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696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发电装置,属于船体减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船体、储电电路模块、若干个船体减震模块,船体上部安装有横梁,下部安装有底座,船体减震模块安装在横梁于底座之间,当船体倾斜时,水平横梁随船体倾斜,同时带动船体减震模块中位于闭合线圈中的永磁体上下运动,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磁阻尼现象,阻碍永磁体的运动,达到船体减震效果。同时闭合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之后通过整流器进行整流,存储在蓄电池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船体的减震,同时很好地回收减震时形成的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及发电装置,属于船体减震

技术介绍
小型船在水上行驶或是在停靠港口时一直随着水流的作用不停震荡,引起船上船员与乘客的不适,引起疲劳甚至损害健康,而且船体振动过大会导致船体结构产生疲劳破坏,影响船上设备的正常工作,缩短使用寿命;同时船的行驶、照明等都需要消耗电能。尤其遇上恶劣天气时,船体倾斜幅度增大,容易造成船体倾覆。传统的船体减震装置只能达到减震的效果,浪费了减震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同时对恶劣天气船体倾斜幅度过大的处理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发电装置,本技术主要是解决小型船的船体减震问题,船体在水上行驶过程或是停靠港口时受到水流冲击或是恶劣天气形成的船体震荡带动横杆的倾斜,从而引起永磁体在闭合线圈中相对运动,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形成电磁阻尼现象,阻碍永磁体和闭合线圈的相对运动,从而达到船体减震效果。同时该装置同时能回收永磁体与闭合线圈的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经过整流之后存储在蓄电池中。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发电装置,包括船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7)、储电电路模块、若干个船体减震模块,船体(7)上部安装有横梁(9),下部安装有底座(11),每个船体减震模块包括立柱(5)及安装在立柱(5)左右两侧且对称分布的两个减震部件,每个减震部件包括永磁体(1)、闭合线圈(2)、隔磁材料(4)、连杆(6)、旋转连接器(8)、支撑杆(10),旋转连接器(8)上端与横梁(9)活动连接,下端与支撑杆(10)活动连接,支撑杆(10)下端与永磁体(1)连接,闭合线圈(2)固定连接在隔磁材料(4)上且环绕在永磁体(1)外部,隔磁材料(4)环绕包围闭合线圈(2),连杆(6)一端与隔磁材料(4)相连,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船体减震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7)、储电电路模块、若干个船体减震模块,船体(7)上部安装有横梁(9),下部安装有底座(11),每个船体减震模块包括立柱(5)及安装在立柱(5)左右两侧且对称分布的两个减震部件,每个减震部件包括永磁体(1)、闭合线圈(2)、隔磁材料(4)、连杆(6)、旋转连接器(8)、支撑杆(10),旋转连接器(8)上端与横梁(9)活动连接,下端与支撑杆(10)活动连接,支撑杆(10)下端与永磁体(1)连接,闭合线圈(2)固定连接在隔磁材料(4)上且环绕在永磁体(1)外部,隔磁材料(4)环绕包围闭合线圈(2),连杆(6)一端与隔磁材料(4)相连,另一端与立柱(5)连接,立柱(5)上端与横梁(9)相连,下端与底座(11)相连,储电电路模块包括整流电路及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诚傅铁威张晶范洪博刘江昆郑焕科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