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66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涉及生物诱捕器技术领域。该海洋生物诱捕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筒体外侧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空腔外侧,所述盖板外侧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盖板内侧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通道设置为圆台状,所述筒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外侧设置有灯管。该海洋生物诱捕装置通过设置有多个大小不同的通孔,有利于对不同体积的生物进行分离捕获,此结构可以方便快速地将捕获的鱼类等海产品进行分类,并且能够快速对其进行收集,在实际使用时便于操作,收集效率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诱捕器
,具体为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海洋生物捕捉装置是一种用于捕捉海洋生物的设备,通过由刚性支撑骨架和固定在骨架上的渔网组成。但是传统的诱捕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够对捕获的海产品进行分类,并且捕获完成之后不利于将生物取出,一般都需要借助外部设备将整个诱捕装置进行翻转,在实际操作时比较麻烦,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筒体外侧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空腔外侧,所述盖板外侧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盖板内侧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通道设置为圆台状,所述筒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外侧设置有灯管,筒体顶端设置有浮块,所述浮块和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拉绳,所述筒体底端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和筒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配重块外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支撑杆。优选的,所述盖板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第一拉绳固定连接于套环和浮块之间。优选的,所述浮块顶端设置有固定绳。优选的,所述盖板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盖板呈环形阵列分布于筒体外侧。优选的,所述筒体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盖板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的一端相互铰接。优选的,所述支柱外侧设置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表面设置有贯穿的排水孔,所述空腔由支柱、竖隔板和盖板围合而成。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外侧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杆靠近配重块的一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优选的,所述通道由尼龙材料制成。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海洋生物诱捕装置通过第一拉绳会拉动盖板,从而使得盖板紧密贴合筒体,此结构利用拉绳对盖板的作用力将盖板闭合,不需要额外的固定,在实际使用时更加便捷,方便使用,当需要将装置取出时,可以利用外部设备将其吊起,此时第一拉绳不受力,可以轻松将盖板打开,空腔内部的生物可以顺着盖板向外流出,通过设置有多个大小不同的通孔,有利于对不同体积的生物进行分离捕获,此结构可以方便快速地将捕获的鱼类等海产品进行分类,并且能够快速对其进行收集,在实际使用时便于操作,收集效率高,实用性强。2、该海洋生物诱捕装置通过在浮块顶端设置有固定绳有利于将设备吊起,当整个装置被取出时,可以将支撑杆安装在配重块外侧,此时可以将整个装置立起,通过支撑杆可以对装置进行良好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筒体;2、空腔;3、盖板;4、通孔;5、通道;6、支柱;7、灯管;8、浮块;9、第一拉绳;10、配重块;11、支撑杆;12、套环;13、第一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15、竖隔板;16、排水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筒体1,筒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2,筒体1外侧铰接有盖板3,筒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盖板3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4,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4相对的一端相互铰接,盖板3与筒体1铰接有利于轻松将盖板3打开,盖板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盖板3呈环形阵列分布于筒体1外侧,盖板3设置于空腔2外侧,盖板3外侧设置有贯穿的通孔4,通孔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通孔4的直径依次增大,盖板3内侧设置有通道5,通道5由尼龙材料制成,通道5与盖板3固定连接,通道5设置为圆台状,筒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柱6,支柱6外侧设置有灯管7,支柱6外侧设置有竖隔板15,竖隔板15表面设置有贯穿的排水孔16,空腔2由支柱6、竖隔板15和盖板3围合而成,筒体1顶端设置有浮块8,浮块8顶端设置有固定绳,浮块8和盖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拉绳9,盖板3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远离盖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12,第一拉绳9固定连接于套环12和浮块8之间,通过浮块8和盖板3之间的第一拉绳9能够对筒体1进行支撑,此时第一拉绳9受到浮块8的拉力,会拉动盖板3,从而使得盖板3紧密贴合筒体1,此结构利用拉绳对盖板3的作用力将盖板3闭合,不需要额外的固定,在实际使用时更加便捷,方便使用,筒体1底端设置有配重块10,配重块10和筒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配重块10外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支撑杆11,配重块10外侧设置有圆孔,圆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支撑杆11靠近配重块10的一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通过支撑杆11可以对装置进行良好的支撑。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有浮块8,当筒体1放置于水中时,通过浮块8和盖板3之间的第一拉绳9能够对筒体1进行支撑,此时第一拉绳9受到浮块8的拉力,会拉动盖板3,从而使得盖板3紧密贴合筒体1,此结构利用拉绳对盖板3的作用力将盖板3闭合,不需要额外的固定,在实际使用时更加便捷,方便使用,这里通过在立柱外侧设置有灯管7,当灯管7点亮时,光会从盖板3上的通孔4漏出,此时对光有感应的生物会顺着光线游到筒体1外侧,进而通过通道5进入到筒体1内部,而通道5设置为圆台状,使得生物进去之后不会向外游出,当需要将装置取出时,可以利用外部设备将其吊起,这里通过在浮块8顶端设置有固定绳有利于将设备吊起,当整个装置被取出时,可以将支撑杆11安装在配重块10外侧,此时可以将整个装置立起,通过支撑杆11可以对装置进行良好的支撑,此时第一拉绳9不受力,而盖板3又是与筒体1铰接的,因此可以轻松将盖板3打开,此时空腔2内部的生物可以顺着盖板3向外流出,通过设置有多个大小不同的通孔4,有利于对不同体积的生物进行分离捕获,通过此结构可以方便快速地将捕获的鱼类等海产品进行分类,并且能够快速对其进行收集,在实际使用时便于操作,收集效率高,实用性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2),所述筒体(1)外侧铰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设置于空腔(2)外侧,所述盖板(3)外侧设置有贯穿的通孔(4),所述通孔(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4)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盖板(3)内侧设置有通道(5),所述通道(5)与盖板(3)固定连接,所述通道(5)设置为圆台状,所述筒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柱(6),所述支柱(6)外侧设置有灯管(7),筒体(1)顶端设置有浮块(8),所述浮块(8)和盖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拉绳(9),所述筒体(1)底端设置有配重块(10),所述配重块(10)和筒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配重块(10)外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支撑杆(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2),所述筒体(1)外侧铰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设置于空腔(2)外侧,所述盖板(3)外侧设置有贯穿的通孔(4),所述通孔(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4)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盖板(3)内侧设置有通道(5),所述通道(5)与盖板(3)固定连接,所述通道(5)设置为圆台状,所述筒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柱(6),所述支柱(6)外侧设置有灯管(7),筒体(1)顶端设置有浮块(8),所述浮块(8)和盖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拉绳(9),所述筒体(1)底端设置有配重块(10),所述配重块(10)和筒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配重块(10)外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支撑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盖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12),所述第一拉绳(9)固定连接于套环(12)和浮块(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刘泉妤张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