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529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涉及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包括:锁壳、把手、电子锁具、备用锁具以及联动机构,所述锁壳上设有把手支架,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把手支架内,在所述把手和把手支架之间设有一活动的离合块,所述电子锁具包括身份识别器、马达、以及活动块,所述备用锁具包括刻度盘、拨动轴、叶片,所述叶片设有凹槽;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杆、主动齿条、齿轮、被动齿条以及设置在所述被动齿条上与所述马达内的活动块相接触的凸块。有益效果是:采用机械数字转盘密码开锁方式的结构,当紧急情况下智能锁不能正常工作时,可以使用本开锁方式不用钥匙,只要转动之前设定的密码就能打开房门,与传统的机械门锁相比,具有较好的安全可靠性。

Intelligent lock with standby open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lock with a spare open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lock case, a handle, an electronic lock, a spare lock and a linkage mechanism. The lock case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bracket, the handle is installed in the handle bracket, and a movable clutch block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handle and the handle bracket, and the electricity is provided. The sub-lock includes an identification device, a motor and a movable block. The spare lock comprises a dial, a movable shaft and a blade with a groove; the linkage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an active rack, a gear, a passive rack and a convex block arranged on the passive rack in contact with the movable block in the motor. .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adopting the structure of mechanical digital turntable password unlocking mode, when the intelligent lock can not work properly in an emergency, the unlocking mode can be used without the key, as long as the password set before turning can open the doo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door lock, has better safety an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锁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出现了较多的不稳定因素,人们常常面临了家居安全和防盗的问题,其中家庭防盗中最常见的是家庭防盗门的使用。常用的防盗门都采用金属有形钥匙开启或关闭,而钥匙需要随身携带以便保证安全和方便使用,但现实生活中钥匙很可能遗失或遗留在房内而导致无法开门。智能门锁是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锁具,可以通过电子密码进行开锁,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在智能家居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GA374-2001电子防盗锁及GA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标准,智能门锁都应该具有机械化的备用开启方式,传统的备用开启方式都采用钥匙开启,但智能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都不会用到钥匙,这使得在出现紧急情况(供电不足,电子部分损坏,自然灾害等)下可能会找不到钥匙而无法开门。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其采用机械密码结构,无须钥匙,只要记住一组密码就能打开门锁,安全可靠,且保密性远远超过钥匙开启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机械开锁方式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包括:锁壳、把手、电子锁具、备用锁具以及联动机构,所述锁壳上设有用于旋转驱动门锁开闭的把手支架,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把手支架内,在所述把手和把手支架之间设有一活动的离合块,当所述离合块位于把手和把手支架之间时,转动所述把手并带动把手支架旋转,进而打开门锁,当所述离合块在所述把手支架内时,转动所述把手无法带动把手支架旋转,进而无法打开门锁;所述电子锁具包括身份识别器、马达、以及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马达内,所述活动块位于离合块的一侧,并推动所述离合块活动;所述备用锁具包括刻度盘、拨动轴、叶片,所述拨动轴穿设在面板上,所述刻度盘轴固定在拨动轴凸出于所述锁壳正面的一端,所述叶片安装在拨动轴凸出于所述锁壳背面的一端,所述叶片设有凹槽;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杆、主动齿条、齿轮、被动齿条以及设置在所述被动齿条上与所述马达内的活动块相接触的凸块;所述连杆上设有用于陷于所述叶片的凹槽内的卡位杆,所述连杆远离卡位杆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主动齿条上,所述齿轮位于所述主动齿条和被动齿条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主动齿条和被动齿条相啮合;转动所述刻度盘,当所述卡位杆陷入所述叶片的凹槽后,在所述叶片的转动下,所述连杆带动所述主动齿轮向下运动,所述被动齿轮向上运动,所述凸块推动活动块向离合块方向移动,转动所述把手并带动把手支架旋转,进而打开门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叶片为3-5个,以增加安全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叶片的前端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上设有勾槽,所述连杆上还设有与所述勾槽配合的钩件,当刻度盘旋转到正确位置时,所述钩件与勾槽相配合锁紧,进一步带动所述连杆位移。