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及蓝藻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蓝藻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及蓝藻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逐渐成为一个影响社会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能引起水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其中蓝藻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的一个典型特征,目前国内外除藻技术在处理蓝藻时,通常会打碎其细胞壁,当遇到有毒素的蓝藻时无法对其毒素进行处理,而蓝藻细胞的细胞壁破裂会导致蓝藻细胞内的毒素(例如微囊藻毒素)流出,毒素溶于水,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同时蓝藻细胞内的毒素释放后,毒素溶于水,分解加快,腐烂加快,增殖加快,从而产生致癌物质,水体散发出异臭,污染环境。例如超音波分散装置,在处理蓝藻是通过超音波打碎蓝藻细胞的细胞壁,使蓝藻细胞的细胞壁成为空壳,而毒性物质游离在水中,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毒素,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另外现有蓝藻处理装置的蓝藻处理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消除蓝藻毒素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蓝藻毒素处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室和臭氧发生器,所述的反应室上设有与所述反应室相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反应室内设有紫外线灯,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反应室内输送臭氧的臭氧导入管和用于向所述臭氧发生器内输送氧气的氧气导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室和臭氧发生器,所述的反应室上设有与所述反应室相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反应室内设有紫外线灯,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反应室内输送臭氧的臭氧导入管和用于向所述臭氧发生器内输送氧气的氧气导入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为圆柱形且所述反应室包括一侧面成开口设置的左筒体和右端盖,所述右端盖盖合在所述左筒体上时能和所述左筒体构成密闭容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包括紫外线灯泡和紫外线灯管,所述紫外线灯泡设于所述反应室的内壁上,所述右端盖上凸设有固定支杆,所述紫外线灯管设于所述固定支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气导入管包括与所述反应室外侧相通的第一氧气导入管和与所述反应室相通的第二氧气导入管,所述的第二氧气导入管贯穿所述左筒体的侧壁且靠近所述右端盖,所述臭氧导入管贯穿所述左筒体的左端壁且与所述右端盖成相对设置,所述臭氧导入管位于所述第二氧气导入管的下方。5.一种蓝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乱流混和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蓝藻毒素处理装置,所述的加压乱流混和装置包括两端封闭的柱筒、加压泵以及设于所述加压泵上的吸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柱筒内设有与所述柱筒内腔相通的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上设有能向所述柱筒内表面进行喷浇的喷嘴,所述的柱筒一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在另一端上设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进水管通过连接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爱民,井芹宁,赵敏,原口智和,吴明江,张业建,夏冬,金展,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