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方便的稳压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797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稳压罐,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内的水囊及设于罐体下部的测压口和补气口,罐体的内壁上设有将水囊与罐体内壁隔开以形成测压空间的隔离件,使得水囊不会完全紧贴在罐体的内壁上,水囊和罐体之间存在测压空间,隔离件上设有通孔,测压口和补气口均通过通孔与测压空间相通从而进行测压和补气,且测得的压力精准可靠,因测压口和补气口均设置在罐体的下部,测压操作和补气操作都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操作方便的稳压罐
本技术涉及稳压罐
,尤其涉及一种操作方便的稳压罐。
技术介绍
暖通和供水上都需要用到稳压罐,稳压罐罐体内的水囊充水后与罐体体积差不多大,在自身重量和压力的作用下,水囊会直接依附紧贴在罐体的内壁上,使得设置在罐体下部的测压口无法准确读取压力,设置在罐体下部的补气口也无法正常补气。目前,通常通过将测压口和补气口设置在罐体的上部来解决该问题,需要另外设置爬梯,工作人员通过爬梯到罐体的上部进行测压或补气,使得测压操作和补气操作都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稳压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操作方便的稳压罐,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内的水囊及设于罐体下部的测压口和补气口,罐体的内壁上设有将水囊与罐体内壁隔开以形成测压空间的隔离件,隔离件上设有通孔,测压口和补气口均通过通孔与测压空间相通。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为隔离管,隔离管的横截面为“C”形,隔离管与罐体内壁配合形成隔离腔,测压口和补气口均通过隔离腔与通孔相通。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管包括用于与水囊接触的接触段及用于与罐体内壁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设有两段且分别位于接触段的两端,通孔位于连接段上。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管包括第一隔离管和第二隔离管,第一隔离管和第二隔离管相互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第一隔离管平行于罐体的轴线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离管设有多个且沿着罐体的周向均布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离管设有多个且沿着罐体的高度方向均布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离管的两端均设有管帽,管帽与第一隔离管圆滑过渡连接,第二隔离管的两端平滑过渡连接形成环形隔离管。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设有多个且沿着隔离件的长度方向均布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D,2mm≤D≤1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在罐体的内壁上设置隔离件,隔离件将水囊和罐体内壁隔离开,使得水囊不会完全紧贴在罐体的内壁上,水囊和罐体内壁之间存在测压空间,通过在隔离件上设置通孔,测压口和补气口均通过通孔与测压空间相通,使得通过通孔可以与罐体内的空气相通从而进行测压和补气,且测得的压力精准可靠,因测压口和补气口均设置在罐体的下部,测压操作和补气操作都十分方便。2、通过设置隔离件为隔离管,隔离管为“C”形,使得隔离管与罐体内壁之间形成隔离腔,隔离腔与测压空间通过通孔相通,使得隔离腔内的压力等于测压空间的压力,测压口和补气口均通过隔离腔与通孔相通从而与测压空间相通,使得测压口的压力读取准确,并且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补气口对罐体内部进行补气。3、通过设置接触段和连接段,接触段用于与水囊接触使得水囊与罐体内壁隔开,连接段用于与罐体内壁连接使得隔离管可以固定在罐体的内壁上,连接段设有两段且分别位于接触段的两端,使得隔离管的两端均与罐体的内壁连接使得隔离管与罐体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通过将通孔设置在连接段上,通孔不会与水囊接触,避免通孔被水囊堵住不能连通隔离腔和测压空间,并且也避免通孔的边缘划伤水囊,使得稳压罐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4、通过设置第一隔离管和第二隔离管,第一隔离管和第二隔离管相互垂直设置,进一步保证隔离管可以隔开水囊和罐体内壁,保证水囊和罐体内壁之间有测压空间,使得稳压罐的测压操作和补气操作更加可靠。5、通过设置罐体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第一隔离管平行于罐体的轴线设置,使得第一隔离管纵向设置,第二隔离管横向设置,水囊在纵向方向上和横向方向上都受到支撑,进一步保证水囊与罐体内壁之间存在足够的测压空间,使得稳压罐的测压操作和补气操作更加可靠。6、第一隔离管设置有多个且沿着罐体的周向均布间隔设置,使得水囊的四周都设置有第一隔离管,进一步保证水囊与罐体内壁之间存在足够的测压空间,且补气后水囊受力比较均匀,延迟水囊的使用寿命,使得稳压罐的使用更加可靠。