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壳上设有联动腔,所述主动齿条、齿轮、被动齿条安装在该联动腔内,并通过一压条封压在所述联动腔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联动腔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槽,所述主动齿条和被动齿条的背部均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分别位于所述滑槽内移动,以保证所述主动齿条和被动齿条的稳定及线性运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身份识别器为指纹识别器、电子密码器、瞳孔识别器、人脸识别器、声波识别器、IC卡识别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使用时,当转动锁壳上的所述刻度盘,当输入正确的密码时,所述叶片的凹槽会叠合到一起,此时所述卡位杆陷入所述叶片的凹槽,继续转动刻度盘,在所述叶片及传动轮的转动下,所述连杆带动所述主动齿轮向下运动,所述被动齿轮向上运动,所述凸块推动活动块向离合块方向移动,所述离合块位于把手和把手支架之间,转动所述把手并带动把手支架旋转,进而打开门锁。若密码错误,转动刻度盘,无法将所述离合块推送到所述把手及把手支架之间,转动所述把手无法带动把手支架旋转,进而无法打开门锁。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钥匙开锁方式更改为机械数字转盘密码开锁方式的结构,当紧急情况下智能锁不能正常工作时,可以使用本开锁方式不用钥匙,只要转动之前设定的密码就能打开房门,与传统的机械门锁相比,具有较好的安全可靠性;本结构为纯机械结构,在使用时,无需电池供电,坚固耐用,不容易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的后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的爆炸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的备用锁具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4所示,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包括:锁壳1、把手2、电子锁具3、备用锁具4以及联动机构5,锁壳1上设有用于旋转驱动门锁开闭的把手支架11,把手2安装在把手支架11内,在把手2和把手支架11之间设有一活动的离合块12,当离合块12位于把手2和把手支架11之间时,转动把手2并带动把手支架11旋转,进而打开门锁,当离合块12在把手支架11内时,转动把手2无法带动把手支架11旋转,进而无法打开门锁。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子锁具3包括身份识别器31、马达32、以及活动块33,活动块33设置在马达32内,活动块33位于离合块12的一侧,并推动离合块12活动;身份识别器31为指纹识别器、电子密码器、瞳孔识别器、人脸识别器、声波识别器、IC卡识别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具体采用何种身份识别器31,可以按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上述身份识别器31均有较强的稳定性,且目前的技术相对也很成熟,由于上述身份识别器31依赖于电源提供的电能才能工作,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子锁具3优选的采用锂电池作为电源使用,锂电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储能高等特点,可以保持长时间(半年甚至更久)无需更换。本专利技术的备用锁具4为纯机械结构的转盘密码锁,其包括刻度盘41、拨动轴42、叶片43,拨动轴42穿设在锁壳1上,刻度盘41轴固定在拨动轴42凸出于锁壳1正面的一端,叶片43安装在拨动轴42凸出于锁壳1背面的一端,叶片43设有凹槽44。联动机构5包括连杆51、主动齿条52、齿轮53、被动齿条54以及设置在被动齿条54上与马达32内的活动块33相接触的凸块55;连杆51上设有用于陷于叶片43的凹槽44内的卡位杆57,连杆51远离卡位杆57的一端通过紧固件56固定在主动齿条52上,齿轮53位于主动齿条52和被动齿条54之间,且分别与主动齿条52和被动齿条54相啮合。转动刻度盘41时,密码转动正确,卡位杆57陷入叶片43的凹槽44后,在叶片43的转动下,连杆51带动主动齿轮53向下运动,被动齿轮53向上运动,凸块55推动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把手、电子锁具、备用锁具以及联动机构,所述锁壳上设有用于旋转驱动门锁开闭的把手支架,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把手支架内,在所述把手和把手支架之间设有一活动的离合块,当所述离合块位于把手和把手支架之间时,转动所述把手并带动把手支架旋转,进而打开门锁,当所述离合块在所述把手支架内时,转动所述把手无法带动把手支架旋转,进而无法打开门锁;所述电子锁具包括身份识别器、马达、以及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马达内,所述活动块位于离合块的一侧,并推动所述离合块活动;所述备用锁具包括刻度盘、拨动轴、叶片,所述拨动轴穿设在面板上,所述刻度盘轴固定在拨动轴凸出于所述锁壳正面的一端,所述叶片安装在拨动轴凸出于所述锁壳背面的一端,所述叶片设有凹槽;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杆、主动齿条、齿轮、被动齿条以及设置在所述被动齿条上与所述马达内的活动块相接触的凸块;所述连杆上设有用于陷于所述叶片的凹槽内的卡位杆,所述连杆远离卡位杆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主动齿条上,所述齿轮位于所述主动齿条和被动齿条之间,且分别与所述主动齿条和被动齿条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备用开启机构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把手、电子锁具、备用锁具以及联动机构,所述锁壳上设有用于旋转驱动门锁开闭的把手支架,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把手支架内,在所述把手和把手支架之间设有一活动的离合块,当所述离合块位于把手和把手支架之间时,转动所述把手并带动把手支架旋转,进而打开门锁,当所述离合块在所述把手支架内时,转动所述把手无法带动把手支架旋转,进而无法打开门锁;所述电子锁具包括身份识别器、马达、以及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马达内,所述活动块位于离合块的一侧,并推动所述离合块活动;所述备用锁具包括刻度盘、拨动轴、叶片,所述拨动轴穿设在面板上,所述刻度盘轴固定在拨动轴凸出于所述锁壳正面的一端,所述叶片安装在拨动轴凸出于所述锁壳背面的一端,所述叶片设有凹槽;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杆、主动齿条、齿轮、被动齿条以及设置在所述被动齿条上与所述马达内的活动块相接触的凸块;所述连杆上设有用于陷于所述叶片的凹槽内的卡位杆,所述连杆远离卡位杆的一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爱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皇冠门控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