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交通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837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0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交通管理系统,包括红绿灯箱、红绿灯架和感应装置终端,所述红绿灯箱内部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输入端设有第一数据接收模块,所述单片机连接端设有存储模块和时钟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将感应装置终端放置于井下移动装置内,位移传感器收集其移动数据通过A/D转换模块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给单片机,时钟模块进行计时后利用编程指令集模块内的数据建模模块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对比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后,通过命令调度模块发送命令,利用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控制继电器的工作来调节红绿灯的打开与闭合,在日常发人车、清洗副井和其他需禁止副井及井下通车时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且保证了井下交通的安全性。

A downhole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ndergroun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traffic light box, a traffic light rack and a sensor terminal. The traffic light box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the input end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ata receiving module, and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module and a clock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sets up a data model by placing the terminal of the induction device in the underground mobile device, collecting the moving data of the displacement sensor and transferring the digital signal to the single-chip computer through the A/D conversion module, and the clock module establishes the data model by using the data modeling module in the programming instruction set module after timing, and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module. After data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command dispatching module sends commands, us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to transmit data, controls relay work to adjust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raffic lights, which has a good control role in routine dispatching, cleaning auxiliary wells and other auxiliary wells that need to be banned and underground opening, and ensures the well. Safety of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交通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矿井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交通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科学的日益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采矿业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行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采矿规模日益增大,各类矿井的开挖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由于采矿业的发展,井下的通道日益增多且复杂,日常挖掘中,井下的各类运输工具越来越多,且复杂的井下环境导致了运输工具在运输时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井下交通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交通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交通管理系统,包括红绿灯箱、红绿灯架和感应装置终端,所述红绿灯箱内部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输入端设有第一数据接收模块,所述单片机连接端设有存储模块和时钟模块,所述时钟模块包括时间管理模块和数据计时模块,所述时钟模块连接端设有编程指令集模块,所述编程指令集模块输出端设有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红绿灯箱顶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设有输入键盘,所述红绿灯架顶端设有感应箱,所述感应箱内部设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输入端设有第二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感应箱一侧设有红绿灯,所述感应装置终端内部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输出端设有A/D转换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输出端设有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优选的,所述编程指令集模块包括数据建模模块、分析对比模块和命令调度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据接收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收模块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继电器与红绿灯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和输入键盘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第一数据接收模块、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接收模块均采用无线通讯模块制成,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型号设置为KYL-1020L,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讯波特率设置为1200bps。优选的,所述红绿灯设置于井口检身房内,所述感应装置终端设置于井下移动装置内,所述红绿灯架和感应装置终端均设置为多个。