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眼表损伤修复的细胞植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549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眼表损伤修复的细胞植片,包括细胞膜片层和纤维蛋白层双层结构,所述细胞膜片层为由5~7层上皮细胞排列构成的厚度为50μm~150μm的膜结构,所述纤维蛋白层为由纤维蛋白胶形成的厚度为200μm~500μm的疏松多孔的膜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眼表损伤修复的细胞植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细胞膜片层的制备;步骤二、纤维蛋白层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角膜上皮层的修复和再生,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细胞利用率和细胞植片制备效率,提高了细胞植片成活率,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眼表损伤修复的细胞植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眼表损伤修复的细胞植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角膜从外向内可以分为五层,分别是角膜上皮层、前界层(又称Bowman层,前弹力层)、角膜基质层、后界层(又称Descemet层,后弹力层)和角膜内皮层。其中,角膜上皮层厚50~100μm,由5~6层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整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保持角膜上皮层的完整和无血管化状态对于维持角膜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理论上,比较轻微的眼表损伤可以通过角膜缘干细胞(corneallimbalstemcell,CLSC)的增殖、定向移行和分化完成对角膜上皮层的修复。然而,临床上的多种因素,包括机械损伤、化学烧伤、高温烫伤、感染、溃疡和其他角膜疾病,通常都会造成角膜缘干细胞的缺失,致使受损角膜上皮层无法修复,进而出现角膜混浊、新生血管长入、影响正常视力,严重时会导致失明。治疗眼表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角膜移植。但是,异体角膜移植依赖于捐献,受到供体来源的极大限制,无法满足大量的临床需要。而自体的角膜缘移植也受到来源不足的限制,同时也使健眼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眼表损伤修复的细胞植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胞膜片层(1)和纤维蛋白层(2)双层结构,所述细胞膜片层(1)为由5~7层上皮细胞排列构成的厚度为50μm~150μm的膜结构,所述纤维蛋白层(2)为由纤维蛋白胶形成的厚度为200μm~500μm的疏松多孔的膜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眼表损伤修复的细胞植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胞膜片层(1)和纤维蛋白层(2)双层结构,所述细胞膜片层(1)为由5~7层上皮细胞排列构成的厚度为50μm~150μm的膜结构,所述纤维蛋白层(2)为由纤维蛋白胶形成的厚度为200μm~500μm的疏松多孔的膜结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眼表损伤修复的细胞植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皮细胞为角膜上皮细胞、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羊膜上皮细胞和由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上皮细胞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植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细胞膜片层(1)的制备,具体过程为:步骤101、将上皮细胞接种在Transwell小室中进行细胞膜片培养;使用DMEM高糖培养基并每两天换一次,培养15~20天后,细胞膜片形成;步骤102、降低DMEM高糖培养基的液面至细胞膜片层(1)高度,进行气-液界面培养,每天换一次DMEM高糖培养基,7天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成了连续的上皮细胞层,细胞膜片层(1)培养结束;步骤二、纤维蛋白层(2)的制备,具体过程为:步骤201、去除Transwell小室中的DMEM高糖培养基后,再采用清洗液洗去残留的DMEM高糖培养基;步骤202、使用物质的量浓度为40mmol/L的CaCl2溶液配制浓度为20U/ml~100U/ml的凝血酶溶液;步骤203、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君邓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芙金干细胞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