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控制菇房环境生产高品质香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470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香菇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控制菇房环境生产高品质香菇的方法。经过构架可调控菇房、制备培养料、装袋接种、菌丝生长管理、子实体生长管理5个种植步骤,主要通过在菇房内设置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制冷装置、升温装置、通风装置、遮阴装置、光线散射装置,构架出可调控菇房环境的菇房,在香菇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人工模仿适宜高品质香菇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得菇房环境满足高品质香菇的生长要求,促进香菇子实体的有益分化,达到大规模生产高品质香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控制菇房环境生产高品质香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香菇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控制菇房环境生产高品质香菇的方法。
技术介绍
香菇,又名花菇、猴头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中国历代医学家对香菇均有著名论述,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香菇的药用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香菇中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含有六大酶类的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由于它味道较香,香气宜人,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真菌皇后”之誉。在香菇种植过程中,菌丝一经形成子实体,即使处于较高或较低的温度均能生长发育,但品质有所不同。如在20℃以上较高的温度下,香菇生长快,但肉薄、菌盖易开,菌柄较长,品质差,俗称“香信”;温度较低,香菇生长较慢,但肉厚,菌盖难开,菌柄较短,品质较好,特别是在12℃以下,香菇生长缓慢,一般形成柄短肉厚的“冬菇”。子实体形成的初期,如遇天气干燥或霜冻的袭击,一般不会继续生长,甚至死亡,但子实体长到约2cm以上,再遇到上述环境条件,菌盖表面会龟裂成花纹,这样的香菇品质最好,称为“花菇”。低温或变温对子实体的形成起着良好的刺激作用,如在快要出菇前,遇上0℃左右的低温,然后转暖,或天气忽冷忽热,以15℃为中心,每日温度在5~20℃之间上下变化,或日间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都会形成优质的花菇或冬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人工种植出高品质的香菇,人工控制香菇种植环境适宜高品质香菇的生长,可控化地大规模生产高品质香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菇房环境生产高品质香菇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通过控制菇房环境生产高品质香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构架可调控菇房:选择避北风、向阳地、水源近、树木繁密、多石砾、偏酸性的缓坡地作为种植园,采用直径为5~6cm的钢管构架菇房,菇房高2m,长度和宽度均视地表而宜,菇房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菇房构架结束后在菇房内地表上撒上一层0.8~1mm厚的生石灰,密闭处理2~3d;菇房内设有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制冷装置、升温装置、通风装置;菇房上设有遮阴装置、光线散射装置;b、制备培养料;c、装袋接种:培养料制备完成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袋,扎紧袋口,置于130~135℃的高温环境中杀菌1~1.5h,冷却至50~55℃后再置于紫外环境中杀菌30~35min,无菌环境下接入香菇菌种,将接种后的袋装培养料置于菇房内管理培养,塑料袋口扎有20~25个直径1mm的孔径;d、菌丝生长管理:接种前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为35~40%,接种后保持培养料水分含量稳定不变,菌丝管理间断控制菇房内空气湿度为60~65%,打开菇房遮阴装置和通风装置