7、第二隔离管设置有多个且沿着罐体的高度方向均布间隔设置,使得水囊的上部和下部均受到第二隔离管的支撑,进一步保证水囊与罐体内壁之间存在足够的测压空间,且补气后水囊受力比较均匀,延迟水囊的使用寿命,使得稳压罐的使用更加可靠。8、通过在第一隔离管的两端均设置管帽,管帽与第一隔离管圆滑过渡连接,避免第一隔离管的管口边缘划伤水囊,使得稳压罐的使用更加可靠;通过将第二隔离管的两端平滑过渡连接成环形隔离管,使得水囊被第二隔离管包围,从而使水囊的受力更加均匀,并且两端平滑过渡连接,避免接口划伤水囊,使得稳压罐的使用更加可靠。9、通过设置多个通孔,方便测压空间与隔离腔内部气体的流动,保证测压口测得压力的准确性,且使得补气更加快速方便。10、通过设置通孔的内径在2mm到10mm的范围内,使得通孔可以比较顺利的让气流通过,从而使隔离腔内部的压力等于测压空间的压力。当通孔的直径小于2mm时,通孔太小,使得气流不容易通过,测压口测得的压力容易有误差;当通孔的直径大于10mm时,通孔太大,容易和水囊接触,进而刮伤水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稳压罐中罐体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稳压罐中罐体的横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稳压罐中隔离管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稳压罐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稳压罐中隔离管的纵向剖视图。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罐体;11、测压口;12、补气口;2、隔离管;21、接触段;22、连接段;23、第一隔离管;231、管帽;24、第二隔离管;3、通孔;4、隔离腔;5、测压空间;6、水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稳压罐,包括罐体1、水囊6、测压口11和补气口12,水囊6设于罐体1内,测压口11和补气口12设于罐体1下部,罐体1的内壁上设有将水囊6与罐体1的内壁隔开的隔离件,隔离件将水囊6和罐体1的内壁隔离开,使得水囊6不会完全紧贴在罐体1的内壁上,水囊6和罐体1的内壁之间存在测压空间5,隔离件上设有通孔3,测压口11和补气口12均通过通孔3与测压空间5相通,使得通过通孔3可以与测压空间5的空气相通从而进行测压和补气,且测得的压力精准可靠,因测压口11和补气口12均设置在罐体1的下部,测压操作和补气操作都十分方便。本实施例中,隔离件为隔离管2,隔离管2的横截面为“C”形,隔离管2与罐体1内壁配合形成隔离腔4,测压口11和补气口12均通过隔离腔4与通孔3相通,使得隔离腔4内的压力等于罐体1内部的压力,测压口11和补气口12均通过隔离腔4与通孔3相通从而与测压空间5相通,使得测压口11的压力读取准确,并且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补气口12对罐体1内部进行补气。隔离管2包括接触段21和连接段22,接触段21用于与水囊6接触使得水囊6与罐体1内壁隔开,连接段22用于与罐体1内壁连接使得隔离管2可以固定在罐体1的内壁上,连接段22设有两段且分别位于接触段21的两端,使得隔离管2的两端均与罐体1的内壁连接使得隔离管2与罐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通孔3位于连接段22上,通孔3不会与水囊6接触,避免通孔3被水囊6堵住不能连通隔离腔4和测压空间,并且也避免通孔3的边缘划伤水囊,使得稳压罐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隔离管2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方便的稳压罐,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内的水囊及设于罐体下部的测压口和补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设有将水囊与罐体内壁隔开以形成测压空间的隔离件,隔离件上设有通孔,测压口和补气口均通过通孔与测压空间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作方便的稳压罐,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内的水囊及设于罐体下部的测压口和补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设有将水囊与罐体内壁隔开以形成测压空间的隔离件,隔离件上设有通孔,测压口和补气口均通过通孔与测压空间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为隔离管,隔离管的横截面为“C”形,隔离管与罐体内壁配合形成隔离腔,测压口和补气口均通过隔离腔与通孔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包括用于与水囊接触的接触段及用于与罐体内壁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设有两段且分别位于接触段的两端,通孔位于连接段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包括第一隔离管和第二隔离管,第一隔离管和第二隔离管相互垂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成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赛富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