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氧生态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42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氧生态养殖池,包括养殖池、种植管和独居屋,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安置有营养土,且营养土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框,所述种植框的内部放置有狐尾藻,所述种植管的下方设置有种植框,且种植管的表面固定有种植口,所述独居屋的底部中间安装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过滤口,所述固定座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且固定座与种植管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增氧泵之间固定有养殖池,所述独居屋的前侧设置有入口。该增氧生态养殖池安装的鱼类排泄物及饲料残渣会通过过滤口落入营养土表面,从而为狐尾藻提供养分,而狐尾藻的生长又有利于水质净化,从而能够为鱼类提供一个自然循环的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氧生态养殖池
本技术涉及水产业养殖装置
,具体为一种增氧生态养殖池。
技术介绍
渔业,又称水产业,是指利用水域以取得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的生产部门,包括采捕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水产捕捞业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水产养殖业两个部分,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渔业的内容发生过几次大变化,渔业的含义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人类早先的渔业,仅限于天然捕捞,后来人们学会了人工饲养鱼类技术,渔业就增加了水产养殖的内容,随着水产加工的发展,又把水产加工包括在渔业中,称为广义的渔业或水产业。现有的养殖池没有为鱼类提供独居的空间,且养殖池内环境恶劣,没有能够为养殖池内输入氧气的设备,也没有能够循环生态的生存环境,不利于鱼类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氧生态养殖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养殖池没有为鱼类提供独居的空间,且养殖池内环境恶劣,没有能够为养殖池内输入氧气的设备,也没有能够循环生态的生存环境,不利于鱼类的生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氧生态养殖池,包括养殖池、种植管和独居屋,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安置有营养土,且营养土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框,所述种植框的内部放置有狐尾藻,所述种植管的下方设置有种植框,且种植管的表面固定有种植口,所述独居屋的底部中间安装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过滤口,所述固定座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且固定座与种植管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养殖池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的上方安置有增氧泵,所述增氧泵之间固定有养殖池,所述独居屋的前侧设置有入口。优选的,所述狐尾藻等距种植在种植框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种植管内部种植有水草。优选的,所述独居屋共设置有五个,且均设置在种植口之间。优选的,所述增氧泵对称分布在养殖池的左右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增氧生态养殖池设置的狐尾藻既可以通过根吸收底质中的氮、磷营养,也可通过茎叶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氮、磷被吸收后用以合成植物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当狐尾藻被收割运移出水生生态系统时,大量的营养物质也随之从水体中输出,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种植管内的水草能够为鱼类提供藏身之处,从而便于鱼类的自由活动,独居屋能够为喜好独居的鱼类提供处所,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喜好的鱼类对生长环境的不同要求,增氧泵能够同时为为养殖池内输入氧气,从而能够为鱼类提供氧气,提高鱼类的存活率,鱼类排泄物及饲料残渣会通过过滤口落入营养土表面,从而为狐尾藻提供养分,而狐尾藻的生长又有利于水质净化,从而能够为鱼类提供一个自然循环的生态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种植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独居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种植框结构示意图。图中:1、养殖池,2、营养土,3、种植框,4、灯心草,5、种植管,6、种植口,7、固定底座,8、增氧泵,9、独居屋,10、入口,11、过滤口,12、固定座,13、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增氧生态养殖池,包括养殖池1、营养土2、种植框3、狐尾藻4、种植管5、种植口6、固定底座7、增氧泵8、独居屋9、入口10、过滤口11、固定座12和固定螺栓13,养殖池1的底部安置有营养土2,且营养土2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框3,种植框3的内部放置有狐尾藻4,狐尾藻4等距种植在种植框3的内部,狐尾藻4既可以通过根吸收底质中的氮、磷营养,也可通过茎叶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氮、磷被吸收后用以合成植物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当狐尾藻被收割运移出水生生态系统时,大量的营养物质也随之从水体中输出,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种植管5的下方设置有种植框3,且种植管5的表面固定有种植口6,种植管5内部种植有水草,种植管5内的水草能够为鱼类提供藏身之处,从而便于鱼类的自由活动,独居屋9的底部中间安装有固定座12,且固定座12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过滤口11,鱼类排泄物及饲料残渣会通过过滤口11落入营养土2表面,从而为狐尾藻4提供养分,而狐尾藻4的生长又有利于水质净化,从而能够为鱼类提供一个自然循环的生态环境,独居屋9共设置有五个,且均设置在种植口6之间,独居屋9能够为喜好独居的鱼类提供处所,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喜好的鱼类对生长环境的不同要求,固定座12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13,且固定座12与种植管5通过固定螺栓13相连接,养殖池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底座7,且固定底座7的上方安置有增氧泵8,增氧泵8对称分布在养殖池1的左右两端,增氧泵8能够同时为为养殖池1内输入氧气,从而能够为鱼类提供氧气,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增氧泵8之间固定有养殖池1,独居屋9的前侧设置有入口10。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增氧生态养殖池时,首先当鱼类需要独居空间时,可以通过入口10进入独居屋9,其在独居屋9内的排泄物会通过过滤口11落入营养土2表面,从而为狐尾藻4提供养分,而狐尾藻4的生长又有利于水质净化,从而能够为鱼类提供一个自然循环的生态环境,启动氧泵8能够同时为为养殖池1内输入氧气,从而能够为鱼类提供氧气,提高鱼类的存活率,种植管5内的水草能够为鱼类提供藏身之处,便于鱼类的自由活动,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氧生态养殖池,包括养殖池(1)、种植管(5)和独居屋(9),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安置有营养土(2),且营养土(2)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框(3),所述种植框(3)的内部放置有狐尾藻(4),所述种植管(5)的下方设置有种植框(3),且种植管(5)的表面固定有种植口(6),所述独居屋(9)的底部中间安装有固定座(12),且固定座(12)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过滤口(11),所述固定座(12)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13),且固定座(12)与种植管(5)通过固定螺栓(13)相连接,所述养殖池(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底座(7),且固定底座(7)的上方安置有增氧泵(8),所述增氧泵(8)之间固定有养殖池(1),所述独居屋(9)的前侧设置有入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氧生态养殖池,包括养殖池(1)、种植管(5)和独居屋(9),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安置有营养土(2),且营养土(2)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框(3),所述种植框(3)的内部放置有狐尾藻(4),所述种植管(5)的下方设置有种植框(3),且种植管(5)的表面固定有种植口(6),所述独居屋(9)的底部中间安装有固定座(12),且固定座(12)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过滤口(11),所述固定座(12)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13),且固定座(12)与种植管(5)通过固定螺栓(13)相连接,所述养殖池(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底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良李福海
申请(专利权)人:永靖县发祥渔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