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式衣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40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伞式衣帽架,包括:主干、支脚、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支架、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弹簧支撑挡块、滑动件、连杆、第五连接孔、第六连接孔和连接件,所述连杆的上部分一小段作单杆设计,单杆上设有第五连接孔,所述连杆下部分一长段作双杆设计,为U形杆,U形杆上设有两个对应的第六连接孔;所述支架的上半部分是棒形结构,下半部分是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第三连接孔,下端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支架的棒形部分与连杆的U形杆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伞骨结构的连杆机构原理可以收起支架和支脚,实现了衣帽架收放搬运和创新美观的需求。

Umbrella type clothes ra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umbrella-type clothes and hat rack, which comprises a main stem, a supporting foot, a first connecting hole, a second connecting hole, a bracket, a third connecting hole, a fourth connecting hole, a spring supporting block, a sliding member, a connecting rod, a fifth connecting hole, a sixth connecting hole and a connecting memb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designed as a single rod,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ingle rod. There is a fifth connecting hole, a long part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designed as a double rod, and two corresponding sixth connecting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U-shaped rod; the upper part of the bracket is a rod-shaped structure, the lower part is a cuboid structur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connecting hole, and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ourth connecting hole. The rod part is matched with the U rod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support and the foot can be retracted by using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principle of the umbrella bone structure, thus realizing the demand of the clothes and cap rack retracting, transferring and innovating and beautiful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伞式衣帽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衣帽架,具体涉及伞骨结构的衣帽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衣帽架,款式多样,形式丰富。伞式衣帽架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收起支架,就像收伞一样。利用连杆机构的原理,形式简单且美观。在搬运和使用时都十分方便,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收起来放在角落,节省空间。主要用的材料是木材,还有少部分的金属连接键和腿上的硅胶保护套。