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兴业专利>正文

一种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93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设置反应腔室,反应腔室底部设置下端椎体,反应腔室内设置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搅拌桨叶,反应腔室顶部设置动力舱,动力舱顶部设置支撑台,动力舱设置驱动结构,支撑台上设置电机,动力舱的内部设置固定架,固定架中间位置设置齿条,驱动结构设置活动框架,活动框架上设置驱动框架,驱动框架内设置不完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驱动结构实现了釜体内部转动轴的正反转运动,实现正反转搅拌促进釜体内部反应物的反应,提高了釜体内部的反应效率,而且通过冷却腔室的设置,通过下进上出的方式来提高冷却的效果,避免大量放热造成的损失,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A frame driven positive and reverse cooling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driven forward-reverse cooling type reaction kettle,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a reaction chamber arranged on the kettle body, a lower vertebral body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reaction chamber, a rotating shaft arranged in the reaction chamber, a stirring paddle blade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 power cabin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reaction chamber, a supporting platform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power cabin and power cabin. The cabin is equipped with driving structure,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is equipped with motor, the power cabin is equipped with internal fixing frame,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ixing frame is equipped with racks, the driving structure is equipped with movable frame, the movable frame is equipped with driving frame, and the driving frame is equipped with incomplete gears.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realiz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tation movement of the internal rotating shaft of the kettle body through the driving structure, realiz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tation stirring to promote the reaction of the internal reactants in the kettle body, improves the internal re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kettle body, and improves the cooling effect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cooling chamber, through the way of going down and going up and out, avoids the big reaction. The loss caused by heat release is easy to use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是一种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在使用的时候一般都需要通过搅拌的方式来实现加快反应釜内部的反应速率,但是我们会发现搅拌的时候单方向搅拌会导致反应物和搅拌器基本上是同步运动,这就造成了反应物与搅拌器之间并无较大的相对运动,因此对于反应速率的提高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设置反应腔室,所述反应腔室是圆筒状结构,所述反应腔室的底部设置下端椎体,所述下端椎体与反应腔室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腔室的内部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与转动轴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腔室的顶部设置动力舱,所述动力舱与反应腔室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动力舱的顶部设置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动力舱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动力舱的内部设置驱动结构,支撑台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结构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舱的内部设置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动力舱的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所述固定架的中间位置设置齿条,所述驱动结构设置活动框架,所述活动框架活动设置在动力舱的内部,活动框架的侧壁与齿条之间通过固定杆的作用相互连接,所述活动框架的上端面设置驱动框架,所述驱动框架与活动框架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框架的内壁上设置动力齿部,所述动力齿部与驱动框架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驱动框架的内侧设置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与动力齿部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不完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螺钉固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腔室的左侧面设置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反应腔室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反应腔室的右侧设置观察窗和出渣口,所述观察窗与反应腔室的侧壁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出渣口与反应腔室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下端椎体的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反应腔室的内部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腔室的外部设置冷却腔室,所述冷却腔室与反应腔室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腔室的底部设置进液口,顶部设置出液口,所述进液口或出液口与冷却腔室的内部相互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腔室与下端椎体的连接处设置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反应腔室或下端椎体的内壁之间焊接连接,所述转动轴的顶部与反应腔室之间通过轴承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支架,所述支架与转动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插槽,支架的底部插接在插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条的两端设置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齿条之间焊接连接,所述滑动杆插接在固定架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杆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架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条之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上设置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转动轴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从动齿轮与齿条之间相互啮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舱的侧壁设置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与动力舱之间通过螺钉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条上设有单面的齿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驱动结构实现了釜体内部转动轴的正反转运动,这种方式来实现正反转搅拌促进釜体内部反应物的反应,提高了釜体内部的反应