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设置为固态硬盘,所述固体硬盘采用SLC颗粒,所述单片机型号设置为STM32F103RCT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采用将感应装置终端放置于井下移动装置内,位移传感器收集其移动数据通过A/D转换模块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给单片机,时钟模块进行计时后利用编程指令集模块内的数据建模模块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对比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后,通过命令调度模块发送命令,利用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控制继电器的工作来调节红绿灯的打开与闭合,在日常发人车、清洗副井和其他需禁止副井及井下通车时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且保证了井下交通的安全性,采用通讯波特率为1200bps的无线通讯模块,信号传输效果好,传输距离远,SLC颗粒的固态硬盘,数据读取速度快,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载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红绿灯箱、2红绿灯架、3感应装置终端、4单片机、5第一数据接收模块、6存储模块、7时钟模块、8时间管理模块、9数据计时模块、10编程指令集模块、11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2显示屏、13输入键盘、14感应箱、15继电器、16第二数据接收模块、17红绿灯、18位移传感器、19A/D转换模块、20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井下交通管理系统,包括红绿灯箱1、红绿灯架2和感应装置终端3,所述红绿灯箱1内部设有单片机4,所述单片机4输入端设有第一数据接收模块5,所述单片机4连接端设有存储模块6和时钟模块7,所述时钟模块7包括时间管理模块8和数据计时模块9,所述时钟模块7连接端设有编程指令集模块10,所述编程指令集模块10输出端设有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所述红绿灯箱1顶部设有显示屏12,所述显示屏12一侧设有输入键盘13,所述红绿灯架2顶端设有感应箱14,所述感应箱14内部设有继电器15,所述继电器15输入端设有第二数据接收模块16,所述感应箱14一侧设有红绿灯17,所述感应装置终端3内部设有位移传感器18,所述位移传感器18输出端设有A/D转换模块19,所述A/D转换模块19输出端设有第二数据传输模块20,通过采用将感应装置终端3放置于井下移动装置内,位移传感器18收集其移动数据通过A/D转换模块19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给单片机4,时钟模块7进行计时后利用编程指令集模块10内的数据建模模块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对比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后,通过命令调度模块发送命令,利用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控制继电器15的工作来调节红绿灯17的打开与闭合,在日常发人车、清洗副井和其他需禁止副井及井下通车时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且保证了井下交通的安全性。所述编程指令集模块10包括数据建模模块、分析对比模块和命令调度模块,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与第二数据接收模块16无线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收模块5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20无线连接,所述继电器15与红绿灯17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12和输入键盘13均与单片机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第一数据接收模块5、第二数据传输模块20和第二数据接收模块16均采用无线通讯模块制成,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型号设置为KYL-1020L,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讯波特率设置为1200bps,采用通讯波特率为1200bps的无线通讯模块,信号传输效果好,所述红绿灯17设置于井口检身房内,所述感应装置终端2设置于井下移动装置内,所述红绿灯架2和感应装置终端3均设置为多个,所述存储模块6设置为固态硬盘,所述固体硬盘采用SLC颗粒,SLC颗粒的固态硬盘,数据读取速度快,使用寿命长,所述单片机4型号设置为STM32F103RCT6。本技术工作原理:将感应装置终端3放置于井下移动装置内,位移传感器18收集其移动数据通过A/D转换模块19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给单片机4,时钟模块7进行计时后利用编程指令集模块10内的数据建模模块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对比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后,通过命令调度模块发送命令,利用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传输与接收,控制继电器15的工作来调节红绿灯17的打开与闭合,在日常发人车、清洗副井和其他需禁止副井及井下通车时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且保证了井下交通的安全性,采用通讯波特率为1200bps的无线通讯模块,信号传输效果好,传输距离远,SLC颗粒的固态硬盘,数据读取速度快,使用寿命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交通管理系统,包括红绿灯箱(1)、红绿灯架(2)和感应装置终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灯箱(1)内部设有单片机(4),所述单片机(4)输入端设有第一数据接收模块(5),所述单片机(4)连接端设有存储模块(6)和时钟模块(7),所述时钟模块(7)包括时间管理模块(8)和数据计时模块(9),所述时钟模块(7)连接端设有编程指令集模块(10),所述编程指令集模块(10)输出端设有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所述红绿灯箱(1)顶部设有显示屏(12),所述显示屏(12)一侧设有输入键盘(13),所述红绿灯架(2)顶端设有感应箱(14),所述感应箱(14)内部设有继电器(15),所述继电器(15)输入端设有第二数据接收模块(16),所述感应箱(14)一侧设有红绿灯(17),所述感应装置终端(3)内部设有位移传感器(18),所述位移传感器(18)输出端设有A/D转换模块(19),所述A/D转换模块(19)输出端设有第二数据传输模块(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交通管理系统,包括红绿灯箱(1)、红绿灯架(2)和感应装置终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灯箱(1)内部设有单片机(4),所述单片机(4)输入端设有第一数据接收模块(5),所述单片机(4)连接端设有存储模块(6)和时钟模块(7),所述时钟模块(7)包括时间管理模块(8)和数据计时模块(9),所述时钟模块(7)连接端设有编程指令集模块(10),所述编程指令集模块(10)输出端设有第一数据传输模块(11),所述红绿灯箱(1)顶部设有显示屏(12),所述显示屏(12)一侧设有输入键盘(13),所述红绿灯架(2)顶端设有感应箱(14),所述感应箱(14)内部设有继电器(15),所述继电器(15)输入端设有第二数据接收模块(16),所述感应箱(14)一侧设有红绿灯(17),所述感应装置终端(3)内部设有位移传感器(18),所述位移传感器(18)输出端设有A/D转换模块(19),所述A/D转换模块(19)输出端设有第二数据传输模块(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程指令集模块(10)包括数据建模模块、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文成周财宝赵洪玺乔港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