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始发井盾构分体始发负环管片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311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小始发井盾构分体始发负环管片支撑结构,包括反力架、全环管片和始发基座,反力架与始发井井壁固定,全环管片位于始发基座之上,全环管片前端与盾体的后端顶靠,还包括推力装置、小半环管片和大半环管片,在反力架和全环管片之间还依次设有推力装置、小半环管片、大半环管片;大半环管片通过短支撑管与推力装置支撑固定;全环管片通过长支撑管与反力架支撑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节省了负环管片的用量,而且为垂直运输预留了垂直运输的空间;短支撑管和长支撑管的设置使得整个负环管片固定牢靠,卸载装置和推力装置可使负环管片拆卸时不易受损,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小始发井盾构分体始发负环管片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装置,具体地指一种超小始发井盾构分体始发负环管片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常遇到始发井长度小于盾构机总长度的情况,此时一般采用分体始发施工方法,其方法是先将盾体和部分后配套台车吊入始发井并装配后先始发推进一段距离后,再将剩余后配套台车全部吊装至始发井下进行整体始发作业。负环管片是盾构始发时在反力架和出洞洞门之间安装的环状管片,以给盾构机在始发掘进向前推进过程中传力反力的作用。在空间狭小的超小始发井和无专门垂直运输通道条件下,始发井的长度小于盾构机的盾体长度时,上述传统的分体始发施工方法已无法实施。此时,若仍采用全环管片进行拼装会导致始发井没有专门的垂直运输空间,且浪费了过多负环管片材料。中国技术专利CN204646254U公开了一种盾构机负环管片的改进结构,其在反力架和全环管片之间增加了半环管片,并用钢管进行支撑,此负环管片的改进结构适用于始发井空间较大的传统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此外此负环管片的支撑结构由于无法对负环管片进行卸载,在拆卸时一般分两种情况:对于混泥土管片采用凿除法,对于钢管采用切割法,这两种方式均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小始发井盾构分体始发负环管片支撑结构,包括反力架(3)、全环管片(5.3)和始发基座(2),所述反力架(3)与始发井井壁(1.1)固定,所述全环管片(5.3)位于始发基座(2)之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力装置(4)、小半环管片(5.1)和大半环管片(5.2),所述推力装置(4)的后端与反力架(3)顶靠,其前端与小半环管片(5.1)的后端顶靠;所述小半环管片(5.1)前端与大半环管片(5.2)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大半环管片(5.2)前端与全环管片(5.3)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大半环管片(5.2)通过短支撑管(7)与推力装置(4)支撑固定;所述全环管片(5.3)通过长支撑管(9)与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小始发井盾构分体始发负环管片支撑结构,包括反力架(3)、全环管片(5.3)和始发基座(2),所述反力架(3)与始发井井壁(1.1)固定,所述全环管片(5.3)位于始发基座(2)之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力装置(4)、小半环管片(5.1)和大半环管片(5.2),所述推力装置(4)的后端与反力架(3)顶靠,其前端与小半环管片(5.1)的后端顶靠;所述小半环管片(5.1)前端与大半环管片(5.2)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大半环管片(5.2)前端与全环管片(5.3)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大半环管片(5.2)通过短支撑管(7)与推力装置(4)支撑固定;所述全环管片(5.3)通过长支撑管(9)与反力架(3)支撑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小始发井盾构分体始发负环管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半环管片(5.1)由L1块(5.1.1)和L2块(5.1.3)可拆卸地拼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小始发井盾构分体始发负环管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半环管片(5.2)由B1块(5.2.1)、B2块(5.2.2)和B3块(5.2.3)依次可拆卸地拼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小始发井盾构分体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波存卜星玮陈超华胡守增万飞明孙晓伟张伟全自洋周斌杜鹏王林涛孙克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