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采用前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利用液晶状态的变化控制从背光模组侧入射的光通量,实现显示内容的变化。实际应用中,背光模组各处光强度的一致性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质量,特别是影响液晶显示器各处均点亮时同一颜色的颜色一致性,因此对背光模组出射光一直性的改进一直是液晶显示器质量改进的重要方向。基于背光模组出射光一致性的考虑,目前大部分厂商使用的背光模组均为侧光型背光模组。此类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反射板、扩散板和棱镜片;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周侧,反射板设置在导光板远离液晶面板的一侧,扩散板和棱镜片设置在导光板靠近导光板的一侧。前述侧光型背光模组虽然能够较好地保证入射至液晶面板的光线一致性,但是因为需要设置尺寸较厚的导光板,所以无法有效地减小背光模组的厚度,使得组装后的液晶显示器尺寸较厚、无法应用在智能手机等对厚度有严格要求的设备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厚度不能进一步减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背光模组和采用前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扩散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1)、扩散板(12)和反射板(13);所述反射板(13)贴合在所述扩散板(12)的入射光面;所述反射板(13)包括面向所述扩散板(12)入射光面侧的内凹曲面;所述内凹曲面为漫反射面;所述内凹曲面和所述扩散板(12)的入光面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光源(11)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贴合在所述扩散板(12)的入射光面;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投射向所述内凹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1)、扩散板(12)和反射板(13);所述反射板(13)贴合在所述扩散板(12)的入射光面;所述反射板(13)包括面向所述扩散板(12)入射光面侧的内凹曲面;所述内凹曲面为漫反射面;所述内凹曲面和所述扩散板(12)的入光面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光源(11)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贴合在所述扩散板(12)的入射光面;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投射向所述内凹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曲面为非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曲面上设有形成所述漫反射面的漫反射层(14)。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光电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