给人居家的亲和感,可以适用任何风格的家居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伞式衣帽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伞式衣帽架,包括主干、支脚、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支架、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弹簧支撑挡块、滑动件、连杆、第五连接孔、第六连接孔和连接件,所述连杆的上部分一小段作单杆设计,单杆上设有第五连接孔,所述连杆下部分一长段作双杆设计,为U形杆,U形杆上设有两个对应的第六连接孔;所述支架的上半部分是棒形结构,下半部分是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第三连接孔,下端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支架的棒形部分与连杆的U形杆相配合,即支架棒形部分的直径与连杆的U形杆的两杆之间的距离相配合,支架的棒形端面与第三连接孔之间的距离等于连杆上的第五连接孔与第六连接孔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架和连杆在第三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处用连接件连接;所述主干为圆柱体结构,表面设有与支架和连杆相配合的凹槽结构,所述主干凹槽结构的上端分别与连杆在第五连接孔处连接;所述滑动件外观为圆柱体结构,中心通孔,滑动件内部为可与主干和支架配合的槽口,滑动件可在主干上滑动,所述滑动件与支架在第四连接孔处连接;所述主干上部设有弹簧支撑挡块,所述弹簧支撑挡块是个斜坡结构,弹簧支撑挡块可缩入主干中;伞式衣帽架下端部分的结构与上端部分相似,所述支脚与支架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支脚的上半部分是长方体结构,下半部分是棒形结构,所述支脚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上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支脚的棒形部分与连杆的U形杆相配合,即支脚棒形部分的直径与连杆的U形杆的两杆之间的距离相配合,支脚的棒形端面与第一连接孔之间的距离等于连杆上的第五连接孔与第六连接孔之间的距离;所述支脚和连杆在第一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处用连接件连接;所述主干下端与连杆在第五连接孔处连接;所述滑动件与支脚在第二连接孔处连接;所述主干下部设有弹簧支撑挡块,弹簧支撑挡块可缩入主干中。作为优选:开放状态的支架、连杆与主干上对应的凹槽结构形成一个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开放状态的支脚、连杆与主干上对应的凹槽结构形成一个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作为优选:所述支脚与地面接触端使用硅胶保护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伞式衣帽架将伞和衣帽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主干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支架和支脚,利用伞骨结构的连杆机构原理可以收起支架和支脚,实现了衣帽架收放搬运和创新美观的需求。支架、连杆与主干上对应的凹槽结构形成一个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增强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部分零件的放大图;图3是收拢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主干1、支脚2、第一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2-2、支架3、第三连接孔3-1、第四连接孔3-2、弹簧支撑挡块4、滑动件5、连杆6、第五连接孔6-1、第六连接孔6-2、连接件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伞式衣帽架利用伞骨结构的连杆机构原理可以收起支架和支脚,满足收放需求,方便搬运。所述伞式衣帽架包括主干1、支脚2、支架3、弹簧支撑挡块4、滑动件5、连杆6、连接件7。如图2所示,所述连杆6的上部分一小段作单杆设计,单杆上设有第五连接孔6-1;所述连杆6下部分一长段作双杆设计,为U形杆,U形杆上设有两个对应的第六连接孔6-2。所述支架3的上半部分是棒形结构,下半部分是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架3的中部设有第三连接孔3-1,下端设有第四连接孔3-2;所述支架3的棒形部分与连杆6的U形杆相配合,即支架3棒形部分的直径与连杆6U形杆的两杆之间的距离相配合,支架3的棒形端面与第三连接孔3-1之间的距离等于连杆6上的第五连接孔6-1与第六连接孔6-2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架3和连杆6在第三连接孔3-1和第六连接孔6-2处用连接件7连接,支架3与连杆6可相对转动。所述主干1为圆柱体结构,高度150mm,表面设有四道与支架3和连杆6相配合的凹槽结构;所述主干1四道凹槽结构的上端分别与连杆6在第五连接孔6-1处连接,主干1和连杆6可相对转动。所述滑动件5外观为圆柱体结构,中心通孔,滑动件5内部为可与主干1和支架3配合的花型结构,滑动件5可在主干1上滑动;所述滑动件5与支架3在第四连接孔3-2处连接,支架3可相对滑动件5转动。所述主干1上部设有弹簧支撑挡块4,所述弹簧支撑挡块4是个斜坡结构,类似于伞杆上的结构,即当衣帽架的支架3从收拢状态到打开状态时,滑动件5在主干1上向上滑动,滑动件5对弹簧支撑挡块4施加压力,弹簧支撑挡块4缩入主干1中,使滑动件5流畅正常地向上滑动,直至滑动件5到达弹簧支撑挡块4的上方,由于弹簧支撑挡块4的斜坡结构,可以阻挡滑动件5向下滑动,此时衣帽架的支架3处于开放状态,支架3、连杆6与主干1上对应的凹槽结构形成一个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增强稳定性。伞式衣帽架下端部分的结构与上端部分相似,所述支脚2与支架3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支脚2的上半部分是长方体结构,下半部分是棒形结构;所述支脚2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2-1,上端设有第二连接孔2-2;所述支脚2的棒形部分与连杆6的U形杆相配合,即支脚2棒形部分的直径与连杆6U形杆的两杆之间的距离相配合,支脚2的棒形端面与第一连接孔2-1之间的距离等于连杆6上的第五连接孔6-1与第六连接孔6-2之间的距离;所述支脚2和连杆6在第一连接孔2-1和第六连接孔6-2处用连接件7连接,支脚2与连杆6可相对转动。