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放电管及过电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558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体放电管及过电压保护装置,该气体放电管包括至少一绝缘体、至少两个电极组件和至少一电极冷却物,绝缘体设有通孔,至少两个电极组件相对的表面形成放电面,绝缘体和至少两个电极组件共同围合形成一放电内腔,通孔与放电内腔连通,通过将电极冷却物与一电极组件连接,且电极冷却物朝向放电内腔的表面与该电极组件的放电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0mm≤H≤1.2mm。当惰性气体进行弧光放电时,电极冷却物对与之连接的电极组件进行冷却,延缓放电面温度上升,防止放电面由于过热而导致电极组件烧毁或短路,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放电管及过电压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电压保护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放电管及具有该气体放电管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开关型保护器件,通常作为过电压保护器件使用。目前一般使用的气体放电管是由绝缘管体及其两端封接电极而成,内腔充惰性气体。当气体放电管电极两端的电压超过气体的击穿电压时,就会引起间隙放电,该气体放电管迅速的由高阻态变为低阻态,形成导通,从而保护了与其并联的其他器件。现有的气体放电管的两个相对电极形成有放电面,放电面进行放电时,内腔温度升高,当内腔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放电面很容易由于过热而导致电极烧毁或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放电管,旨在延缓放电面温度升高,提高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气体放电管,包括:至少一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设有通孔;至少两个电极组件,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组件相对的表面形成放电面,所述绝缘体和至少两个电极组件共同围合形成一放电内腔,所述通孔与所述放电内腔连通;至少一电极冷却物,所述电极冷却物与一电极组件连接,且所述电极冷却物朝向放电内腔的表面与该电极组件的放电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0mm≤H≤1.2mm。优选的,所述电极冷却物设于所述电极组件背离所述放电内腔的表面。优选的,所述电极冷却物设于所述电极组件朝向所述放电内腔的表面。优选的,所述至少一电极组件设有至少一过孔,所述电极冷却物容纳于所述过孔,以密闭所述放电内腔。优选的,至少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和至少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开设有连通所述放电内腔的至少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电极封堵所述安装孔,所述电极冷却物夹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以密封所述放电内腔。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的凸起,所述主体和第一电极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凸起容纳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电极冷却物夹设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优选的,所述电极冷却物包括环形连接件和沿着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的周缘向外折弯延伸的第一抵接件,所述连接件夹设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所述第一抵接件的两个表面分别与所述主体和第一电极的外表面抵接。优选的,所述电极冷却物还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抵接件的自由端的周缘向外折弯延伸的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与所述主体的周缘抵接。优选的,所述凸起朝向所述放电内腔的表面和与该凸起相邻的放电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0mm≤h≤0.6mm。优选的,h的取值范围为0.25mm≤h≤0.45mm。优选的,所述凸起朝向与之相对设置的电极组件的表面设有第一阴极涂覆面,该电极组件朝向第一电极的表面设有第二阴极涂覆面,所述第一阴极涂覆面和第二阴极涂覆面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电极组件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阴极涂覆面设于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凹槽的深度为A,A的取值范围为0mm≤A≤0.6mm。优选的,H的取值范围为0mm≤H≤0.6mm。优选的,所述电极冷却物为低温焊料或者低温粘合剂或者硅胶。优选的,所述气体放电管还包括至少一低温密封物,所述低温密封物用于密封所述放电内腔。优选的,所述低温密封物夹设于至少一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绝缘体之间。优选的,至少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件和至少一第二电极件,所述第一电极件开设有连通所述放电内腔的至少一密封孔,所述第二电极件封堵所述密封孔,所述低温密封物夹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件和第二电极件之间。优选的,所述绝缘体设有至少一缝隙,所述低温密封物密封所述缝隙。优选的,至少一电极组件设有连通孔,所述低温密封物密封所述连通孔。优选的,所述低温密封物为低温焊料或者低温粘合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气体放电管。本技术的气体放电管包括至少一绝缘体、至少两个电极组件和至少一电极冷却物,绝缘体设有通孔,至少两个电极组件相对的表面形成放电面,绝缘体和至少两个电极组件共同围合形成一放电内腔,通孔与放电内腔连通,通过将电极冷却物与一电极组件连接,且电极冷却物朝向放电内腔的表面与该电极组件的放电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0mm≤H≤1.2mm。当惰性气体进行弧光放电时,电极冷却物对与之连接的电极组件进行冷却,延缓放电面温度上升,防止放电面由于过热而导致电极组件烧毁或短路,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气体放电管的弧光放电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体放电管一实施例的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气体放电管另一实施例的剖示图;图4为本技术气体放电管又一实施例的剖示图;图5为本技术气体放电管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气体放电管的剖示图;图7为本技术气体放电管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气体放电管的剖示图;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气体放电管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气体放电管的剖示图;图12为本技术气体放电管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气体放电管的剖示图;图14为本技术气体放电管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气体放电管的剖示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气体放电管343第一阴极涂覆面10绝缘体35第二阴极涂覆面11通孔36凹槽13缝隙37第一电极件30电极组件371密封孔31放电面38第二电极件32过孔50放电内腔33第一电极70电极冷却物331安装孔71连接件34第二电极73第一抵接件341主体75第二抵接件342凸起90低温密封物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设有通孔;至少两个电极组件,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组件相对的表面形成放电面,所述绝缘体和至少两个电极组件共同围合形成一放电内腔,所述通孔与所述放电内腔连通;至少一电极冷却物,所述电极冷却物与一电极组件连接,且所述电极冷却物朝向放电内腔的表面与该电极组件的放电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0mm≤H≤1.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设有通孔;至少两个电极组件,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组件相对的表面形成放电面,所述绝缘体和至少两个电极组件共同围合形成一放电内腔,所述通孔与所述放电内腔连通;至少一电极冷却物,所述电极冷却物与一电极组件连接,且所述电极冷却物朝向放电内腔的表面与该电极组件的放电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0mm≤H≤1.2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冷却物设于所述电极组件背离所述放电内腔的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冷却物设于所述电极组件朝向所述放电内腔的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电极组件设有至少一过孔,所述电极冷却物容纳于所述过孔,以密闭所述放电内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和至少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开设有连通所述放电内腔的至少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电极封堵所述安装孔,所述电极冷却物夹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以密封所述放电内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的凸起,所述主体和第一电极的外表面连接,所述凸起容纳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电极冷却物夹设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冷却物包括环形连接件和沿着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的周缘向外折弯延伸的第一抵接件,所述连接件夹设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所述第一抵接件的两个表面分别与所述主体和第一电极的外表面抵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冷却物还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抵接件的自由端的周缘向外折弯延伸的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与所述主体的周缘抵接。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朝向所述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阿甘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