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花纸及制备和在陶瓷釉下装饰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51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釉下装饰用真正无罩膜湿法分离转移花纸及制备方法,和在陶瓷特别是轻质陶瓷釉下装饰中的应用。该花纸采用亲水性连接料代替原油性连接料,因而摒弃了已有技术中花纸转贴的罩膜层或粘结层,并以多孔性载纸代替质地较致密的载纸。使本发明专利技术花纸制作工序减少,贴花工艺简单,转贴性能及质量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釉下装饰效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釉下装饰,特别是陶瓷制品的釉下装饰用转移花纸及制备方法。釉下装饰,特别是陶瓷制品如陶器、炻器、瓷器、面砖等釉下装饰,一种较方便的方法是采用湿法分离转移贴花,即将预先印制在花纸上的装饰层转贴到所需装饰的制品表面,然后施釉进行釉烧。常用的湿法分离转移花纸,按转移介质不同分为二类。一类是罩膜花纸,它是在载纸上预涂一层水溶性分离剂,然后根据装饰所需色料种数按色分版顺次印刷上所需装饰层,最后在装饰层表面涂布一层薄膜或清漆(简称罩膜)。装饰层的移画贴花是借助(连同)罩膜一起转贴到被装饰制品的表面。罩膜花纸用于釉下装饰的缺点是花纸难以在多孔性、高吸水率的坯体上直接贴花,即使采用粘合剂或薄膜软化剂,不仅多增加一道操作工序,而且效果也不好,使得这类花纸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其次,装饰部位由于有疏水的罩膜存在,因而不能很好地吸附釉浆,容易造成流釉、薄釉等缺陷。如贴花后,采用烘烤、碳化、高温煅烧等方法处理,使罩膜改性、烧失、或将装饰层烧牢坯体表面,以利吸附釉浆,不仅增加了生产工序,而且也不利于节约能源。为了克服上述罩膜花纸的缺陷,西德专利DE-2141336公开了另一类改进的无罩膜花纸,其主要改进是摒弃了原罩膜花纸中长期以来使用的特别不利于吸附釉浆的罩膜,而以亲水的纤维素类粘结涂层代替。具体说,它是在花纸的装饰层表面涂覆一层易受水湿润而活化的粘结层,以代替罩膜实现贴花。这种花纸虽然去掉了难以吸附釉浆的罩膜,但仍需涂刷一层转移贴花用易受水湿润活化的粘结层,因而并没有简化制作工序。而且由于纤维素类粘结层遇水活化能力较差,粘力较弱,对于一些吸水率较小的素烧坯的釉下装饰转移贴花仍较困难,因此这类花纸的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上述两类花纸的一个共同缺点是,装饰层中的印刷连接料为疏水的油性物质,因而功能单一,仅能起连接载纸与装饰彩料之作用,不仅装饰层吸釉性差,而且装饰层的转贴需另借助罩膜或粘结层。其次,载纸的纸质较厚较密,转贴时吸水分离较慢,且在转贴时需预先在转贴坯体上用水湿润,然后再贴花。操作工序多,也是其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转贴、装饰效果好,真正无罩膜,完全适应釉下装饰的转移花纸。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转移花纸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将上述转移花纸应用于陶瓷坯体,特别是轻质陶瓷素烧坯体的釉下装饰。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的实现,其解决办法是摒弃了装饰层中油性连接料,而以亲水性连接料代替,载纸采用多孔性纸。具体说,本专利技术釉下装饰用转移花纸,包括载纸和印刷在所述载纸上的墨料装饰层,其特征在于所说墨料主要由亲水性连接料与装饰彩料组成,所说载纸为多孔性纸。本专利技术所述装饰彩料,是为技术人员所熟知,能适应被装饰体及所施釉种釉烧的各种色基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亲水性连接料,是一种一物两用的水溶性粘合剂,它既是为适应湿法印刷要求粘附装饰彩料的连接物,又是转贴装饰层的粘结剂。在印刷制作花纸时,依靠它均匀分散装饰彩料,并将装饰彩料按设计纹样印刷粘附到载纸上;转移贴花时,在遇水湿润状态下活化表现粘性,将装饰层粘贴到所需装饰体表面,从而省略了转移贴花粘结层,真正达到无罩膜。连接料的亲水特性使得装饰层能较好的吸附釉浆,有效防止流釉、薄釉等缺陷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料可以是各种亲水的、遇水能活化并表现粘性的物质,如糊精、聚乙烯醇、糖类、白芨、树胶、海藻酸钠等一种或数种组合,将它们制成适于印刷的糊状体,并与装饰彩料调和。