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自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443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水自救装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螺栓、卡板一以及卡板二,所述上盖板安置在下盖板上端面,所述过滤器安置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所述卡板一固定在上盖板环形侧面前侧,所述卡板二固定在下盖板环形侧面前侧,所述卡板一安置在卡板二上端面,所述螺栓下端穿过卡板一,且安装在卡板二内,所述导管二安置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保护滤水器不损坏,并方便滤水器日常检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保护过滤器不受损坏,消除安全隐患,便于日常检修。

A water supply self rescu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水自救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供水自救装置,属于供水自救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供水自救装置没有防护机构,导致塑料外壳的过滤器易损坏,安全隐患很大,方便日常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水自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保护过滤器不受损坏,消除安全隐患,便于日常检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供水自救装置,包括饮水口、饮水阀、软管、分流管、防护机构、导管二以及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安装在防护机构内,所述导管二安置在过滤器球形侧右端,所述导管二安置在防护机构右侧,所述导管二与分流管环形侧面上侧相连接,所述软管固定在分流管环形侧面下侧,所述饮水阀套装在软管上,所述饮水口套装在软管下端,所述饮水阀安置在分流管以及饮水口之间,所述分流管安置在防护机构下侧,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螺栓、卡板一以及卡板二,所述上盖板安置在下盖板上端面,所述过滤器安置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所述卡板一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水自救装置,包括饮水口(1)、饮水阀(2)、软管(3)、分流管(4)、防护机构(6)、导管二(7)以及过滤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8)安装在防护机构(6)内,所述导管二(7)安置在过滤器(8)球形侧右端,所述导管二(7)安置在防护机构(6)右侧,所述导管二(7)与分流管(4)环形侧面上侧相连接,所述软管(3)固定在分流管(4)环形侧面下侧,所述饮水阀(2)套装在软管(3)上,所述饮水口(1)套装在软管(3)下端,所述饮水阀(2)安置在分流管(4)以及饮水口(1)之间,所述分流管(4)安置在防护机构(6)下侧;/n所述防护机构(6)包括上盖板(61)、下盖板(62)、螺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自救装置,包括饮水口(1)、饮水阀(2)、软管(3)、分流管(4)、防护机构(6)、导管二(7)以及过滤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8)安装在防护机构(6)内,所述导管二(7)安置在过滤器(8)球形侧右端,所述导管二(7)安置在防护机构(6)右侧,所述导管二(7)与分流管(4)环形侧面上侧相连接,所述软管(3)固定在分流管(4)环形侧面下侧,所述饮水阀(2)套装在软管(3)上,所述饮水口(1)套装在软管(3)下端,所述饮水阀(2)安置在分流管(4)以及饮水口(1)之间,所述分流管(4)安置在防护机构(6)下侧;
所述防护机构(6)包括上盖板(61)、下盖板(62)、螺栓(63)、卡板一(64)以及卡板二(65),所述上盖板(61)安置在下盖板(62)上端面,所述过滤器(8)安置在上盖板(61)与下盖板(62)之间,所述卡板一(64)固定在上盖板(61)环形侧面前侧,所述卡板二(65)固定在下盖板(62)环形侧面前侧,所述卡板一(64)安置在卡板二(65)上端面,所述螺栓(63)下端穿过卡板一(64),且安装在卡板二(65)内,所述导管二(7)安置在上盖板(61)与下盖板(6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乾王波霍晨磊张平杜冠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