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及具有其的电化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566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及具有其的电化学装置,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和支撑件,电极组件具有第一通孔,支撑件设置于第一通孔,其中,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芯,通过在电极组件内穿设支撑件,支撑件可以用于支撑电极组件,从而可以提高电芯的结构稳定性,有效地降低电芯在生产或是存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电芯破损或是损坏的情况,进而可以提高电芯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及具有其的电化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及具有其的电化学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形状灵活多变等优点,在消费类电子、动力设备、存储装置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移动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对锂离子电池产品外形、尺寸、性能等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市场上出现了方形、弧形、圆柱形等多种样式。软包圆柱形电芯通常是在电芯外面套一个硬质外壳,再用包装袋封装外壳,极耳可以从两端伸出,在头尾两端电芯与外壳之间有一块绝缘垫片,外壳两端采用缩口处理便于将垫片、电芯锁住。在制备这种软包圆柱形电芯时,电芯内圈的铜箔、铝箔容易打皱,且电芯的结构不稳定,在循环、高温存储等过程中,极片膨胀会导致电芯内圈塌陷、恶化电芯内圈的极片界面,进而影响电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芯,所述电芯具有结构稳定、性能良好的优点。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化学装置,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上述的电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和支撑件,所述电极组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通过在电极组件内穿设支撑件,支撑件可以用于支撑电极组件,从而可以提高电芯的结构稳定性,有效地降低电芯在生产或是存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电芯破损或是损坏的情况,进而可以提高电芯的性能。支撑件上的第二通孔可以连通电芯内支撑件两侧的电解液,从而可以加快电解液的浸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支撑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电极组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件的高度。由此,通过在电芯的轴线方向上,设置电极组件的长度大于支撑件的长度,可以避免支撑件两端端部形成的毛刺刺穿隔膜、造成电极组件中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短路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电芯的安全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通孔包含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三通孔中心线与所述电极组件高度方向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零度。由此,可以连通支撑件两侧的空间区域,由于电芯周围分布有电解液,第三通孔可以连通不同区域的电解液,从而可以加快电解液的浸润。同时在循环过程,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之间的电解液会优先被逐渐消耗,电芯中部空间内的电解液可以通过第三通孔快速补充到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之间,从而可以保证电解液的循环性能,提高电芯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包含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四通孔中心线与所述电极组件高度方向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零度。由此,第四通孔可以辅助第三通孔,从而可以提高电解液的流通性,加快电解液的浸润,进而可以保证电解液的循环性能。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度数大于所述第二夹角度数。由此,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可以导引电解液流向不同的方向,从而可以提高电解液的作用区域。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度数与所述第二夹角度数相等。由此,可以使得电解液的流向形成一定的规律与惯性,从而可以提高电解液的流速。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通孔包含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中心线为折线,所述折线包含第一折线段,所述第一折线段与所述电极组件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零度。由此,可以扩大第五通孔的尺寸,从而提高第五通孔的流通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五通孔中心线为折线,所述折线包含第二折线段,所述第二折线段与所述电芯高度方向平行。由此,可以扩大第五通孔的尺寸,从而提高第五通孔的流通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包括弧形段。由此,可以提高电解液的流通顺畅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呈筒状或平板状。由此,筒状的支撑件可以扩大支撑件与电芯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支撑件能够更好地支撑电芯。平板状的支撑件能够较易地插入电芯内,操作更方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为不锈钢件或陶瓷件。由此,支撑件既可以满足支撑电芯的作用,提高电芯的结构稳定性,还可以避免支撑件被电解液腐蚀以污染电解液的情况。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含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电极组件及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设于所述第一端部;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设于所述第二端部。由此,壳体、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可以将电极组件包围起来,从而可以保护电极组件,提高电芯的结构强度,防止电极组件受到外部挤压或碰撞而变形,同时还能防止电芯在循环、存储过程中,电极组件膨胀挤压电芯,还可以为存放电解液提供空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收口部,所述第一垫片位于所述收口部的靠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收口部,所述第二垫片位于所述收口部的靠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由此,可以将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包围起来,以便于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的安装与固定,还可以密封第一垫片、第二垫片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从而可以存放电解液。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贯穿孔。由此,可以将部分贯穿孔构造成极耳孔,以便于极耳伸出电芯,还可以将部分贯穿孔构造成电解液孔,以将电解液注入电芯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中的至少一个为绝缘件。由此,可以绝缘电芯与外界,避免电芯漏电或是短路的情况。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化学装置,包括:电芯,所述电芯为根据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化学装置,通过在电芯的中部穿设支撑件,支撑件可以用于支撑电芯,从而可以提高电芯的结构稳定性,有效地降低电芯在生产或是存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电芯破损或是损坏的情况,进而可以提高电芯的性能。支撑件上的通孔可以连通电芯内支撑件两侧的电解液,从而可以加快电解液的浸润。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的第一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支撑件在参考面上的投影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支撑件在参考面上的投影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支撑件在参考面上的投影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支撑件在参考面上的投影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支撑件在参考面上的投影示意图。附图标记:电芯1,电极组件10,第一通孔101,支撑件20,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中心线21a,第三通孔211,第一边a1,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和支撑件,所述电芯组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和支撑件,所述电芯组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中,在所述支撑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电极组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件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第二通孔包含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三通孔中心线与所述电极组件高度方向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零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第二通孔包含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四通孔中心线与所述电极组件高度方向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零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度数大于所述第二夹角度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第一夹角度数与所述第二夹角度数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第二通孔包含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的中心线为折线,所述折线包含第一折线段,所述第一折线段与所述电极组件高度方向的夹角大于零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其中,所述第五通孔中心线为折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传山陶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