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圈夹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45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圈夹持架,包括凹槽状主体,所述凹槽状主体设有底板,沿底板长度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端板;所述侧板的顶缘设有第一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一钢圈固定板上设有沿第一钢圈固定板长度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夹板;所述凹槽状主体内设有第二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且嵌入至相邻第一夹板之间间隙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配合实现对钢圈的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贯穿端板的且可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端板之间设有可让第二钢圈固定板复位的回位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圈夹持架
本技术涉及内衣用钢圈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钢圈夹持架。
技术介绍
女性的塑形内衣或文胸为普通的衣物,按照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需要能够有效的支撑女性的乳房,塑造出漂亮的身形曲线,体现女性的形体美。现有的内衣或文胸材料主要采用布料,布料的柔软性使得穿着舒适,为了提高内衣或文胸能够支撑胸部进行塑形,一般在文胸的下侧嵌入钢圈,提高布料的支撑力。现有的钢圈为使用金属材质制成,有效起到支撑乳房的作用,正是由于这样,钢圈的两端容易刺破布料或刺伤使用者的皮肤。因此,需要对钢圈的两端进行塑封,现有技术中针对钢圈的塑封均为采用人工方式,但人工的方式不适用于钢圈的大规模生产。针对人工塑封的方式,需要开发一种能对钢圈的两端进行塑封的设备以取代人工,而在这设备中,如何固定多个钢圈成为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固定多个钢圈的钢圈夹持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钢圈夹持架,包括凹槽状主体,所述凹槽状主体设有底板,沿底板长度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端板;所述侧板的顶缘设有第一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一钢圈固定板上设有沿第一钢圈固定板长度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夹板;所述凹槽状主体内设有第二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且嵌入至相邻第一夹板之间间隙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厚度小于相邻第一夹板之间的间隙的厚度,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配合实现对钢圈的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贯穿端板的且可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端板之间设有可让第二钢圈固定板复位的回位机构。在准备放置钢圈前,驱动机构(如气缸)通过活塞杆驱动第二钢圈固定板移动,压缩回位机构,此时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之间呈现较大的间隔,机械手可将夹持的钢圈放置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当满置钢圈后,驱动机构回缩,第二钢圈固定板在回位机构的作用下向相反反向移动,使得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夹紧钢圈,这时便可对整个夹持架进行移动,并进行后续的加热、上粉(上粉实现在钢圈的末端形成熔融的胶套层)等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于钢圈的放置,也实现了钢圈的有效固定。为了更加便于钢圈的放置,避免错位,本申请中,进一步的,相邻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两者的顶端形成V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回位机构包括贯穿端板设置的螺栓,以及套设在螺栓上的弹簧,所述弹簧可与第二钢圈固定板的端部相抵,所述弹簧的长度大于螺栓的长度。螺栓的作用在于固定弹簧,避免弹簧在压缩或伸展时出现移位。所述活塞杆连接有连接板,两者一体成型,所述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第二钢圈固定板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第二钢圈固定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螺纹紧固件包括但不限于螺丝、螺钉、螺栓)。所述端板与侧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钢圈固定板与端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可拆卸分离的连接,方便加工以及组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钢圈固定板和第二钢圈固定板实现了对钢圈的固定,通过设置活塞杆和回位机构,便于钢圈的放置以及钢圈的有效固定,避免在后续加工步骤中钢圈的松动。附图说明图1为钢圈夹持架的立体图;图2为钢圈夹持架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和2所示,一种钢圈夹持架,包括凹槽状主体,所述凹槽状主体设有底板231,沿底板231长度的两侧设有侧板232,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端板233,且与侧板232连接;所述侧板232的顶缘设有第一钢圈固定板210,所述第一钢圈固定板上设有沿第一钢圈固定板长度的通孔121,所述通孔212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夹板211;所述凹槽状主体内设有第二钢圈固定板220,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220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且嵌入至相邻第一夹板之间间隙的第二夹板221,所述第二夹板的厚度小于相邻第一夹板之间的间隙的厚度,所述第一夹板211和第二夹板221相配合实现对钢圈的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220的一端设有贯穿端板233的且可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活塞杆241,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端板之间设有可让第二钢圈固定板复位的回位机构。相邻的第一夹板211和第二夹板221之间,两者的顶端形成V型结构。所述回位机构包括贯穿端板设置的螺栓252,以及套设在螺栓上的弹簧251,所述弹簧可与第二钢圈固定板220的端部相抵,所述弹簧的长度大于螺栓的长度。所述活塞杆241连接有连接板242,两者一体成型,所述活塞杆241通过连接板242与第二钢圈固定板220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第二钢圈固定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端板与侧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第一钢圈固定板与端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圈夹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槽状主体,所述凹槽状主体设有底板,沿底板长度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端板;所述侧板的顶缘设有第一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一钢圈固定板上设有沿第一钢圈固定板长度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夹板;所述凹槽状主体内设有第二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且嵌入至相邻第一夹板之间间隙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厚度小于相邻第一夹板之间的间隙的厚度,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配合实现对钢圈的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贯穿端板的且可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端板之间设有可让第二钢圈固定板复位的回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圈夹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槽状主体,所述凹槽状主体设有底板,沿底板长度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端板;所述侧板的顶缘设有第一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一钢圈固定板上设有沿第一钢圈固定板长度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夹板;所述凹槽状主体内设有第二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且嵌入至相邻第一夹板之间间隙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厚度小于相邻第一夹板之间的间隙的厚度,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配合实现对钢圈的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贯穿端板的且可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端板之间设有可让第二钢圈固定板复位的回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夹持架,其特征在于,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穗龙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优丽内衣服装配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