装饰彩料与亲水性连接料的配合可视装饰色泽要求、色基颜色深浅、连接料粘性及印刷要求而定,这为技术人员所知,一般认为连接料的使用量以能适于印刷和转贴要求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多孔性载纸,除了具有一般转移花纸的载纸(承印装饰层及转移贴花的转移介质)作用,其中另一个作用是为适应上述印刷连接料,保证并提高转移贴花时载纸与装饰层的快速易分离性。载纸的多孔性,既适于快速透水,使得能以较少的水和较快的速度渗透载纸并活化连接料,以适应快速连续作业;同时多孔特性又使得装饰层在载纸上的粘着力减弱,易于装饰层与载纸的湿法分离,对提高转贴图案的完整性有积极作用。一些多孔性纸张均可用作本专利技术载纸。为降低载纸成本,快速透水,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在湿润状态下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多孔薄型纸,例如桑皮等耐水纤维制成的多孔薄型纸、宣纸、打字底纸等。对于一些装饰纹样呈分散不连续的或连接部位较细小的画面,为提高其转印图案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可在花纸的装饰层与载纸间加一附着层一起转贴到装饰体表面。为很好吸附釉浆,附着层宜采用亲水性物质,其中最好采用粘性相对较小的连接料与釉成份相近的物质组成,藉以提高附着层的亲釉性和与载纸的易分离性,从而显著提高转贴装饰层的完整性,附着层面积应略大于装饰层。为提高装饰层在釉下装饰效果,使釉浆、装饰层、坯面三者在釉烧时结合更趋完美,所述装饰层的墨料中可掺有适量稳定剂和湿润剂。稳定剂的引入,可提高装饰彩料对釉的化学稳定性,同时还可当作填料使用,藉以调整装饰彩料在釉下的色度。稳定剂可以采用耐热性强、高温粘度大的氧化物,一般可以高岭土、瓷土、陶土、瓷石、硅石、坯泥等加入。湿润剂的引入,其作用是提高装饰彩料在坯、釉间的结合性能,使之在釉烧时能很好地渗入坯体并与釉结合形成牢固的中间层。经湿润的装饰彩料还可减少釉烧时缩釉缺陷的产生。湿润剂的另一个作用是藉以调整装饰彩料的烧成温度。一些高温粘度小、流动性好且利于晶体生长的氧化物,均可用作湿润剂,如铅、硼、碱金属等氧化物,在添加时宜以这些氧化物为主成份的熔块加入。本专利技术所述转移花纸的制备,包括将多孔载纸与具有一定拉力强度的底纸复合成适于机械印刷作业的复合纸,在复合纸的多孔载纸面上用主要由亲水性连接料、装饰彩料、水或其它溶液调和成的适于印刷的油墨,以印刷方法印刷上所需的装饰层,再将印有装饰层的载纸与底纸分离。本专利技术所用印刷方法,可以采用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其中一种较好的印刷方法,为采用丝网印刷(漏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底纸的作用是在印刷制作花纸过程中,藉以增强多孔载纸的拉力强度,使之适于机械印刷作业。同时,底纸的使用,还可减薄载纸厚度,薄纸的使用对降低花纸成本及转贴操作是有利的。本专利技术中的底纸可被反复使用。载纸与底纸的复合,可采用多种形式,以使载纸在印刷制作花纸过程中,能贴合在底纸上,并随底纸一起移动完成印刷作业。常用的复合方法可以有静电吸附,或在底纸上涂覆一层静摩擦系数大的涂层,或象打字腊纸一样涂覆一层蜡层,或用低粘度粘合剂如麻芋粉、百合粉、生粉等淀粉类物质及海藻酸钠、树胶等裱合。印刷油墨的调和以适应湿法印刷要求为宜,可采用常规方法,将装饰彩料、亲水性连接料、其他辅助料、水或其它适于调制油墨的溶液均匀调和,稀、稠以满足印刷为宜。在印刷后,当油墨中水份蒸发,即在载纸表面形成一主要由连接料与装饰彩料组成的装饰层。如根据需要,在装饰层与载纸间增加一亲水性的附着层,则可在印刷装饰图案前,涂覆或用丝网印刷方法,以主要由与所施釉成份相近物质与连接料相调和的糊状物,在复合纸的载纸面上涂覆或印刷一层略大于装饰图案的附着层,待干燥后再按所需装饰要求,分色印刷上装饰图案。上述制得的湿法转移花纸,可根据需要用于多种陶瓷制品的釉下彩装饰,其中一种典型的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釉下装饰用转移花纸,包括载纸和印刷在所述载纸上的墨料装饰层,其特征在于所说墨料主要由亲水性连接料与装饰彩料组成,所说载纸为多孔性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荣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陶瓷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