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塘门式鱼类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543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塘门式鱼类诱捕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托鱼塘塘埂围设呈立方体槽型结构的抬网、开设在抬网上的升降挡门、设在塘埂上并与升降挡门连接的配重式挡门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实现成品鱼的聚集、打捞,有效提升捕鱼效率,同时还可降低幼鱼受到渔网损伤;且应用时无需配备电力设备,使用简单方便,建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塘门式鱼类诱捕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渔业捕捞
,具体涉及一种鱼塘门式鱼类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规模化鱼塘成品鱼进行捕捞时,工作人员驾船并散播鱼饵诱导鱼群聚集,然后下渔网进行捕获;在实操过程中撒网、收网、拉拽上岸均由工作人员完成,人工体力消耗大、工作效率低,且单次成品鱼诱捕量较少,无法快速满足售卖量的需求;捕获后成品鱼和幼鱼混杂一起,幼鱼受到渔网伤害较大再次投入鱼塘后影响成活,且人工分拣幼鱼体力消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鱼塘门式鱼类诱捕装置;该装置可以快速实现成品鱼的聚集、打捞,有效提升捕鱼效率,同时还可避免渔网伤及幼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塘门式鱼类诱捕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托鱼塘塘埂围设呈立方体槽型结构的抬网、开设在抬网上的升降挡门、设在塘埂上并与升降挡门连接的配重式挡门控制装置。进一步,所述抬网包括呈立方体槽型结构的网体、设在网体边沿上的连接环、可拆卸地设在相对的两个塘埂上的第一撑网绳、连接在第一撑网绳上并引伸至对应塘埂上的第二撑网绳;所述第一撑网绳和第二撑网绳穿插在连接环上。进一步,所述升降挡门包括连接在网体上的渔网片、设在渔网片一端的撑杆;所述网体上设有尺寸小于渔网片的缺口,所述渔网片在网体外侧抵在缺口处。进一步,所述配重式挡门控制装置包括设在塘埂上的门形支撑架、设在门形支撑架上的摆杆、其一端与摆杆一端连接的控制绳、设在塘埂上并与控制绳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绳体锁定装置、其一端经第一撑网绳弯折后与撑杆连接且另一端设有挂环的拉绳、与挂环连接的配重物;所述挂环套设在摆杆另一端,所述拉绳另一端跨设门形支撑架。进一步,所述绳体锁定装置包括设在塘埂上的立柱、铰接在立柱上的转杆、设在转杆上的操作杆;所述转杆横向布设,所述转杆自由端呈弯钩状。进一步,所述配重物采用铅块、铁块、沙袋或石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依托塘埂建造,通过投喂鱼饵诱导鱼群经升降挡门进入抬网内,控制升降挡门关闭后,鱼群集中聚集于抬网内;由于鱼群聚集密度大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快速打捞,省去了工作人员撒网、拽网等操作,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成品鱼的打捞效率;打捞过程中可避让幼鱼,还可降低渔网对幼鱼造成损伤,起到保护幼鱼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挡门的升降控制利用配重式挡门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该控制装置,利用配重物在重力作用下拉拽升降挡门实现挡门的启闭控制,在结构设计上无需电力控制,整体建造成本低、使用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抬网;2-升降挡门;3-配重式挡门控制装置;4-网体;5-连接环;6-第一撑网绳;7-第二撑网绳;8-渔网片;9-撑杆;10-门形支撑架;11-摆杆;12-控制绳;13-绳体锁定装置;14-挂环;15-拉绳;16-配重物;17-立柱;18-转杆;19-操作杆;20-滑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鱼塘门式鱼类诱捕装置;该装置包括抬网1、升降挡门2和配重式挡门控制装置3。抬网1用于围猎鱼群;升降挡门2对鱼群进出抬网1进行控制;配重式挡门控制装置3通过配重物控制升降挡门2的升降,用以摒弃电力控制带来的成本增加和电力消耗。