,保持菇房内空气畅通但无光照;接种后前4d控制菇房内温度25~27℃;接种后5~15d内控制菇房内温度23~25℃,10d后解开袋口;接种16d后控制菇房内温度为22~24℃,同时完全打开袋口,让接种部位的培养料完全暴露在空气中;e、子实体生长管理:接种25~27d后,待菌袋内布满洁白菌丝时,喷水调节培养料水分含量为60~65%,保持菇房内空气畅通,白天上午8点至下午5点半打开遮阴装置和光线散射装置,保持菇房内散射光强度为250~400lx;其余时间关闭遮阴装置和光线散射装置;接种1个月后至采收香菇,保持培养料水分含量为60~65%,菇房内空气湿度为83~90%;快要出菇前3d至开始出菇,夜晚10点后打开制冷装置,控制菇房内温度为0~3℃,上午7点后打开升温装置,缓慢升温至菇房内温度为10~15℃,升温速率为2℃/h,温度高于15℃后打开制冷装置,以1℃/h的降温速率降温,直至晚上10点降温至菇房内温度为0~3℃,由此循环3d;出菇后5d内,保持菇房内白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半之间的环境温度为18~20℃,夜晚温度9~11℃;待子实体长至2cm以上后,调节菇房内空气湿度为5~9%,培养料含水量为13~15%,控制此条件12h;之后调节菇房内空气湿度为83~90%,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保持此条件至采收香菇。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木屑65~70份、黄豆秸秆10~13份、豆腐渣5~8份、玉米粉8~11份、菜籽粉饼4~7份、腐熟干鸡粪10~13份、核桃壳6~9份、干燥鸡内珍3~5份、带皮干燥花生7~11份、黑色腐殖土13~17份、石膏1~2份、磷酸二氢钾0.5~0.8份、硫酸铝0.5~1份。优选的,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木屑65份、黄豆秸秆11份、豆腐渣6份、玉米粉11份、菜籽粉饼5份、腐熟干鸡粪10份、核桃壳6份、干燥鸡内珍3份、带皮干燥花生11份、黑色腐殖土15份、石膏2份、磷酸二氢钾0.5份、硫酸铝0.5份。优选的,所述木屑大小为1~2cm3,木屑原材料包括柳树、槐树、枫树、白桦树、桃树、李树、杏树中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的,所述培养料加工方法如下:除豆腐渣外,分别称取所需重量份的原料置于滚筒式热风烘干机中烘至原料含水量为8~11%;分别取烘干后的带皮干燥花生、黄豆秸秆、腐熟干鸡粪、干燥鸡内珍、核桃壳、菜籽粉饼置于粉碎机粉碎为1~1.5cm3碎末;干燥条件下在转速135~150r/min的搅拌器中依次加入木屑、黄豆秸秆碎末、玉米粉、菜籽粉饼碎末、腐熟干鸡粪碎末、核桃壳碎末、干燥鸡内珍碎末、带皮干燥花生碎末、黑色腐殖土、豆腐渣、石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铝;每加入一种原料搅拌1min,原料完全混匀后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至混合料含水量为50~55%;将上述湿润混合料转移至密封发酵罐中,升温至40~43℃,密封发酵1~2d,制得培养料备用。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菇房内各装置设置方法如下:空气湿度调节装置:每5m3菇房设置一喷雾器;制冷装置、升温装置:每5m3菇房设置一台可制冷和制热的空调,空调功率为2200W;通风装置:菇房迎风面设有进气管,背风面设有排风扇;光线散射装置:菇房塑料薄膜上方设有一层孔径3~5mm的竹质或松针质筛网;遮阴装置:光线散射装置上方设有一层可折叠式遮阳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人工调控香菇菇房环境,在香菇菌丝生长间断和子实体生长间断通过菇房内调控装置调控菇房环境,人工模仿适宜高品质香菇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得菇房环境满足高品质香菇的生长要求,促进香菇子实体的有益分化,达到大规模生产高品质香菇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展现的内容。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菇房环境生产高品质香菇的方法,同时制备配套的香菇种植培养料,具体过程如下:步骤一:准备如下重量的培养料原材料:柳树木屑315kg、白桦树木屑305kg、桃树木屑30kg、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控制菇房环境生产高品质香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构架可调控菇房:选择避北风、向阳地、水源近、树木繁密、多石砾、偏酸性的缓坡地作为种植园,采用直径为5~6cm的钢管构架菇房,菇房高2m,长度和宽度均视地表而宜,菇房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菇房构架结束后在菇房内地表上撒上一层0.8~1mm厚的生石灰