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0491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车位,设置在车位上的车位挡条,分别设置在车位后端左右两侧的两个红外线接收柱,设置在车位前端两侧的两个红外线发射结构,以及设置在车位上方且与红外线发射机构电气相连的显示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大大提高了停车感应的精准性,更便于车主寻找车位以及停车场对车位进行管理,进而极大的提高了车辆的停放速度,很好的避免了车辆在停车场内部相互拥堵,提高了车位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
本技术属于智能停车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车辆保有数量的提升,人们出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开车出行,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上路,那么停车的问题就越发的尖锐起来。现有停车场在人流高分时车位很少,为了使得驾驶员能够在远处看到车位的停车情况,许多停车场都在车位上设置有停车显示灯。但是,现有的停车显示灯的可靠性较差,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进行错误的显示,尤其是在车位有车的情况下依旧显示为无车,如此便大大影响了后入场的车辆的停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大大提高了停车感应的精准性,更便于车主寻找车位以及停车场对车位进行管理,进而极大的提高了车辆的停放速度,很好的避免了车辆在停车场内部相互拥堵,提高了车位的利用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车位,设置在车位上的车位挡条,分别设置在车位后端左右两侧的两个红外线接收柱,设置在车位前端两侧的两个红外线发射结构,以及设置在车位上方且与红外线发射机构电气相连的显示灯。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车位(1),设置在车位上的车位挡条(2),分别设置在车位(1)后端左右两侧的两个红外线接收柱(3),设置在车位(1)前端两侧的两个红外线发射结构(4),以及设置在车位(1)上方且与红外线发射机构(4)电气相连的显示灯(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车位(1),设置在车位上的车位挡条(2),分别设置在车位(1)后端左右两侧的两个红外线接收柱(3),设置在车位(1)前端两侧的两个红外线发射结构(4),以及设置在车位(1)上方且与红外线发射机构(4)电气相连的显示灯(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机构(4)由沉入地下的红外线发射坑(42),倾斜设置在红外线发射坑(42)中与车位(1)的斜角上的红外线接收柱(3)相对的红外线发射管(41),以及设置在红外线发射坑(42)中的红外发射电路;在红外线发射坑(42)的表层还设置有微微凸起的钢化玻璃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5,P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发光二极管LED2,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7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发光二极管LED1,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3,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后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4,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4,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电容C4和电阻R1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2和电阻R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阻R2,N极与电阻R1和电容C4的连接点相连接、P极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N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以及与稳压二极管D1并联设置的电容C1组成;其中,发光二极管LED1为发射绿光的二极管,发光二极管LED2为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光二极管LED1的P极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N极组成该红外发射电路的电源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叉式车位停车感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设置在红外线发射管(41)中,发光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皓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驿停车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