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开磊专利>正文

一种山区公路落石防护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804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落石防护棚,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层上设有第一钢立柱和第二钢立柱,所述第一钢立柱和第二钢立柱通过锁紧机构与钢筋混凝土基础层连接,所述第一钢立柱和第二钢立柱之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两端分别与第一钢立柱和第二钢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上方设有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活动杆,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活动杆对应的卡槽,所述活动杆通过转轴与卡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钢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缓冲机构可以对落下的落石缓冲卸力,且设置角度调节机构,可以快速清除掉防护钢板上存在的落石,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区公路落石防护棚
本技术涉及公路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山区公路落石防护棚。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公路都是靠山修建,在某些路段,这些山区公路的一侧紧邻山体,另一侧则紧邻山崖,在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时,特别容易造成落石甚至山体滑坡,进而阻断公路、危及行人安全,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多在山区公路修建落石防护棚以作防护。现有的防护棚主要存在以下缺点,首先没有设置缓冲装置,不能对落下的重物进行缓冲卸力,对防护棚造成的伤害比较大,其次防护棚安装以后大多数都是固定的,不能调节防护棚倾斜角度,由于有的防护棚角度较小时,造成大量落石存在于防护棚的棚顶,长时间积累会造成棚顶压塌,人工清理时费力费时,增加公路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没有设置缓冲机构和不能调节防护棚的角度,而提出的一种山区公路落石防护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区公路落石防护棚,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层上设有第一钢立柱和第二钢立柱,所述第一钢立柱和第二钢立柱通过锁紧机构与钢筋混凝土基础层连接,所述第一钢立柱和第二钢立柱之间设有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区公路落石防护棚,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层(1)上设有第一钢立柱(3)和第二钢立柱(2),所述第一钢立柱(3)和第二钢立柱(2)通过锁紧机构与钢筋混凝土基础层(1)连接,所述第一钢立柱(3)和第二钢立柱(2)之间设有横梁(20),所述横梁(20)两端分别与第一钢立柱(3)和第二钢立柱(2)固定连接,所述横梁(20)的上方设有平台板(7),所述平台板(7)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4),所述转动块(4)的一侧设有活动杆(5),所述转动块(4)上设有与活动杆(5)对应的卡槽,所述活动杆(5)通过转轴与卡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钢立柱(2)的顶部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区公路落石防护棚,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层(1)上设有第一钢立柱(3)和第二钢立柱(2),所述第一钢立柱(3)和第二钢立柱(2)通过锁紧机构与钢筋混凝土基础层(1)连接,所述第一钢立柱(3)和第二钢立柱(2)之间设有横梁(20),所述横梁(20)两端分别与第一钢立柱(3)和第二钢立柱(2)固定连接,所述横梁(20)的上方设有平台板(7),所述平台板(7)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4),所述转动块(4)的一侧设有活动杆(5),所述转动块(4)上设有与活动杆(5)对应的卡槽,所述活动杆(5)通过转轴与卡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钢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5),所述液压缸(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4),所述液压杆(14)的上端与平台板(7)转动连接,所述平台板(7)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上滑动套接有滑块(6),所述滑杆(13)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6)和安装槽侧壁连接,所述平台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英
申请(专利权)人:钟开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