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模制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081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纸浆模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组其内部形成有多个连通至其外部的连通孔的抄纸用分开模(2、3)的各个表面上形成纸浆层压体(2a、3a),然后,在该组分开模互相(碰合)对接的状态下脱水,藉此,使上述纸浆层压体互相贴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及纸浆模制中空容器,所述纸浆模制品适用作收纳例如,粉粒料或液体等收容物的容器。
技术介绍
通常,对如有盖容器或瓶子等的包装容器来说,为使上述容器具有优异的成形性的同时,对其生产效率也具有有利因素,通常,上述容器是使用塑料制容器。然而,塑料制容器在其废弃后的处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人们正在关注用纸浆模制方法成形的纸浆模制容器来取代所述的塑料制容器。对纸浆模制容器来说,不光其废弃处理容易,还可以利用再生纸进行制造,因而,使用纸浆模制品的另一优点是成本低。为了制造具有上述特性的纸浆模制容器,可以采用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公昭51-34002号公报所揭示的方法,将配合成形体形状而成形的成形网浸渍于纸浆生料中,使用真空泵等设备对该成形网抽真空,使在所述成形网表面上堆积纸浆纤维之后,将该成形网运送至干燥炉内,将所述的纸浆纤维烘干,藉此,得到纸浆模制容器。然而,在上述方法中,要除去粘附于成形网上的抄浆沉淀物等很困难,而且,由于纸浆纤维抱合于成形网上,这使得抄浆后及干燥后的脱模及取出都很困难,使得产品容器的外观设计受到限制。日本专利特开昭55-71900号公报上公开了一种,所述方法系使连续的扁平多孔质织物接触附着于模具表面,在该多孔质织物表面堆积形成模仿该模具外表面形状的纸浆纤维。然后,使层叠的纸浆层压体脱水干燥,与所述模具及所述多孔质织物脱离,藉此制得纸浆模制品。然而,在上述方法中,为使多孔质织物仅仅是接触模具表面,需制造产品的深度在60mm以上的、及具有凸起物、阶梯差等复杂形状的制品,为此,要使多孔质织物沿模具的外表面形状接触成为困难的。另外,在上述方法中,须用于运送模具及多孔质织物的运送机械也较复杂,这使得设备增大,成本上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及纸浆模制中空容器,所述纸浆模制品的制造无需大型机械设备,且可以容易地从模具中取出成形制品,所制得的复杂形状的纸浆模制品具有均匀的壁厚。专利技术的揭示本专利技术藉由提供一种而达到了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的特征在于在一组其内部形成有多个连通至其外部的连通孔的抄纸分开模的各个分开模表面上形成纸浆层压体,然后,使该组分开模互相(碰合)对接,使上述纸浆层压体互相贴合。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将分开模浸渍于纸浆生料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所示为用分开模进行抄纸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所示为将一组分开模在纸浆中对接状态的示意图,图3(a)所示为分开模处于对接前状态的横剖视图,图3(b)所示为分开模处于对接后状态的横剖视图。图4所示为将一组分开模从纸浆生料中拉出后再作对接时状态时的示意图,图4(a)所示为分开模处于对接前状态时的横剖视图,图4(b)所示为分开模处于对接后状态时的横剖视图。图5(a)、图5(b)、图5(c)、图5(d)及图5(e)分别顺序表示在中空容器的中间体内插入中空状弹性体,并使该弹性体膨胀,藉由膨胀的弹性体将上述中空容器的中间体向加热模内侧面挤压,使该中空容器中间体干燥,制得纸浆模制中空容器的工序的剖视图。图6(a)、图6(b)及图6(c)分别为顺序表示对接的分开模内插入中空状的冷铸型坯(即所谓的预铸体型坯),使该冷铸型坯膨胀,并藉由膨胀的冷铸型坯将上述纸浆层压体挤压向模的内侧面,将该层压体烘干,制得纸浆模制中空容器的工序的剖视图。图7(a)及图7(b)所示分别为增大纸浆层压体的对接部分的壁厚,将该纸浆层压体互相贴合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a)为使分开模对接之前的状态的横剖视图,图7(b)为使分开模对接之后的状态的横剖视图,图7(c)为将纸浆层压体的对接面一侧向外侧长出,使纸浆层压体之间互相贴合的状态的示意图。