抬网1依托鱼塘塘埂围设呈立方体槽型结构,依托塘埂建造便于通过人工投喂或通过投饵机进行鱼饵投放,诱导鱼群进入抬网1内。抬网1具体包括网体4、连接环5、第一撑网绳6和第二撑网绳7;网体4呈立方体槽型结构,网体4可采用棉绳编制而成,棉绳网体4也利于降低幼鱼受到损伤;连接环5设有多个并间隔地设在网体4边沿上;第一撑网绳6对鱼塘形成跨设状,第一撑网绳6一端设有挡块,塘埂上设有可阻挡挡块的挡板,另一塘埂上设有紧绳器,第一撑网绳6另一端与紧绳器连接,利用紧绳器将第一撑网绳6张紧拉直;第一撑网绳6穿插连接环5使网体4一边沿撑起;第二撑网绳7连接在第一撑网绳6上,同时穿插连接环5,使网体4另外两个边沿撑起,第二撑网绳7的一端可连接在延伸方向所对应的塘埂上,实际应用时也可将第二撑网绳7的一端捆扎在配重式挡门控制装置3的门形支撑架10上。实际建造过程中,第一撑网绳6两端可设置开体花兰,在塘埂上设置与开体花兰配合的挂钩或拉环,这样的结构设计简洁、方便,可拆卸性强。升降挡门2包括渔网片8和撑杆9;渔网片8呈矩形,渔网片8上侧边沿连接有横向布设的撑杆9。在网体4上设有尺寸小于渔网片8的缺口,该缺口用于鱼群进出网体4,渔网片8在网体4外侧抵在缺口处。配重式挡门控制装置3包括门形支撑架10、摆杆11、控制绳12、绳体锁定装置13、拉绳15和配重物16。门形支撑架10设在塘埂上;摆杆11整体呈T形,摆杆11中部的连接端铰接在门形支撑架10上;控制绳12一端与摆杆11一端连接,控制绳12另一端与绳体锁定装置13可拆卸连接;绳体锁定装置13具体包括设在塘埂上的立柱17、铰接在立柱17上的转杆18、设在转杆18上的操作杆19;转杆18横向布设,转杆18自由端呈弯钩状,控制绳12另一端设有滑环20,滑环20被钩挂在转杆18自由端;拉绳15一端经第一撑网绳6弯折后与撑杆9连接,拉绳15另一端设有挂环14,拉绳15另一端跨设门形支撑架10,挂环14可被钩挂在摆杆11另一端;配重物16与挂环14连接,配重物16可采用铅块、铁块、沙袋或石块。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在网体4内撒播鱼饵诱导鱼群经升降挡门2处进入网体4内,待鱼群进入后,利用操作杆19控制转杆18转动,转杆18转动过程中转杆18自由端的弯钩方向由下转向上侧,在配重物16重力作用下,摆杆11拉动控制绳12并使滑环20脱离转杆18,且脱离后摆杆11失衡,挂环14从摆杆11上脱落,配重物16利用拉绳15带动撑杆9上升,并将渔网片8拉起,进而对网体4缺口实现封堵,使鱼群被圈在网体4内;工作人员可利用小型渔网兜对聚集后的成品鱼进行打捞装车。当需要再次打开网体4的缺口时,工作人员可将挂环14挂在摆杆11上,同时将控制绳12上的滑环20再次挂在开口朝下的转杆18自由端上。当需要收网晾晒时,可解除第一撑网绳6与塘埂之间的固定,然后利用第一撑网绳6将网体4整天拉拽至塘埂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塘门式鱼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托鱼塘塘埂围设呈立方体槽型结构的抬网(1)、开设在抬网(1)上的升降挡门(2)、设在塘埂上并与升降挡门(2)连接的配重式挡门控制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塘门式鱼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托鱼塘塘埂围设呈立方体槽型结构的抬网(1)、开设在抬网(1)上的升降挡门(2)、设在塘埂上并与升降挡门(2)连接的配重式挡门控制装置(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门式鱼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网(1)包括呈立方体槽型结构的网体(4)、设在网体(4)边沿上的连接环(5)、可拆卸地设在相对的两个塘埂上的第一撑网绳(6)、连接在第一撑网绳(6)上并引伸至对应塘埂上的第二撑网绳(7);所述第一撑网绳(6)和第二撑网绳(7)穿插在连接环(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塘门式鱼类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挡门(2)包括连接在网体(4)上的渔网片(8)、设在渔网片(8)一端的撑杆(9);所述网体(4)上设有尺寸小于渔网片(8)的缺口,所述渔网片(8)在网体(4)外侧抵在缺口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塘门式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良李福海
申请(专利权)人:永靖县发祥渔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