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输出电路、电刺激电路和电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0751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式输出电路、电刺激电路和电刺激装置。其中,一种桥式输出电路,包括:N型场效应管,该N型场效应管为桥式输出电路的上侧输出管;浮地驱动芯片,与N型场效应管连接,用于驱动N型场效应管开启或关闭。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避免使用普通的驱动方式N沟道MOS管无法达到饱和状态,导致电路功耗增加,输出波形质量差,并且输出管容易损坏的问题,以得到高质量的双极性脉冲刺激电流输出,降低电刺激输出电路中上管开启的驱动功耗,从而降低整机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式输出电路、电刺激电路和电刺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地驱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式输出电路,一种电刺激电路,一种电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电刺激设备是一种能输出电压、电流到患者身体部位,刺激肌肉或神经,从而达到改善肌肉紧张、治疗肌肉松弛的作用的设备。其电路实现一般包含升压电路,电流控制电路,正负极性切换电路。其中,正负极性切换电路可以使电刺激设备具有输出正负脉冲的功能。电刺激的正负极性切换一般采用的桥式电路来实现电桥的是四个臂,分别为上控制管两个,下控制管两个,如图1所示:Q1、Q3是PNP三极管或者是P沟道MOS管(图1中显示的是PNP三极管);Q1和Q4打开,Q2和Q3关闭则实现正极性输出,反之则实现负极性输出。在电刺激电路中使用桥式电路来实现双极性电流输出,上输出管Q1和Q3使用的是的PNP三极管或者P沟道MOS管,如图2所示。通常电刺激治疗需要较高的电压,可能达到50V-100V甚至更高,首先这种输出方式在上管打开时其基极电流、上拉电阻会消耗掉大量功率;其次上管开关时控制电压变化幅度巨大,导致开关延时严重,软件控制困难,难以得到高质量的刺激脉冲电流输出。因此,如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桥式输出电路、电刺激电路和电刺激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式输出电路,用于电刺激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场效应管,所述N型场效应管为所述桥式输出电路的上侧输出管;浮地驱动芯片,与所述N型场效应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N型场效应管开启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式输出电路,用于电刺激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场效应管,所述N型场效应管为所述桥式输出电路的上侧输出管;浮地驱动芯片,与所述N型场效应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N型场效应管开启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场效应管包括第一N型场效应管和第二N型场效应管,其中,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共同连接到电源;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桥式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子连接,用于输出第一电刺激信号;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桥式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子连接,用于输出第二电刺激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地驱动芯片包括第一浮地驱动芯片和第二浮地驱动芯片,其中,所述第一浮地驱动芯片,其VS脚与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其HO脚与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浮地驱动芯片,其VS脚与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其HO脚与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地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浮地驱动芯片均具有VCC脚、COM脚,其中,所述VCC脚为电压输入脚,所述COM脚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式输出电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喜莫元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