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隔条及具有其的绕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87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管隔条及具有其的绕管式换热器。一种换热管隔条,设于绕管式换热器内,绕管式换热器中心筒及多层换热管,多层换热管环绕所述中心筒外,换热管隔条设于换热管之间,每层换热管包括多根换热管,多根换热管相互间隔地缠绕形成螺旋状;换热管隔条包括第一部及多个第二部,多个第二部相互并联且间隔设置,第一部位于相邻层的换热管之间,第二部设于同一层的相邻的换热管之间,第一部与第二部一体式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安装时,直接将换热管隔条设于每层换热管的外侧并将第二部插入对应地插入各根换热管之间,不仅能够支撑换热管,使得各层换热管及同一个的各根换热管之间保持间距,并且安装方便。并且安装方便。并且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管隔条及具有其的绕管式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管隔条及具有其的绕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绕管式换热器安装于制冷系统中,用于进行热交换,多根换热管螺旋式地缠绕于中心筒外,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效果好的特点。绕管式换热器中的换热管分层且螺旋式地环绕于中心筒外。
[0003]现有的绕管式换热器,螺旋式的换热管无法靠材料本身的刚度维持螺距及层间距,会造成螺旋状的换热管回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换热管隔条,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换热管隔条,设于绕管式换热器内,所述绕管式换热器中心筒及多层换热管,多层所述换热管环绕所述中心筒外,所述换热管隔条设于所述换热管之间,每层所述换热管包括多根换热管,多根所述换热管相互间隔地缠绕形成螺旋状;所述换热管隔条包括第一部及多个第二部,多个所述第二部相互并联且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部位于相邻层的所述换热管之间,所述第二部设于所述同一层的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之间,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一体式设置。
[0006]如此设置,在安装时,直接将换热管隔条设于每层换热管的外侧并将第二部插入对应地插入各根换热管之间,不仅能够支撑换热管,使得各层换热管及同一层的各根换热管之间保持间距,并且安装方便。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的长度L1大于所述换热管的半径。
[0008]如此设置,使得第二部具有足够的刚度支撑换热管。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及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位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部的一端,所述卡扣部的两侧分别朝向相邻的所述换热管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换热管的外壁抵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部的截面呈菱形或三角形。
[0011]如此设置,能够防止换热管隔条从换热管之间脱离出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的宽度W1小于相邻层的所述换热管的间距,所述第二部的宽度小于同一层的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之间的间距。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相邻层所述换热管之间的层间距与所述第一部的宽度W1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部的长度L1超出所述换热管的半径的长度。
[0014]如此设置,使得在管间的第二部的长度始终长于换热管的半径,从而保证第二部的刚度。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隔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沿着
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换热管隔条的长度L等于同一层中的各根所述换热管与与之相邻的并靠近所述第二端的所述换热管的螺距W2之和。
[0016]如此设置,使得第一部能够对于全部的换热管起到支撑作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隔条的宽度W小于或等于所述换热管的直径。
[0018]如此设置,能够不仅能够节省材料,而且能够防止与相邻层的换热管隔条发生干涉。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0]一种绕管式换热器,包括筒体组件、中心筒、多层换热管及上述的换热管隔条,所述中心筒设于所述筒体组件内,多层所述换热管环绕所述中心筒外且呈螺旋状,所述换热管隔条设于所述换热管之间。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层所述换热管内设置至少三根所述换热管隔条,至少三根所述换热管隔条沿着相应层的所述换热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0022]如此设置,能够形成三角形稳定的支撑结构。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管隔条,换热管隔条包括第一部及第二部,第一部对于相邻层的换热管起到支撑作用,第二部对于同一层中各根换热管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每层换热管之间保持间距,同一层的各根换热管之间保持间距,使得介质能够在间隙中充分流动,并且能够防止螺旋状的换热管回弹,且第一部及第二部一体式设置,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管隔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换热管隔条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绕管式换热器去掉筒体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29]100、绕管式换热器;10、筒体组件;11、筒体;101、壳腔;12、第一封盖;13、第二封盖;14、第一壳程接管;15、第二壳程接管;16、管程进口;161、分液组件;17、管程出口;20、中心筒;30、换热管;40、换热管隔条;401、第一端;402、第二端;41、第一部;42、第二部;421、主体部;422、卡扣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3]请参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管式换热器100,该绕管式换热器100安装于制冷系统中,用于进行换热。
[0034]请参见图3及图4,绕管式换热器100包括筒体组件10、中心筒20及多层换热管30,筒体组件10内具有供壳程介质流动的壳腔101,多层换热管30呈螺旋式且分层地环绕于中心筒20外侧,中心筒20及换热管30设于壳腔101内,每层换热管30均包括多根换热管30,多根换热管30相互间隔地缠绕形成螺旋状,螺旋状能够加强换热管30的抗震性并缓解不同温度造成的伸缩应力,中心筒20及换热管30设于壳腔101内。
[0035]换热管30用于管程介质的流动。在本实施例中,管程介质为制冷剂,壳程介质为水,在其他实施中,根据管程介质及壳程介质的不同性质,管程介质还可为水、冷冻液等,壳程介质可为制冷剂。
[0036]具体地,筒体组件10包括筒体11、第一封盖12及第二封盖13,第一封盖12、第二封盖13分别设于筒体11的两端,第一封盖12、第二封盖13与筒体11围设成壳腔101。
[0037]筒体组件10上设有第一壳程接管14及第二壳程接管15,第一壳程接管14及第二壳程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隔条,设于绕管式换热器内,所述绕管式换热器包括中心筒(20)及多层换热管(30),多层所述换热管(30)环绕所述中心筒(20)外,所述换热管隔条设于所述换热管(30)之间,每层所述换热管(30)均包括多根换热管(30),多根所述换热管(30)相互间隔地缠绕形成螺旋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隔条包括第一部(41)及多个第二部(42),多个所述第二部(42)相互并联且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部(41)位于相邻层的所述换热管(30)之间,所述第二部(42)设于同一层的相邻的所述换热管(30)之间,所述第一部(41)与所述第二部(42)一体式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42)的长度L1大于所述换热管(30)的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42)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421)及卡扣部(422),所述卡扣部(422)位于所述主体部(421)远离所述第一部(41)的一端,所述卡扣部(422)的两侧分别朝向相邻的所述换热管(30)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换热管(30)的外壁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422)的截面呈菱形或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41)的宽度W1小于相邻层的所述换热管(30)的间距,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晓辉周晓晓杨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赛富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