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单元及锂电池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024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单元及锂电池堆,包括锂电池片、冷却管以及用于支撑及固定锂电池片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锂电池片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构成三明治结构,所述锂电池片包括若干按矩形方阵排列的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片以横向排列的方式分成若干锂电池队,相邻所述锂电池队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间隙,所述冷却管位于各第一冷却间隙内,所述冷却管内流通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冷却介质交换的进口与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将锂电池片模块化成若干锂电池队,实现均衡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单元及锂电池堆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用的电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单元及锂电池堆。
技术介绍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石油、煤炭等自然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了能源短缺问题,同时也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针对上述问题,各国都开始大力发展以电能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具有电压高、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自放电低且无记忆效应的特点,迅速占领了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绝大部分。而锂电池的组装以及散热不当均会造成电池寿命下降甚至烧毁的问题,给锂电池的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市场上常见的锂电池按照矩形方阵的形式,彼此紧密排列成锂电池片,并在该锂电池片外围环绕设置冷却管,通过注入冷却介质实现锂电池片的散热。但是,上述锂电池片内锂电池的排列紧密,导致彼此间的散热速度较慢,且冷却管仅围绕锂电池片外围设置,无法对锂电池片中央部分及时散热,使得锂电池片的散热不均衡,局部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该处电池寿命下降甚至烧毁的问题,给锂电池的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单元,将锂电池片模块化成若干锂电池队,实现均衡散热,提高散热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单元,包括锂电池片、冷却管以及用于支撑及固定锂电池片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锂电池片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构成三明治结构,所述锂电池片包括若干按矩形方阵排列的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片以横向排列的方式分成若干锂电池队,相邻所述锂电池队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间隙,所述冷却管位于各第一冷却间隙内,所述冷却管内流通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冷却介质交换的进口与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锂电池片模块化成若干锂电池队,并在各锂电池队之间设置冷却管,可有效的降低相邻锂电池队的温度,防止锂电池片的中央部分温度过高,使得各锂电池队都能进行散热,提高散热的均衡性。同时,模块化的锂电池片方便管理,有利用防止其中一锂电池队损坏时对其他锂电池队造成影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口连接有用于输入冷却介质的进流管,所述出口连接有用于输出冷却介质的出流管,所述进流管与出流管均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汇流口,所述进流管与出流管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进流孔与出流孔,所述冷却管的进口与进流孔、出口与出流孔均形成插接配合,所述进流管的冷却介质通过进流孔分流至各冷却管,并通过出流孔汇集于出流管流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流管输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流经冷却管并从出流管流出,使得冷却介质不断地循环,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同时,保证了冷却介质的实时更新,避免冷却介质由于长期不更换导致减损、甚至失去散热能力。另外,进流管与出流管分别设置若干进流孔与出流孔,因此只需一个进流管与出流管即可,方便管理且有效的降低成本。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锂电池队沿纵向分成若干锂电池组,相邻所述锂电池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冷却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散热,避免锂电池队内的锂电池排列过于紧密导致热量不易散发的情况。同时,也能避免其中一个锂电池组损坏时对其他锂电池组造成影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冷却间隙对应各锂电池组固定设置有用于定位其横向位置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冷却间隙对应各锂电池组固定设置有用于定位其纵向位置的第二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定位以及固定锂电池组,各锂电池组沿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位置可快速进行放置。同时,也能防止外界的震动导致锂电池组分散、碰撞的情况,使得整体结构稳定、有序。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固定设置有散热电风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电风扇用于加快散热,对锂电池实现进一步的散热。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堆,由上下堆叠的若干锂电池单元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堆叠锂电池片来扩大锂电池堆的总体电容量,能满足适应多种不同的需求,非常灵活,适用性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锂电池片模块化成若干锂电池队,并进一步模块化成若干锂电池组,方便对各锂电池进行有效、均衡的降温,避免了局部温度过高的隐患,有助于提高锂电池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以及锂电池的安全使用。同时,模块化的电池单元更加方便统一管理,有利于使用以及维护的整体安排。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1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顶板;12、底板;20、锂电池;21、锂电池组;22、锂电池队;23、锂电池片;3、冷却管;31、进口;32、出口;4、进流管;41、进流孔;5、出流管;51、出流孔;6、汇流口;71、第一冷却间隙;72、第二冷却间隙;81、第一限位块;82、第二限位块;9、散热电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单元,包括锂电池片23、冷却管3以及用于支撑及固定锂电池片23的顶板11和底板12,锂电池片23位于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构成三明治结构,锂电池片23包括若干按矩形方阵排列的锂电池20,锂电池片23以横向排列的方式分成若干锂电池队22,相邻锂电池队22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间隙71,冷却管3位于各第一冷却间隙71内,冷却管3内流通有冷却介质,冷却管3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冷却介质交换的进口31与出口32。另外,进口31连接有用于输入冷却介质的进流管4,出口32连接有用于输出冷却介质的出流管5。进流管4与出流管5均固定开设有与外界连接的汇流口6,进流管4与出流管5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进流孔41与出流孔51,所述冷却管3的进口31与进流孔41、出口32与出流孔51均形成插接配合。具体地,冷却介质通过进流管4的汇流口6进入到进流管4内,再通过进流孔41分流至各冷却管3,流进冷却管3后从出流孔51汇集于出流管5,最终,从出流管5中的汇流口6流出。另外,各所述锂电池队22沿纵向分成若干锂电池组21,相邻锂电池组21之间设置有第二冷却间隙72。第一冷却间隙71对应各锂电池组21固定设置有用于定位其横向位置的第一限位块81,第二冷却间隙72对应各锂电池组21固定设置有用于定位其纵向位置的第二限位块82。第一限位块81与第二限位块82可用于固定锂电池组21的位置,同时,冷却管3位于第一限位块81上方,第一限位块81支撑及固定冷却管3的位置。另外,所述底板12固定设置有散热电风扇9,能加快散热。实施例2参考图4,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堆,包括由实施例1中的若干锂电池单元以上下堆叠的形式组成,其中,相邻的锂电池单元间的顶板11与底板12为一体设置。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单元,包括锂电池片(23)、冷却管(3)以及用于支撑及固定锂电池片(23)的顶板(11)和底板(12),所述锂电池片(23)位于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构成三明治结构,所述锂电池片(23)包括若干按矩形方阵排列的锂电池(20),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片(23)以横向排列的方式分成若干锂电池队(22),相邻所述锂电池队(22)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间隙(71),所述冷却管(3)位于各第一冷却间隙(71)内,所述冷却管(3)内流通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管(3)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冷却介质交换的进口(31)与出口(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单元,包括锂电池片(23)、冷却管(3)以及用于支撑及固定锂电池片(23)的顶板(11)和底板(12),所述锂电池片(23)位于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构成三明治结构,所述锂电池片(23)包括若干按矩形方阵排列的锂电池(20),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片(23)以横向排列的方式分成若干锂电池队(22),相邻所述锂电池队(22)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间隙(71),所述冷却管(3)位于各第一冷却间隙(71)内,所述冷却管(3)内流通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管(3)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冷却介质交换的进口(31)与出口(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车载锂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31)连接有用于输入冷却介质的进流管(4),所述出口(32)连接有用于输出冷却介质的出流管(5),所述进流管(4)与出流管(5)均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汇流口(6),所述进流管(4)与出流管(5)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进流孔(41)与出流孔(51),所述冷却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潇玄东吉侍壮飞赵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