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191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包括炉体和管道,炉体外壁中上部至顶端包裹有保温层,炉体上部一侧开有粗合成气出口,炉体下部设有布风板,布风板表面开有一组交换孔,炉体底部开有出灰口,炉体下部一侧开有生物质进料口,炉体外壁中上部至底端包裹有水夹套,水夹套上部设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连接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下端连接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从气体进口穿过延伸至布风板下表面,气化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热量与水夹套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可以回收部分热量,使水夹套内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循环管道进入进气管道,与氧气作为气化剂混合后从进气管道进入气化炉,实现了反应能量的循环再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Biomass fluidized bed gas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
本专利涉及气化炉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
技术介绍
生物质能源是世界上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高效转化利用对解决能源危机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但是目前国内常见的用空气来对生物质气化,空气中氮气无法脱除,造成最终得到的合成气单位热值很低,气化剂的利用率低,燃烧价值不高,不能对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及能量进行回收循环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解决现有气化炉设备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使气化产生的能量循环利用的生物质气化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管道,所述炉体外壁中上部至底端包裹有水夹套,炉体外壁中上部至顶端包裹有保温层,所述炉体上部一侧开有粗合成气出口,炉体下部设有布风板,所述布风板外沿与炉体内壁固结,布风板表面开有一组交换孔,所述交换孔布满整个布风板,所述炉体底部开有出灰口,炉体下部一侧开有生物质进料口,炉体顶端设有气化炉顶盖,所述水夹套下部设有夹套水进口,水夹套上部设有蒸汽出口,水夹套下部与蒸汽出口相同一侧开有气体进口,所述管道包括循环管道、进气管道和余气管道,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中部设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上方的循环管道连接有余气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下端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从气体进口穿过延伸至布风板下表面。所述进气管道尾端连接有弯头使进气管道与布风板垂直,所述弯头尾端连接有扩口式变径管。所述布风板中部向上弯折。所述炉体底部四周侧壁向中央弯折,炉体底部开有出灰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炉体外壁中上部至底端包裹有水夹套,水夹套上部设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连接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下端连接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从气体进口穿过延伸至布风板下表面,气化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热量与水夹套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可以回收部分热量,使水夹套内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循环管道进入进气管道,与氧气作为气化剂混合后从进气管道进入气化炉,实现了反应能量的循环再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由于循环管道中部设有控制阀门,控制阀门上方的循环管道连接有余气管道,因此当生成的水蒸气过量时,可以通过调节控制阀门控制水蒸气的流量,过量的水蒸气通过余气管道进入余气收集装置。由于进气管道尾端连接有弯头使进气管道与布风板垂直,弯头尾端连接有扩口式变径管,可以提高气化剂进入时的流速,增加扰动使反应更彻底,将从进料口进入的生物质吹起,形成流化床的同时,进行先氧化后气化的反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化炉顶盖,2.保温层,3.蒸汽出口,4.循环管道,5.余气管道,6.控制阀门,7.扩口式变径管,8.进气管道,9.出灰口,10.夹套水进口,11.布风板,12.进料口,13.水夹套,14.