,密闭处理2~3d;菇房内设有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制冷装置、升温装置、通风装置;菇房上设有遮阴装置、光线散射装置;b、制备培养料;c、装袋接种:培养料制备完成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袋,扎紧袋口,置于130~135℃的高温环境中杀菌1~1.5h,冷却至50~55℃后再置于紫外环境中杀菌30~35min,无菌环境下接入香菇菌种,将接种后的袋装培养料置于菇房内管理培养,塑料袋口扎有20~25个直径1mm的孔径;d、菌丝生长管理:接种前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为35~40%,接种后保持培养料水分含量稳定不变,菌丝管理间断控制菇房内空气湿度为60~65%,打开菇房遮阴装置和通风装置,保持菇房内空气畅通但无光照;接种后前4d控制菇房内温度25~27℃;接种后5~15d内控制菇房内温度23~25℃,10d后解开袋口;接种16d后控制菇房内温度为22~24℃,同时完全打开袋口,让接种部位的培养料完全暴露在空气中;e、子实体生长管理:接种25~27d后,待菌袋内布满洁白菌丝时,喷水调节培养料水分含量为60~65%,保持菇房内空气畅通,白天上午8点至下午5点半打开遮阴装置和光线散射装置,保持菇房内散射光强度为250~400lx;其余时间关闭遮阴装置和光线散射装置;接种1个月后至采收香菇,保持培养料水分含量为60~65%,菇房内空气湿度为83~90%;快要出菇前3d至开始出菇,夜晚10点后打开制冷装置,控制菇房内温度为0~3℃,上午7点后打开升温装置,缓慢升温至菇房内温度为10~15℃,升温速率为2℃/h,温度高于15℃后打开制冷装置,以1℃/h的降温速率降温,直至晚上10点降温至菇房内温度为0~3℃,由此循环3d;出菇后5d内,保持菇房内白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半之间的环境温度为18~20℃,夜晚温度9~11℃;待子实体长至2cm以上后,调节菇房内空气湿度为5~9%,培养料含水量为13~15%,控制此条件12h;之后调节菇房内空气湿度为83~90%,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保持此条件至采收香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控制菇房环境生产高品质香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构架可调控菇房:选择避北风、向阳地、水源近、树木繁密、多石砾、偏酸性的缓坡地作为种植园,采用直径为5~6cm的钢管构架菇房,菇房高2m,长度和宽度均视地表而宜,菇房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菇房构架结束后在菇房内地表上撒上一层0.8~1mm厚的生石灰,密闭处理2~3d;菇房内设有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制冷装置、升温装置、通风装置;菇房上设有遮阴装置、光线散射装置;b、制备培养料;c、装袋接种:培养料制备完成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袋,扎紧袋口,置于130~135℃的高温环境中杀菌1~1.5h,冷却至50~55℃后再置于紫外环境中杀菌30~35min,无菌环境下接入香菇菌种,将接种后的袋装培养料置于菇房内管理培养,塑料袋口扎有20~25个直径1mm的孔径;d、菌丝生长管理:接种前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为35~40%,接种后保持培养料水分含量稳定不变,菌丝管理间断控制菇房内空气湿度为60~65%,打开菇房遮阴装置和通风装置,保持菇房内空气畅通但无光照;接种后前4d控制菇房内温度25~27℃;接种后5~15d内控制菇房内温度23~25℃,10d后解开袋口;接种16d后控制菇房内温度为22~24℃,同时完全打开袋口,让接种部位的培养料完全暴露在空气中;e、子实体生长管理:接种25~27d后,待菌袋内布满洁白菌丝时,喷水调节培养料水分含量为60~65%,保持菇房内空气畅通,白天上午8点至下午5点半打开遮阴装置和光线散射装置,保持菇房内散射光强度为250~400lx;其余时间关闭遮阴装置和光线散射装置;接种1个月后至采收香菇,保持培养料水分含量为60~65%,菇房内空气湿度为83~90%;快要出菇前3d至开始出菇,夜晚10点后打开制冷装置,控制菇房内温度为0~3℃,上午7点后打开升温装置,缓慢升温至菇房内温度为10~15℃,升温速率为2℃/h,温度高于15℃后打开制冷装置,以1℃/h的降温速率降温,直至晚上10点降温至菇房内温度为0~3℃,由此循环3d;出菇后5d内,保持菇房内白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半之间的环境温度为1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声林叶明进
申请(专利权)人:晴隆县为民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