所述主干1下端与连杆6在第五连接孔6-1处连接,主干1和连杆6可相对转动。所述滑动件5与支脚2在第二连接孔2-2处连接,支脚2可相对滑动件5转动。所述主干1下部设有弹簧支撑挡块4,即当衣帽架的支脚2从收拢状态到打开状态时,滑动件5在主干1上向下滑动,滑动件5对弹簧支撑挡块4施加压力,弹簧支撑挡块4缩入主干1中,使滑动件5流畅正常地向下滑动,直至滑动件5到达弹簧支撑挡块4的下方,由于弹簧支撑挡块4的斜坡结构,可以阻挡滑动件5向上滑动,此时衣帽架的支脚2处于开放状态,支脚2、连杆6与主干1上对应的凹槽结构形成一个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增强稳定性。所述伞式衣帽架主体材料是木材,还有少部分的金属连接键,所述支脚2与地面接触端使用硅胶保护套。打开衣帽架的支架3时,握住滑动件5向上滑动,利用连杆机构原理,支架3与连杆6展开,当滑动件5对弹簧支撑挡块4施加压力,弹簧支撑挡块4缩入主干1中,使滑动件5流畅正常地向上滑动,直至滑动件5到达弹簧支撑挡块4的上方,由于弹簧支撑挡块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干(1)、支脚(2)、第一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2‑2)、支架(3)、第三连接孔(3‑1)、第四连接孔(3‑2)、弹簧支撑挡块(4)、滑动件(5)、连杆(6)、第五连接孔(6‑1)、第六连接孔(6‑2)和连接件(7),所述连杆(6)的上部分一小段作单杆设计,单杆上设有第五连接孔(6‑1),所述连杆(6)下部分一长段作双杆设计,为U形杆,U形杆上设有两个对应的第六连接孔(6‑2);所述支架(3)的上半部分是棒形结构,下半部分是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架(3)的中部设有第三连接孔(3‑1),下端设有第四连接孔(3‑2),所述支架(3)的棒形部分与连杆(6)的U形杆相配合,即支架(3)棒形部分的直径与连杆(6)U形杆的两杆之间的距离相配合,支架(3)的棒形端面与第三连接孔(3‑1)之间的距离等于连杆(6)上的第五连接孔(6‑1)与第六连接孔(6‑2)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架(3)和连杆(6)在第三连接孔(3‑1)和第六连接孔(6‑2)处用连接件(7)连接;所述主干(1)为圆柱体结构,表面设有与支架(3)和连杆(6)相配合的凹槽结构,所述主干(1)凹槽结构的上端分别与连杆(6)在第五连接孔(6‑1)处连接;所述滑动件(5)外观为圆柱体结构,中心通孔,滑动件(5)内部为可与主干(1)和支架(3)配合的槽口,滑动件(5)可在主干(1)上滑动,所述滑动件(5)与支架(3)在第四连接孔(3‑2)处连接;所述主干(1)上部设有弹簧支撑挡块(4),所述弹簧支撑挡块(4)是个斜坡结构,弹簧支撑挡块(4)可缩入主干(1)中;所述伞式衣帽架下端部分的结构与上端部分相似,所述支脚(2)与支架(3)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支脚(2)的上半部分是长方体结构,下半部分是棒形结构,所述支脚(2)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2‑1),上端设有第二连接孔(2‑2),所述支脚(2)的棒形部分与连杆(6)的U形杆相配合,即支脚(2)棒形部分的直径与连杆(6)U形杆的两杆之间的距离相配合,支脚(2)的棒形端面与第一连接孔(2‑1)之间的距离等于连杆(6)上的第五连接孔(6‑1)与第六连接孔(6‑2)之间的距离;所述支脚(2)和连杆(6)在第一连接孔(2‑1)和第六连接孔(6‑2)处用连接件(7)连接;所述主干(1)下端与连杆(6)在第五连接孔(6‑1)处连接;所述滑动件(5)与支脚(2)在第二连接孔(2‑2)处连接;所述主干(1)下部设有弹簧支撑挡块(4),弹簧支撑挡块(4)可缩入主干(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干(1)、支脚(2)、第一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2-2)、支架(3)、第三连接孔(3-1)、第四连接孔(3-2)、弹簧支撑挡块(4)、滑动件(5)、连杆(6)、第五连接孔(6-1)、第六连接孔(6-2)和连接件(7),所述连杆(6)的上部分一小段作单杆设计,单杆上设有第五连接孔(6-1),所述连杆(6)下部分一长段作双杆设计,为U形杆,U形杆上设有两个对应的第六连接孔(6-2);所述支架(3)的上半部分是棒形结构,下半部分是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架(3)的中部设有第三连接孔(3-1),下端设有第四连接孔(3-2),所述支架(3)的棒形部分与连杆(6)的U形杆相配合,即支架(3)棒形部分的直径与连杆(6)U形杆的两杆之间的距离相配合,支架(3)的棒形端面与第三连接孔(3-1)之间的距离等于连杆(6)上的第五连接孔(6-1)与第六连接孔(6-2)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架(3)和连杆(6)在第三连接孔(3-1)和第六连接孔(6-2)处用连接件(7)连接;所述主干(1)为圆柱体结构,表面设有与支架(3)和连杆(6)相配合的凹槽结构,所述主干(1)凹槽结构的上端分别与连杆(6)在第五连接孔(6-1)处连接;所述滑动件(5)外观为圆柱体结构,中心通孔,滑动件(5)内部为可与主干(1)和支架(3)配合的槽口,滑动件(5)可在主干(1)上滑动,所述滑动件(5)与支架(3)在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程章俊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