粗合成气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炉体和管道,所述炉体外壁中上部至底端包裹有水夹套13,水夹套13内部装有冷却水,冷却水使炉体内周边温度低于中心部位,导致炉体靠近水夹套13区域的气体量及流速低与中心部位,颗粒大的灰分随着流化床的移动至流速较低的水夹套13内侧降至布风板11,炉体外壁中上部至顶端包裹有保温层2,本例中的保温层2为内部砌筑的耐火砖,所述炉体上部一侧开有粗合成气出口14,炉体下部设有布风板11,所述布风板11外沿与炉体内壁固结,布风板11表面开有一组交换孔,所述交换孔布满整个布风板11,所述炉体底部开有出灰口9,炉体下部一侧开有生物质进料口12,炉体顶端设有气化炉顶盖1,所述水夹套13下部设有夹套水进口10,水夹套13上部设有蒸汽出口3,水夹套13下部与蒸汽出口3相同一侧开有气体进口,所述管道包括循环管道4、进气管道8和余气管道5,所述蒸汽出口3连接有循环管道4,所述循环管道4中部设有控制阀门6,所述控制阀门6上方的循环管道4连接有余气管道5,当生成的水蒸气过量时,可以通过调节控制阀门6控制水蒸气的流量,过量的水蒸气通过余气管道5进入余气收集装置,所述循环管道4下端连接有进气管道8,所述进气管道8从气体进口穿过延伸至布风板11下表面,本例中用纯氧替代空气作为气化剂,由于纯氧的利用,气化反应之前生物质的氧化反应会非常剧烈,局部瞬间达到1500℃的高温,也因此减少了焦油的产生。本例中所述进气管道8尾端连接有弯头使进气管道8与布风板11垂直,所述弯头尾端连接有扩口式变径管7,此结构可以提高气化剂进入时的流速,增加扰动使反应更彻底,将从进料口12进入的生物质吹起,形成流化床的同时,进行先氧化后气化的反应。本例中所述布风板11中部向上弯折,布风板11上开有若干交换孔,其中心区域为气化剂上升通道,周边区域用于大颗粒灰分沉降通道,炉体内侧靠近水夹套13的区域温度低,导致该区域气体量及流速低,颗粒大的灰分随着流化床的移动至流速较低的水夹套13内侧降至布风板11,从布风板11周边区域的交换孔排至出灰口9,进而排出气化炉外。本例中所述炉体底部四周侧壁向中央弯折,炉体底部开有出灰口9。炉体中下部为反应区,提前破碎后的生物质从侧面的进料口12缓慢连续的进入反应区,氧气和回收的水蒸气作为气化剂提前预混合后从布风板11下部的进气管道8进入气化炉,混合后的气化剂经过布风板11的交换孔后,增加扰动和流速,将从进料口12进入的生物质吹起,形成流化床的同时,进行先氧化后气化的反应。反应区分为氧化反应区和气化反应区,由于氧气供应比例低,所以氧化反应区中,氧化区的氧气与生物质中的C元素燃烧反应为不完全燃烧,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气体量和流速增加,气化炉中氧化反应区的温度最高,可达1200℃以上,局部可达1500℃。氧气在氧化反应区消耗殆尽,反应物料也随着流化床的移动上升到气化反应区,气化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降低,气体量增加,流速降低,气化反应区的温度降至500~800℃。粗合成气从气化反应区继续往上进入冷却区,与水夹套13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进一步降温后从粗合成气出口14进入后续工段进行净化处理等。由于炉体外壁中上部至底端包裹有水夹套13,水夹套13上部设有蒸汽出口3,蒸汽出口3连接有循环管道4,循环管道4下端连接有进气管道8,进气管道8从气体进口穿过延伸至布风板11下表面,气化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热量与水夹套13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可以回收部分热量,使水夹套13内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循环管道4进入进气管道8,与氧气作为气化剂混合后从进气管道8进入气化炉,实现了反应能量的循环再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管道,所述炉体外壁中上部至底端包裹有水夹套,炉体外壁中上部至顶端包裹有保温层,所述炉体上部一侧开有粗合成气出口,炉体下部设有布风板,所述布风板外沿与炉体内壁固结,布风板表面开有一组交换孔,所述交换孔布满整个布风板,所述炉体底部开有出灰口,炉体下部一侧开有生物质进料口,炉体顶端设有气化炉顶盖,所述水夹套下部设有夹套水进口,水夹套上部设有蒸汽出口,水夹套下部与蒸汽出口相同一侧开有气体进口,所述管道包括循环管道、进气管道和余气管道,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中部设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上方的循环管道连接有余气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下端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从气体进口穿过延伸至布风板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管道,所述炉体外壁中上部至底端包裹有水夹套,炉体外壁中上部至顶端包裹有保温层,所述炉体上部一侧开有粗合成气出口,炉体下部设有布风板,所述布风板外沿与炉体内壁固结,布风板表面开有一组交换孔,所述交换孔布满整个布风板,所述炉体底部开有出灰口,炉体下部一侧开有生物质进料口,炉体顶端设有气化炉顶盖,所述水夹套下部设有夹套水进口,水夹套上部设有蒸汽出口,水夹套下部与蒸汽出口相同一侧开有气体进口,所述管道包括循环管道、进气管道和余气管道,所述蒸汽出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军张国亮闫美娟吕小佳丁延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辰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