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药喷洒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43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农药喷洒车,包括其通过在车体上设置伸缩杆,并用伸缩杆支撑布设有喷雾头的托杆,通过丝杠传动机构驱使托杆升降,而实现对喷雾头高度位置的调节,同时通过设置竖直方向相间设有多个光栅传感器的光栅杆,并使光栅传感器及丝杠传动机构中的电机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能够根据不同高度位置设置的光栅传感器反馈的传感信号,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进而驱使托杆升降。其能根据预先检测得到的前方作物的植株高度,在喷药进程中及时调整喷雾头的位置高度,解决了因作物高低差异较大,喷雾头位置高度不能在喷药进程中及时得到修正,导致的局部喷药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农药喷洒车
本技术涉及农药喷洒车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农药喷洒车。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农药喷洒车包括承载与车体上的药液箱,与药液箱连接的加压泵及送液瓶,送液瓶通过软管与喷雾头连接,借助加压泵的增压,以高压态势将药液压入管道,送至喷雾头。由于目前使用的农药喷洒车的喷雾头,在作业过程中位置高度相对固定,一般在作业前根据作物的整体平均高度,事先调整好喷雾头的高度位置,在遇到作物高低差异较大时,因喷雾头的位置高度无法在喷雾进程中及时得到调整,致使局部喷药效果较差。此外,目前的农药喷洒车,其药液容积很大,药液混合均匀主要借助内设的搅拌桨的不断搅拌,受药液箱容积大的影响,搅拌均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制约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因作物高低差异较大,喷雾头位置高度不能在进程中及时得到修正,导致的局部喷药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农药喷洒车,其根据预先检测得到的前方作物的植株高度,在喷药进程中及时调整喷雾头的位置高度,来克服因作物植株高度差异大、喷雾头位置高度不能修正导致的局部喷药效果差的问题。此外,其通过优化药液箱结构,缩短药液混合均匀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农药喷洒车,包括安置在车体上的药液箱、加压泵和送液瓶、以及通过管路与送液瓶连接的喷雾头、丝杠传动机构、光栅杆及控制单元。所述车体上设有成对的伸缩杆,每对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有托杆。所述喷雾头通过悬臂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杆上,能够与所述托杆同步升降。每对伸缩杆之间设有螺孔座;所述丝杠传动机构的丝杠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下端与所述螺孔座匹配。所述丝杠传动机构的丝杠杆上端与固定在所述托杆上的电机匹配,所述电机能够驱使所述丝杠杆正转、反转,而驱使所述托杆升降移动。所述光栅杆设置在车体的前端,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光栅杆上,沿竖直方向相间设有多个光栅传感器。所述光栅传感器及所述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不同高度位置设置的光栅传感器反馈的传感信号,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进而驱使所述托杆升降。进一步,所述车体上设有成对的导向夹块;所述光栅杆置于两导向夹块之间,且受导向夹块约束仅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直线滑移。进一步,所述车体上设有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块相对应的压紧块、以及与压紧块匹配的调节螺栓。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压紧块的竖直端面,与同侧设置的所述导向夹块的竖直端面处于同一垂直面内。旋拧所述调节螺栓能够使所述压紧块靠近或远离所述限位块。进一步,所述药液箱的箱口处设有注水腔,所述注水腔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且相对所述药液箱的端面向上延伸。所述注水腔相对置于所述药液箱内的一段的中部,套置有环状的药仓。所述药仓的上端为仓口。所述药仓的内底面为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弧面,且弧面呈向下倾斜设置,弧面的上侧设有多个相间分布的一圈或多圈通孔。所述药仓的侧壁为二阶柱筒状,且上段一阶的外径小于下段一阶的外径,两阶过渡处的平面上设有多个相间分布的一圈或多圈通孔。所述药液箱上设有与所述药仓的仓口对应的注药口。所述注水腔相对置于所述药液箱内的一段的壁体上分布设有多个漏孔,且漏孔相对处于所述药仓的端口上侧。所述药仓的外围环绕设有阻流筒一。所述阻流筒一的上端连接所述药液箱,下端开口且相对所述药仓的外底面向下延伸。所述阻流筒一的外围设有阻流筒二。所述阻流筒二的上端开口且相对所述阻流筒一的下端面向上延伸。所述阻流筒二的下端通过支撑杆与所述药液箱的内壁连接。所述阻流筒一的下端与阻流筒二的内底面之间有间距。所述阻流筒二的上端与所述药液箱的顶壁之间有间距。进一步,所述注药口下部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下端延伸至所述药仓的上端口。有益效果:其能根据预先检测得到的前方作物的植株高度,在喷药进程中及时调整喷雾头的位置高度,解决了因作物高低差异较大,喷雾头位置高度不能在喷药进程中及时得到修正,导致的局部喷药效果差的问题。此外,其通过优化药液箱结构,显著缩短了药液混合均匀花费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方案的局部优化结构示意图。1车体,2药液箱,2a封盖,21注水腔,21a漏孔,22药仓,22a通孔一,22b通孔二,23阻流筒一,24阻流筒二,3加压泵,4送液瓶,5喷雾头,51伸缩杆,52托杆,6丝杠传动机构,7光栅杆,71导向夹块,72限位块,73压紧块,74调节螺栓,8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的智能农药喷洒车,包括安置在车体1上的药液箱2、加压泵3和送液瓶4、以及通过管路与送液瓶4连接的喷雾头5、丝杠传动机构6、光栅杆7及控制单元8。