效率,而且通过冷却腔室的设置,为釜体的内部进行冷却提供了很大的作用,通过下进上出的方式来提高冷却的效果,避免大量放热造成的损失,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中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中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设置反应腔室1,所述反应腔室1是圆筒状结构,所述反应腔室1的底部设置下端椎体4,所述下端椎体4与反应腔室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腔室1与下端椎体4的连接处设置过滤板10,所述过滤板10与反应腔室1或下端椎体4的内壁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反应腔室1的左侧面设置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与反应腔室1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反应腔室1的右侧设置观察窗3和出渣口5,所述观察窗3与反应腔室1的侧壁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出渣口5与反应腔室1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下端椎体4的底部设置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与反应腔室1的内部连通,所述反应腔室1的外部设置冷却腔室7,所述冷却腔室7与反应腔室1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腔室7的底部设置进液口8,顶部设置出液口9,所述进液口8或出液口9与冷却腔室7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反应腔室1的内部设置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的顶部与反应腔室1之间通过轴承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1的底部设置支架13,所述支架13与转动轴1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过滤板10上设置插槽14,所述支架13的底部插接在插槽14的内部,所述转动轴11上设有搅拌桨叶12,所述搅拌桨叶12与转动轴1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腔室1的顶部设置动力舱15,所述动力舱15与反应腔室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动力舱15的顶部设置支撑台16,所述支撑台16与动力舱15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动力舱15的内部设置驱动结构,支撑台16上设置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与驱动结构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舱15的内部设置固定架22,所述固定架22与动力舱15的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所述固定架22的中间位置设置齿条19,所述齿条19的两端设置滑动杆23,所述滑动杆23与齿条19之间焊接连接,所述滑动杆23插接在固定架22上,所述滑动杆23上设有复位弹簧20,所述复位弹簧20的一端与固定架22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齿条1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1上设置从动齿轮18,所述从动齿轮18与转动轴1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从动齿轮18与齿条19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动力舱15的侧壁设置观察口21,所述观察口21与动力舱15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驱动结构设置活动框架24,所述活动框架24活动设置在动力舱15的内部,活动框架24的侧壁与齿条19之间通过固定杆的作用相互连接,所述齿条19上设有单面的齿部,所述活动框架24的上端面设置驱动框架25,所述驱动框架25与活动框架24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框架25的内壁上设置动力齿部26,所述动力齿部26与驱动框架25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包括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设置反应腔室(1),所述反应腔室(1)是圆筒状结构,所述反应腔室(1)的底部设置下端椎体(4),所述下端椎体(4)与反应腔室(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腔室(1)的内部设置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上设有搅拌桨叶(12),所述搅拌桨叶(12)与转动轴(1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腔室(1)的顶部设置动力舱(15),所述动力舱(15)与反应腔室(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动力舱(15)的顶部设置支撑台(16),所述支撑台(16)与动力舱(15)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动力舱(15)的内部设置驱动结构,支撑台(16)上设置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与驱动结构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舱(15)的内部设置固定架(22),所述固定架(22)与动力舱(15)的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所述固定架(22)的中间位置设置齿条(19),所述驱动结构设置活动框架(24),所述活动框架(24)活动设置在动力舱(15)的内部,活动框架(24)的侧壁与齿条(19)之间通过固定杆的作用相互连接,所述活动框架(24)的上端面设置驱动框架(25),所述驱动框架(25)与活动框架(24)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框架(25)的内壁上设置动力齿部(26),所述动力齿部(26)与驱动框架(25)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驱动框架(25)的内侧设置不完全齿轮(27),所述不完全齿轮(27)与动力齿部(26)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不完全齿轮(27)与电机(17)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包括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设置反应腔室(1),所述反应腔室(1)是圆筒状结构,所述反应腔室(1)的底部设置下端椎体(4),所述下端椎体(4)与反应腔室(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腔室(1)的内部设置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上设有搅拌桨叶(12),所述搅拌桨叶(12)与转动轴(1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反应腔室(1)的顶部设置动力舱(15),所述动力舱(15)与反应腔室(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动力舱(15)的顶部设置支撑台(16),所述支撑台(16)与动力舱(15)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动力舱(15)的内部设置驱动结构,支撑台(16)上设置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与驱动结构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舱(15)的内部设置固定架(22),所述固定架(22)与动力舱(15)的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所述固定架(22)的中间位置设置齿条(19),所述驱动结构设置活动框架(24),所述活动框架(24)活动设置在动力舱(15)的内部,活动框架(24)的侧壁与齿条(19)之间通过固定杆的作用相互连接,所述活动框架(24)的上端面设置驱动框架(25),所述驱动框架(25)与活动框架(24)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框架(25)的内壁上设置动力齿部(26),所述动力齿部(26)与驱动框架(25)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驱动框架(25)的内侧设置不完全齿轮(27),所述不完全齿轮(27)与动力齿部(26)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不完全齿轮(27)与电机(17)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螺钉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驱动式正反转冷却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室(1)的左侧面设置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与反应腔室(1)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反应腔室(1)的右侧设置观察窗(3)和出渣口(5),所述观察窗(3)与反应腔室(1)的侧壁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出渣口(5)与反应腔室(1)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下端椎体(4)的底部设置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业
申请(专利权)人:张兴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