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71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荡器,用于生成震荡波形;第一延时反相器,用于生成第一个矩形波;第二延时反相器,用于生成第二个矩形波;或非门/异或门IC2C,用于将第一个矩形波和第二个矩形波叠加;所述振荡器输出端连接第一延时反相器输入端,所述第一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延时反相器、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或非门/异或门IC2C的两个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需要的或非门/异或门芯片、三极管、电阻、电容、可调电阻,市场上很容易买到,价格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冲发生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生器,特别涉及一种脉冲发生电路。
技术介绍
在变频器的硬件设计中,驱动电路参数的配置与整个系统、机器设备运行是否安全可靠的关系重大,因此需要获取IGBT在开关过程的主要参数,以评估Rgon及Rgoff的数值是否合适,吸收电容是否恰当,以及考量IGBT在变换器中工作时的实际表现。现有产品PWM一般用一个单片机为核心的最小系统板,先进行软件编程,然后将编程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系统板上,才能实现需要的波形,比较繁琐。单片机最小系统板价格较高,对电源稳定性要求高,抗干扰能力差,容易烧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方便的脉冲发生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包括振荡器,用于生成震荡波形;第一延时反相器,用于生成第一个矩形波;第二延时反相器,用于生成第二个矩形波;或非门/异或门IC2C,用于将第一个矩形波和第二个矩形波叠加;所述振荡器输出端连接第一延时反相器输入端,所述第一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延时反相器、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或非门/异或门IC2C的两个输入端。进一步,还包括第三延时反相器,用于控制第一个矩形波和第二个矩形波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三延时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三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入端。进一步,在所述振荡器与第一延时反相器之间设置有或非门/异或门IC1C。进一步,还包括输出电路,用以改变输出方式;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或非门/异或门IC2C的输出端。进一步,在所述或非门/异或门IC2C与输出电路之间设置有或非门/异或门IC2D,所述或非门/异或门IC2D的两个输入端与或非门/异或门IC2C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所述输出电路包括开关SW1和推挽输出电路,所述开关SW1的第一触点与或非门/异或门IC1D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SW1的第二触点与或非门/异或门IC2C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推挽输出电路包括串联的PNP三极管Q2和NPN三极管Q1,PNP三极管Q2和NPN三极管Q1的栅极与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W1,PNP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为PWM输出信号端。进一步,所述振荡器为多谐振荡器。综上内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所需要的或非门/异或门芯片、三极管、电阻、电容、可调电阻,市场上很容易买到,价格低。2、设置有推挽输出电路,输出电流大,比单片机输出信号的带负载能力强。3、两个矩形波的时间宽度,时间间隔可以自由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图2是图1中各标记点工作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包括A、B、C、D、E、F部分,其中A部分为振荡器,B部分为第一延时反相器、C部分为第三延时反相器、D部分为第二延时反相器、E部分为或非门IC2C或者异或门IC2C、F部分为输出电路。振荡器为多谐振荡器,用于生成震荡波形,第一延时反相器用于生成第一个矩形波,第二延时反相器用于生成第二个矩形波,第三延时反相器用于控制第一个矩形波和第二个矩形波的时间间隔,或非门/异或门IC2C用于将第一个矩形波和第二个矩形波叠加,输出电路用以改变输出方式。振荡器输出端连接或非门/异或门IC1C的输入端,或非门/异或门IC1C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延时反相器输入端,第三延时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三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延时反相器、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或非门/异或门IC2C的两个输入端。其中,IC1C起到反相器的作用。在或非门/异或门IC2C与输出电路之间设置有或非门/异或门IC2D,或非门/异或门IC2D的两个输入端与或非门/异或门IC2C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路包括开关SW1和推挽输出电路,开关SW1的第一触点与或非门/异或门IC1D的输出端连接,开关SW1的第二触点与或非门/异或门IC2C的输出端连接。推挽输出电路包括串联的PNP三极管Q2和NPN三极管Q1,PNP三极管Q2和NPN三极管Q1的栅极与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W1,PNP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为PWM输出信号端。其中,IC2D起到反相器的作用。开关SW1第一触点闭合可以使输出高电平有效,开关SW1第二触点闭合可以使输出波形低电平有效。PNP三极管Q2、NPN三极管Q1、电阻R3、电阻R4构成推完输出电路,可以使输出电流增大,比单片机输出信号的带负载能力强。第一延时反相器包括可调电阻Radj1、电容C2、二极管D1、或非门/异或门IC1D,可调电阻Radj1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或非门/异或门IC1D的输入端,电容C2一端为第一延时反相器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或非门/异或门IC1D的输入端,或非门/异或门IC1D的输出端为第一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其中,可调电阻Radj1作用是调节时间,并且和电容C2构成阻容延时,IC1D作用是波形整形和反相器。第二延时反相器、第三延时反相器的电路结构与第一延时反相器相同。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脉冲发生电路,通过A、B、C、D、E、F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双脉冲发生电路,所采用的或非门/异或门芯片、三极管、电阻、电容、可调电阻,市场上很容易买到,价格低。设置有推挽输出电路,输出电流大,比单片机输出信号的带负载能力强。两个矩形波的时间宽度,时间间隔可以自由调整。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荡器,用于生成震荡波形;第一延时反相器,用于生成第一个矩形波;第二延时反相器,用于生成第二个矩形波;或非门/异或门IC2C,用于将第一个矩形波和第二个矩形波叠加;所述振荡器输出端连接第一延时反相器输入端,所述第一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延时反相器、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或非门/异或门IC2C的两个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荡器,用于生成震荡波形;第一延时反相器,用于生成第一个矩形波;第二延时反相器,用于生成第二个矩形波;或非门/异或门IC2C,用于将第一个矩形波和第二个矩形波叠加;所述振荡器输出端连接第一延时反相器输入端,所述第一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延时反相器、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或非门/异或门IC2C的两个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延时反相器,用于控制第一个矩形波和第二个矩形波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三延时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三延时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延时反相器的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荡器与第一延时反相器之间设置有或非门/异或门IC1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电路,用以改变输出方式;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王晶波刘美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