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78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包括壳体和尾管,所述壳体为圆环形结构,且壳体内部由内而外的分隔为处置腔和设备腔,所述处置腔和设备腔后端对应位置均开设通孔,所述处置腔和设备腔的通孔内部设置尾管,所述尾管和壳体为一体成型,且壳体上下两侧均开设安装孔,且壳体表面的安装孔与处置腔连通,本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能够自动对水族箱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清理,且通过对水箱内部的储水量的调节,实现自身悬浮深度的调控,从而对不同深度的悬浮物进行清理,同时清理后的悬浮物方便取出,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观赏鱼和水族箱已经逐渐成为新时期家庭消费的新时尚,全国各地正掀起养殖观赏鱼的热潮,观赏鱼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越来越显出它的生命力。俗话说的好,养鱼先养水,没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鱼儿很容易生病死亡的。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去给鱼儿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水环境,所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缸体内、外水循环系统,以保证缸内水的清洁度和卫生。当时所有的循环系统吸水装置安装都是固定的,随着缸体增大造成不能彻底吸附所有缸内的污物,每次都要需要人工拿管子吸出缸外或不断换水,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能够自动对水族箱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清理,且通过对水箱内部的储水量的调节,实现自身悬浮深度的调控,从而对不同深度的悬浮物进行清理,同时清理后的悬浮物方便取出,操作简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包括壳体和尾管,所述壳体为圆环形结构,且壳体内部由内而外的分隔为处置腔和设备腔,所述处置腔和设备腔后端对应位置均开设通孔,所述处置腔和设备腔的通孔内部设置尾管,所述尾管和壳体为一体成型,且壳体上下两侧均开设安装孔,且壳体表面的安装孔与处置腔连通,且壳体上下两侧的安装孔内分别配合安装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处置腔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两侧均设置涡轮,所述涡轮的轴线位置设置转轴,且涡轮的转轴与电机二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壁表面圆心位置均设置电机安装座,所述分隔板两侧的电机二分别与上盖板和下盖板内部的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所述设备腔内部对称设置水箱,且壳体的前端下部设置进水孔,所述水箱的入口通过管道与进水孔连通,且水箱上方设置进气口,所述水箱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连通,所述尾管尾端内部配合安装尾塞,所述尾塞的后表面均匀设置出水孔,且尾塞内部填充滤芯,所述电机二和空气压缩机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和蓄电池均固定安装在设备腔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下端固定安装配重块,且配重块为环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腔内部的两个水箱均通过电磁换向阀与进水孔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孔内部固定设置过滤装置,且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电磁换向阀的入口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结构相同,且上盖体和下盖体均通过固定螺栓与壳体固定安装,且上盖体和下盖体表面均设置条形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尾塞的后端对称设置安装孔,且尾塞的安装孔内配合安装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部固定安装螺旋桨,所述电机一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尾管的上表面设置安装槽,所述尾管的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水压传感器,所述水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前端对称设置两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腔内部固定设置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与单片机双向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轴线位置的分隔板表面设置球形罩,所述球形罩内部固定设置陀螺仪,所述陀螺仪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采用环形的壳体结构,降低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减少能量损耗,同时采用在上下两侧设置带有通孔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使本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将上下两侧待过滤的水吸入处置腔,在尾塞内进行过滤后排出,排出水的水流能够推动设备自身向前运动,而过滤产生的杂物被留存在尾塞内部,只需打开尾塞即可取出,方便清理,而且尾塞外端对称设置两个螺旋桨,能够对设备的运动方向进行调控,适合不同的场景使用,而且采用空气压缩机配合水箱进行使用,通过改变水箱内部储水量,实现设备的悬浮深度的控制,从而完成对不同深度的悬浮物进行清理,而且加入陀螺仪,能够对设备自身姿势进行监控,从而在电磁换向阀的作用下,改变两侧水箱内部储水量,保证设备平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竖直方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平方向剖视图。