所述车体1上设有成对的伸缩杆51,每对伸缩杆51的顶部连接有托杆52。所述喷雾头5通过悬臂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杆52上,能够与所述托杆52同步升降。每对伸缩杆51之间设有螺孔座。所述丝杠传动机构6的丝杠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下端与所述螺孔座匹配。所述丝杠传动机构6的丝杠杆上端与固定在所述托杆52上的电机匹配,所述电机能够驱使所述丝杠杆正转、反转,而驱使所述托杆52升降移动。一些实施例中,在车体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对伸缩杆,每对伸缩杆匹配一组托杆、丝杠传动机构(含电机)以及光栅杆。这样的设置能够对车子两侧的作物同时喷药。所述光栅杆7设置在车体1的前端,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光栅杆7上,沿竖直方向相间设有多个光栅传感器。所述光栅传感器及所述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单元8连接,所述控制单元8能够根据不同高度位置设置的光栅传感器反馈的传感信号,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进而驱使所述托杆2升降。控制原理为:光栅杆上的光栅传感器随着作物高度的变化,不同高度位置以下的光栅传感器会被遮挡,也即植株高度的变化,使遮挡住的最高位置的光栅传感器不断变化,光栅变化信号输送至控制单元后,控制单元根据反馈信号的最高位置的光栅传感器来判断是控制电机正转还是反转,来调节托杆的升降。因为光栅杆相对喷雾头的位置靠前,所以要根据车子的行走速度,适当使电机的动作相对传感信号的变化有延时。为保证调节光栅杆位置后,光栅杆能够保持竖直姿态。所述车体1上设有成对的导向夹块71。所述光栅杆7置于两导向夹块71之间,且受导向夹块71约束仅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直线滑移。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限位块72、与所述限位块72相对应的压紧块73、以及与压紧块73匹配的调节螺栓74。所述限位块72朝向所述压紧块73的竖直端面,与同侧设置的所述导向夹块71的竖直端面处于同一垂直面内。旋拧所述调节螺栓74能够使所述压紧块73靠近或远离所述限位块72。限位块72与压紧块73用于夹持固定光栅杆7。如图2所示,所述药液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农药喷洒车,包括安置在车体上的药液箱、加压泵和送液瓶、以及通过管路与送液瓶连接的喷雾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杠传动机构、光栅杆及控制单元;所述车体上设有成对的伸缩杆,每对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有托杆;所述喷雾头通过悬臂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杆上,能够与所述托杆同步升降;每对伸缩杆之间设有螺孔座;所述丝杠传动机构的丝杠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下端与所述螺孔座匹配;所述丝杠传动机构的丝杠杆上端与固定在所述托杆上的电机匹配,所述电机能够驱使所述丝杠杆正转、反转,而驱使所述托杆升降移动;所述光栅杆设置在车体的前端,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光栅杆上,沿竖直方向相间设有多个光栅传感器;所述光栅传感器及所述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不同高度位置设置的光栅传感器反馈的传感信号,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而驱使所述托杆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农药喷洒车,包括安置在车体上的药液箱、加压泵和送液瓶、以及通过管路与送液瓶连接的喷雾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杠传动机构、光栅杆及控制单元;所述车体上设有成对的伸缩杆,每对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有托杆;所述喷雾头通过悬臂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托杆上,能够与所述托杆同步升降;每对伸缩杆之间设有螺孔座;所述丝杠传动机构的丝杠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下端与所述螺孔座匹配;所述丝杠传动机构的丝杠杆上端与固定在所述托杆上的电机匹配,所述电机能够驱使所述丝杠杆正转、反转,而驱使所述托杆升降移动;所述光栅杆设置在车体的前端,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光栅杆上,沿竖直方向相间设有多个光栅传感器;所述光栅传感器及所述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不同高度位置设置的光栅传感器反馈的传感信号,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而驱使所述托杆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农药喷洒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成对的导向夹块;所述光栅杆置于两导向夹块之间,受两导向夹块约束仅能在竖直方向上直线滑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农药喷洒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块相对的压紧块、以及与压紧块匹配的调节螺栓;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压紧块的竖直端面,与同侧设置的所述导向夹块的竖直端面处于同一垂直面内;旋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英波李宗新张慧薛艳芳钱欣刘开昌代红翠温立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