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97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1)上有预埋套管(3)。(*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二
技术介绍
以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接触网受电方式,多采用国铁定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枕碎石道床及配套定型扣件,不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特点;接触轨受电方式,采用加长木枕,在加长木枕上安装联结接触轨,增加木材用量,同时木枕碎石道床轨道结构不够稳定,增及维修工作量,也不利于铺设无缝线路。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解决接触轨与混凝土枕联结安装的技术难题,连接接触轨方便,混凝土枕结构简单、适用,节省木材,降低造价,保证行车安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在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上有预埋套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在接触轨托架部位的混凝土枕一端,按接触轨托架钉孔位置预埋两个T24尼龙套管,解决了接触轨与混凝土枕联结安装的技术难题,这种联结方式使接触轨与轨枕位置相对固定,待走行轨正确位置固定后,接触轨位置也相对准确,并且联结安装接触轨方便。2.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轴重较轻,速度不高等特点,混凝土枕外形采用立面双坡结构设计,提高了轨枕在碎石道床中的横纵向阻力,轨道框架更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特点,既能满足使用需要,又不浪费材料。3.混凝土枕采用无挡肩外形。4.碎石道床轨道结构稳定,减少维修工作量和有利于铺设无缝线路,并有利于环境保护。5.不采用传统的硫磺锚固方式,采用预埋铁座和尼龙套管技术,可消除热硫磺锚固所产生的轨枕锚固孔残余应力,并避免了硫磺锚固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减少了硫磺锚固这一道工序。6.解决了接触轨受电方式,混凝土枕碎石道床地段接触轨安装的技术难题。不用木枕,节省木材资源,降低造价。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主视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案混凝土枕1长度有2.5m和2.55m两种,外形采用立面双坡结构设计,顶面预埋铁座2。长度为2.55m的混凝土枕1一端预埋有安装接触轨托架的尼龙套管3,以安装接触轨,解决了混凝土枕1碎石道床地段接触轨安装联结的技术难题,并且节省木材资源,同时混凝土枕碎石道床轨道结构较稳定,有利于铺设无缝线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在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1上有预埋套管3。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1上还有用于安装扣件的预埋铁座2,所述的套管3位于接触轨托架钉孔位置。所述的套管3采用尼龙套管。权利要求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1)上有预埋套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1)上还有用于安装扣件的预埋铁座(2),所述的套管(3)位于接触轨托架钉孔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管(3)采用尼龙套管。专利摘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枕(1)上有预埋套管(3)。本技术解决了接触轨与混凝土枕联结安装的技术难题,连接接触轨方便,混凝土枕结构简单、适用,节省木材,降低造价,保证行车安全。文档编号E01B3/00GK2609957SQ0324473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任静, 吴建忠, 李湘久 申请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静吴建忠李湘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