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2394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包括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左侧侧翼、后翼和右侧侧翼之间形成开口,左侧侧翼、后翼和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倾摆机构、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螺旋桨和螺旋桨驱动装置,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连接倾摆机构用于驱动倾摆机构倾摆,螺旋桨驱动装置连接螺旋桨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左侧侧翼、后翼和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待载物体连接装置,待载物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待载物体。较佳地,左侧侧翼、后翼和右侧侧翼均为可折叠机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结构简洁新颖,使用方便,能够运载多种货物,用途广泛,设计巧妙,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通运输
,特别涉及飞行运输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有各种各样的用于载人或物料的飞行的飞机、直升机、无人机(drone)、无人驾驶飞机(UAV,UnmannedAerialVehicle)以及甚至喷气式背包(jetback)。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其结构简洁新颖,使用方便,能够运载多种货物,用途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其结构简洁新颖,使用方便,能够运载多种货物,用途广泛,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其设计巧妙,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FlyingPickupArrangement,FPA),其特点是,包括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所述左侧侧翼、所述后翼和所述右侧侧翼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左侧侧翼、所述后翼和所述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倾摆机构(tiltingmechanism)、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螺旋桨(propellers)和螺旋桨驱动装置,所述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倾摆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倾摆机构倾摆,所述螺旋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桨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所述左侧侧翼、所述后翼和所述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待载物体连接装置,所述待载物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待载物体。较佳地,所述倾摆机构驱动装置是蓄电池驱动的马达或液压系统。较佳地,所述螺旋桨是导管螺旋桨,所述螺旋桨驱动装置是电源装置。较佳地,所述螺旋桨驱动装置是喷气推动发动机。较佳地,所述左侧侧翼、所述后翼和所述右侧侧翼均为可折叠机翼。较佳地,所述后翼分别连接所述左侧侧翼和所述右侧侧翼。较佳地,所述待载物体是机器人、具有机械手的工具箱或汽车。较佳地,所述待载物体连接装置用于不可拆卸连接所述待载物体。较佳地,所述待载物体连接装置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待载物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1、本技术的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包括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左侧侧翼、后翼和右侧侧翼之间形成开口,左侧侧翼、后翼和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倾摆机构、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螺旋桨和螺旋桨驱动装置,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连接倾摆机构用于驱动倾摆机构倾摆,螺旋桨驱动装置连接螺旋桨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左侧侧翼、后翼和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待载物体连接装置,待载物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待载物体,因此,其结构简洁新颖,使用方便,能够运载多种货物,用途广泛,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技术的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包括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左侧侧翼、后翼和右侧侧翼之间形成开口,左侧侧翼、后翼和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倾摆机构、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螺旋桨和螺旋桨驱动装置,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连接倾摆机构用于驱动倾摆机构倾摆,螺旋桨驱动装置连接螺旋桨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左侧侧翼、后翼和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待载物体连接装置,待载物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待载物体,因此,其设计巧妙,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A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连接至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朝向机器人折叠一半的立体示意图。图2C是图2A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朝向机器人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A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连接至具有机械手的飞行备件箱的立体示意图。图3B是图3A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朝向具有机械手的飞行备件箱折叠一半的立体示意图。图3C是图3A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朝向具有机械手的飞行备件箱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的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例连接至汽车的立体示意图。图4B是图4A中所示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朝向汽车折叠一半的立体示意图。图4C是图4A中所示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朝向汽车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符号说明)1左侧侧翼;2右侧侧翼;3后翼;4开口;5螺旋桨;6待载物体;7电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至图4C所示,在本技术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是一种自动无人驾驶飞行装置(autonomousunmannedaerialset-up),包括左侧侧翼1、右侧侧翼2和后翼3,所述左侧侧翼1、所述后翼3和所述右侧侧翼2之间形成开口4,所述左侧侧翼1、所述后翼3和所述右侧侧翼2均设置有倾摆机构(图中未示出)、倾摆机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螺旋桨5(螺旋桨叶(blades))和螺旋桨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倾摆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倾摆机构倾摆,所述螺旋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桨5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5转动,所述左侧侧翼1、所述后翼3和所述右侧侧翼2均设置有待载物体连接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待载物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待载物体6。其中,倾摆机构、倾摆机构驱动装置和螺旋桨驱动装置均内置于左侧侧翼1、右侧侧翼2和后翼3中,当然,它们也可以不内置。所述倾摆机构驱动装置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用于驱动所述倾摆机构倾摆的驱动装置,可以是常规驱动装置,较佳地,所述倾摆机构驱动装置是蓄电池驱动的马达或液压系统。在本技术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倾摆机构驱动装置是蓄电池驱动的马达。所述螺旋桨5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驱动,例如电驱动,在本技术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桨5是导管螺旋桨,所述螺旋桨驱动装置是电源装置。或者在特定情形下由发动机例如(小型)喷气推动发动机驱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螺旋桨驱动装置是(小型)喷气推动发动机。所述左侧侧翼1、所述后翼3和所述右侧侧翼2可以是不可折叠机翼,也可以是可折叠机翼,请参见图1至图4C所示,在本技术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侧侧翼1、所述后翼3和所述右侧侧翼2均为可折叠机翼。在连接所述待载物体6后,所述左侧侧翼1、所述后翼3和所述右侧侧翼2均可朝向所述待载物体6折叠从而靠拢所述待载物体6。所述后翼3可以分别连接所述左侧侧翼1和所述右侧侧翼2,也可以不分别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所述左侧侧翼、所述后翼和所述右侧侧翼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左侧侧翼、所述后翼和所述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倾摆机构、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螺旋桨和螺旋桨驱动装置,所述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倾摆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倾摆机构倾摆,所述螺旋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桨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所述左侧侧翼、所述后翼和所述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待载物体连接装置,所述待载物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待载物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侧翼、右侧侧翼和后翼,所述左侧侧翼、所述后翼和所述右侧侧翼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左侧侧翼、所述后翼和所述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倾摆机构、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螺旋桨和螺旋桨驱动装置,所述倾摆机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倾摆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倾摆机构倾摆,所述螺旋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桨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所述左侧侧翼、所述后翼和所述右侧侧翼均设置有待载物体连接装置,所述待载物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待载物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摆机构驱动装置是蓄电池驱动的马达或液压系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飞行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是导管螺旋桨,所述螺旋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瓦斯菲·阿希达法特
申请(专利权)人:瓦斯菲·阿希达法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阿联酋,A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