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万森专利>正文

一种内含附着物的纸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856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含附着物的纸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原浆生产及填料加入、上网成纸和后处理,其中后处理至少包括压榨去水和干燥去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网成纸至后处理的压榨去水步骤中,加入结合有附着物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作的纸张,其附着物位于纸张内部,不影响纸张的原有特性,同时又有较好的防伪性和艺术性,附着物与纸张的结合性良好;同时,本方法只需对现有设备作简单改造,投入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纸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利用内含附着物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能,可以实现防伪、装饰等作用。
技术介绍
人们对于特殊的印刷品,如商标、票据、有价证券、所有权凭证、证书、重要的公文等,有一定的防伪要求,这种防伪可以通过纸张、油墨、特殊的印刷方法等实现,其中利用纸张的特殊性能实现防伪,是较常用的方法。现有的纸张,防伪性能较为单一,许多防伪手段已沿用了近百年,有些不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进行防伪检测,且防伪性能不强,使用不方便,因而许多国家都在试图在纸张内部加入其他物质,以提高纸张的防伪性能。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2310009A公开了一种多层纸,通过纸张中不同配底透光性的不同形成一定的图案组合来实现防伪,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53614C公开了一种带彩色标记的证券纸,通过粘贴法,把加入层用粘合剂粘贴于两层纸之间,日本专利NO.322109/88用层压的方法在合成基材的两侧层压上两张纸,这些方法有的制造工艺复杂,有的成本高,有的不适于产业化生产,有的加入层及其附着物用料单一,对于其他性质的材料无法加入,因而不能适应人们对于新的防伪纸张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往纸中加入附着物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纸,其内含的附着物与纸层能紧密结合,且可以方便地加入各种不同物理、化学性能的附着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依次包括下列步骤,原浆生产及填料加入、上网成纸和后处理,其中后处理至少包括压榨去水和干燥去水,在所述的上网成纸至后处理的压榨去水步骤中,加入结合有附着物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在“上网成纸至后处理的压榨去水步骤中,加入结合有附着物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包括三种情况,其一是在上网成纸的同时在纸浆间加入薄膜层;其二是在上网成纸后、压榨去水前,在准备合并的纸层间加入薄膜层;其三是在压榨去水过程中,加入所述薄膜层。为在上网成纸的同时加入薄膜层,所述的上网成纸步骤可以采用夹网纸机实现,纸浆经夹网纸机的两个网面成型时,在其中间插入薄膜层;而在上网成纸步骤结束后、或者在压榨去水步骤中加入结合有附着物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适用面较广,通常可以采用多网纸机的方式或单网二次上浆的方式实现。所述“结合有附着物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可以在前面步骤的同时制备,其制备过程一般包括附着物的制作,及将该附着物以一定的方法与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结合,当然,这种结合过程也可以是事先做好的,因此,该结合层的制备并非本专利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是指具有水溶性、胶粘性和成膜性的聚合物,这类聚合物目前通常用作造纸的助剂,其成膜作用应用较少。本方案中使用的水溶性聚合物包括三类,一类是天然的水溶性聚合物,如淀粉和动植物胶;第二类是半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如改性淀粉、淀粉的衍生物及天然胶的衍生物;第三类是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等。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是指以该水溶性聚合物为主成份制成的薄膜层,包括单纯以该水溶性聚合物制成的薄膜,以及添加有其它成份的复合薄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附着物与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的结合方法,包括将附着物通过粘贴、焊接、包裹、印刷、涂层、涂布、夹带、镀膜等方式与薄膜结合,也包括将水溶性聚合物涂布、涂层覆盖到附着物及其基材上,以及将水溶性聚合物与附着物混合形成薄膜层的方法。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入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可以是非连续的膜层,如网状的、条状的或者有穿孔的膜层,所述的孔可以是几何形状、文字或图案形状。上述技术方案中,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中的聚乙烯醇可以选用水溶性和冷水不溶性的聚乙烯醇,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聚乙烯醇的成膜性较好,并且其薄膜有较好的印刷特性,目前聚乙烯醇薄膜主要用于农药的可溶性包装场合,在本方案中使用时,可以较好地利用印刷的方法,将图文、荧光材料、纳米材料等附着到纸中。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加入多层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如在制作多层纸时,在两侧的表面层下,各加入一层有附着物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加入的两层附着物可以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增强防伪性。水溶性聚合物在造纸工业中被广泛用作为施胶剂等助剂,而这类水溶性聚合物通常都有较好的成膜性,特别是聚乙烯醇制作的薄膜和复合薄膜,可以不经过特殊的表面处理而印出牢固而美丽的图案。附有附着物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加入多层纸的制作中,低温水溶性薄膜与未脱水的纸层接触后,水溶性聚合物薄膜溶解入水中,作为一个薄膜层已不存在,在压榨后几乎全部随水流走,而仅把附着物留存于纸张中间。高温水溶性薄膜进入压榨和干燥去水流程时,水温逐渐升高(一般在60度~130度之间),此时,水溶性聚合物薄膜溶解入水中,全部或部分消失,作为一个薄膜层已基本不存在,而原来附着在上面的附着物则与两侧的纸牢固结合,同时,溶解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还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在造纸过程中会溶解,同时,该类薄膜具有较好的胶粘性,因而其原来结合的附着物可以和纸紧密地结合,而且,这种方式能够加入各种形状、各种不同物理、化学性能的附着物,既可以是普通的印刷层,用肉眼透视直接观察;也可以是特殊油墨如荧光油墨的印刷层;或者是磁性材料、光感材料、波感材料、滤光材料、滤波材料、感温材料等;也可以是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纳米改性材料,还可以是金属镀层、金属薄片、金属丝;粉粒状物质;聚脂材料薄片、聚脂纤维;蚕丝、化纤丝;织物;或其他物质的镀层、涂层、薄片、薄膜等;甚至是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结合与组合,从而起到防伪和装饰的作用。同时,在造纸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定的工艺实现在纸的表层开口,使附着物的一部分通过开口露在纸的表面,以进一步增强防伪性能,经过特定的设计,还可以有较强的装饰性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作的纸张,其附着物位于纸张内部,不影响纸张的原有特性,同时又有较好的防伪性;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水溶性聚合物原来通常用作造纸助剂,因而其加入对纸张的性能基本没有影响;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制造方法生产出的是含附着物的原生纸,与现有的层压法和粘贴法相比,纸张物理性能优良;4、本专利技术的纸张制造方法只是在现有方法中加入附有附着物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因此只需对现有设备作简单改造,投入小;5、本专利技术可以加入各种特性的附着物,从而使纸张性能获得较大的变化,既可以增强防伪性和艺术性,还可以获得各种特殊的效果,适用面广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所示,,依次包括下列步骤,按纸张生产的方法进行原浆生产及填料加入,采用夹网纸机进行上网成纸,在夹网纸机的两网纸浆之间加入印刷有图案或文字的聚乙烯醇薄膜,成为内含印刷层的原纸,然后进行后处理,其中后处理至少包括压榨去水和干燥去水,还可以根据用纸需要进行表面施胶,压光等后处理,如果要求纸张内部所附着的图案或文字在产品中定位并要与产品形成整体效果,或是要在纸张的某一表面,某一位置开窗,使一部分图形露在纸张表面,可以在加入聚乙烯醇薄膜时,运用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含附着物的纸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原浆生产及填料加入、上网成纸和后处理,其中后处理至少包括压榨去水和干燥去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网成纸至后处理的压榨去水步骤中,加入结合有附着物的水溶性聚合物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万森
申请(专利权)人:尹万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