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形态以下,参照附图,就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形态作一详细说明。图1所示为将分开模浸渍于纸浆生料中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所示为用分开模进行抄纸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及图4所示为将一组分开模对接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a)及图4(a)所示分别为分开模处于对接前状态的横剖视图,图3(b)及图4(b)所示分别为分开模处于对接后的状态的横剖视图。图5表示在中空容器的中间体内插入中空状的弹性体,使该弹性体膨胀,并通过膨胀的弹性体将上述中空容器的中间体向加热模的内侧面挤压,藉此烘干该中空容器中间体,制得纸浆模制中空容器的顺序工序的剖视图。本实施形态的纸浆模制品中空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分别将一组其中具有多个自分开模外侧面连通至其型腔中的连通孔的分开模浸渍于纸浆生料中,通过上述连通孔,将型腔抽真空,使纸浆纤维堆积于该分开模内壁面,藉此,形成纸浆层压体之后,对接一组该分开模,使该纸浆层压体之间互相贴合。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实施形态的纸浆模制品中空容器的制造方法作一详细说明。首先,如图1所示,准备一组其中具有多个自分开模外侧面连通至其型腔中的连通孔1的分开模2、3(图1中,省略图示另一分开模3)。在本实施形态中,分别赋予分开模2、3的分开模内侧型腔壁面2a、3a以顺应容器的形状的型腔形状。另外,图中虽然未示,各个连通孔1分别了连接至吸引管10,通过所述吸引管10,可用真空泵等抽真空。接着,如图2所示,分别将一组如上所述的分开模2、3浸渍于盛满于容器5内的纸浆生料6中。浸渍于纸浆生料6中时,可以使一组分开模2、3同时浸渍于该纸浆中,也可以分别浸渍。纸浆生料系将纸浆纤维分散于水中而形成。这些纸浆纤维的浓度较好的是在0%(重量)以上、6.0%(重量)以下,更好的是,上述纸浆纤维的浓度在0.1-3.0%(重量)的范围。又,所述纸浆纤维以针叶树或阔叶树等的木材纸浆及竹子、稻草等的非木材纸浆为宜。又,纸浆纤维的长度和粗度较好的是,分别在0.1-10.0mm和0.01-0.10mm的范围为宜。然后,通过上述连通孔1抽真空,使纸浆纤维分别堆积于分开模型腔内壁面2a、3a上。其结果,如图3(a)所示,在各个分开模型腔内壁面上形成纸浆层压体7、8。此时的抄纸时间以2-10秒为宜。又从成形制品的表面性能及纸浆层压体7、8的加工性能来说,抽真空时的真空度以100-600乇为宜。纸浆层压体7、8的厚度以0.5-10mm为宜。以下,如图3(b)所示,在形成纸浆层压体7、8之后,立即将一组上述的分开模2、3在纸浆生料6中对接,使各自的纸浆层压体7、8之间分别贴合。根据该贴合的方法,在得到的真空容器的内侧面上,不会产生与贴合部9对应部分的阶梯差,由此,可以获得均匀的壁厚。在贴合时,分别将各个分开模2、3抽真空,则可以更加良好地进行贴合,得到壁厚更加均一的真空容器。在进行上述分开模2、3的对接时,也可使用如下所述的方法。即,如图4(a)所示,在二分开模2、3型腔内侧面2a、3a上形成纸浆层压体7、8之后,将二分开模2、3从纸浆生料6中提出。此时,在一侧的分开模2上,如图4(a)所示,设置有一对辅助模具4、4,该辅助模可装卸自如地对接于另一分开模3的对接部上。该辅助模4、4的作用在于在贴合其后的工序中形成的纸浆层压体时,形成贴合部,其前端稍稍突出于给定型腔形状的分开模内侧壁面2a。从而,由于纸浆纤维堆积于辅助模具4、4上,如图4(a)所示,在一侧的纸浆层压体7的对接侧,形成其向内侧突出的重叠部(贴合部)。在将分开模2、3提起的状态下,如图4(b)所示,对接二分开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浆模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组其内部形成有多个连通至其外部的连通孔的抄纸分开模的各个分开模表面上形成纸浆层压体,然后,使该组分开模互相对接,使上述纸浆层压体互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本吉晃小田仓伸次大谷宪一小田嶋信吾津浦德雄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