图中:1壳体、2摄像头、3配重块、4尾管、5上盖体、6下盖体、7尾塞、8螺旋桨、9出水孔、10电机一、11电机二、12涡轮、13单片机、14无线信号收发器、15处置腔、16设备腔、17空气压缩机、18过滤装置、19进水孔、20蓄电池、21滤芯、22分隔板、23水箱、24电磁换向阀、25水压传感器、26陀螺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包括壳体1和尾管4,壳体1为圆环形结构,降低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减少能量损耗,且壳体1内部由内而外的分隔为处置腔15和设备腔16,处置腔15和设备腔16后端对应位置均开设通孔,处置腔15和设备腔16的通孔内部设置尾管4,尾管4和壳体1为一体成型,且壳体1上下两侧均开设安装孔,且壳体1表面的安装孔与处置腔15连通,且壳体1上下两侧的安装孔内分别配合安装上盖体5和下盖体6,处置腔15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分隔板22,分隔板22两侧均设置涡轮12,涡轮12的轴线位置设置转轴,且涡轮12的转轴与电机二11的输出轴连接,上盖板5和下盖板6的内壁表面圆心位置均设置电机安装座,分隔板22两侧的电机二11分别与上盖板5和下盖板6内部的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设备腔16内部对称设置水箱23,且壳体1的前端下部设置进水孔19,水箱23的入口通过管道与进水孔19连通,且水箱23上方设置进气口,水箱23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17连通,尾管4尾端内部配合安装尾塞7,尾塞7的后表面均匀设置出水孔9,且尾塞7内部填充滤芯21,电机二11和空气压缩机17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3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13的输入端与蓄电池20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13和蓄电池20均固定安装在设备腔16内部,壳体1下端固定安装配重块3,且配重块3为环形结构,保证壳体1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使进水孔19能够与水面接触,设备腔16内部的两个水箱23均通过电磁换向阀24与进水孔19连通,电磁换向阀24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3的输出端电连接,使两侧的水箱23内部水量能够单独控制,从而对壳体1在水中的姿态进行调整,进水孔19内部固定设置过滤装置18,且过滤装置18的出水口与电磁换向阀24的入口连通,防止悬浮物进入水箱23,上盖体5和下盖体6结构相同,且上盖体5和下盖体6均通过固定螺栓与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包括壳体(1)和尾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圆环形结构,且壳体(1)内部由内而外的分隔为处置腔(15)和设备腔(16),所述处置腔(15)和设备腔(16)后端对应位置均开设通孔,所述处置腔(15)和设备腔(16)的通孔内部设置尾管(4),所述尾管(4)和壳体(1)为一体成型,且壳体(1)上下两侧均开设安装孔,且壳体(1)表面的安装孔与处置腔(15)连通,且壳体(1)上下两侧的安装孔内分别配合安装上盖体(5)和下盖体(6),所述处置腔(15)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分隔板(22),所述分隔板(22)两侧均设置涡轮(12),所述涡轮(12)的轴线位置设置转轴,且涡轮(12)的转轴与电机二(1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上盖板(5)和下盖板(6)的内壁表面圆心位置均设置电机安装座,所述分隔板(22)两侧的电机二(11)分别与上盖板(5)和下盖板(6)内部的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所述设备腔(16)内部对称设置水箱(23),且壳体(1)的前端下部设置进水孔(19),所述水箱(23)的入口通过管道与进水孔(19)连通,且水箱(23)上方设置进气口,所述水箱(23)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17)连通,所述尾管(4)尾端内部配合安装尾塞(7),所述尾塞(7)的后表面均匀设置出水孔(9),且尾塞(7)内部填充滤芯(21),所述电机二(11)和空气压缩机(17)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13)的输入端与蓄电池(2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13)和蓄电池(20)均固定安装在设备腔(16)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包括壳体(1)和尾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圆环形结构,且壳体(1)内部由内而外的分隔为处置腔(15)和设备腔(16),所述处置腔(15)和设备腔(16)后端对应位置均开设通孔,所述处置腔(15)和设备腔(16)的通孔内部设置尾管(4),所述尾管(4)和壳体(1)为一体成型,且壳体(1)上下两侧均开设安装孔,且壳体(1)表面的安装孔与处置腔(15)连通,且壳体(1)上下两侧的安装孔内分别配合安装上盖体(5)和下盖体(6),所述处置腔(15)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分隔板(22),所述分隔板(22)两侧均设置涡轮(12),所述涡轮(12)的轴线位置设置转轴,且涡轮(12)的转轴与电机二(1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上盖板(5)和下盖板(6)的内壁表面圆心位置均设置电机安装座,所述分隔板(22)两侧的电机二(11)分别与上盖板(5)和下盖板(6)内部的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所述设备腔(16)内部对称设置水箱(23),且壳体(1)的前端下部设置进水孔(19),所述水箱(23)的入口通过管道与进水孔(19)连通,且水箱(23)上方设置进气口,所述水箱(23)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机(17)连通,所述尾管(4)尾端内部配合安装尾塞(7),所述尾塞(7)的后表面均匀设置出水孔(9),且尾塞(7)内部填充滤芯(21),所述电机二(11)和空气压缩机(17)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13)的输入端与蓄电池(2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13)和蓄电池(20)均固定安装在设备腔(16)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端固定安装配重块(3),且配重块(3)为环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族箱沉淀物及悬浮物自动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腔(16)内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让洋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纵横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