撑机构和电热吸盘;所述手动机构包括手动杠杆和支持结构,手动杠杆的支点铰接于支持结构上,手动杠杆的输出点连接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液压油路;所述液压运动机构包括主运动活塞、液压内油腔、液压外油腔和可拆卸拉杆,所述主运动活塞的周壁安装在液压内油腔中,所述液压内油腔与液压外油腔通过液压油路连接,所述可拆卸拉杆与主运动活塞螺纹连接;所述可调支撑机构包括可调螺杆、可变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可变支撑杆是对称布置两组,每组可变支撑杆的顶部与支持结构铰接,底部与支撑板铰接,所述可调螺杆穿设于两组可变支撑杆上;所述电热吸盘包括电热启动按钮、内嵌电阻丝吸盘和电源,所述内嵌电阻丝吸盘的顶端与可拆卸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两用汽车凹痕修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运动活塞是圆环形活塞,所述圆环形活塞的顶部具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中心具有内螺纹,所述可拆卸拉杆的顶端具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两用汽车凹痕修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是小型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江涛,林宗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