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832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形成于第二基板上的黑矩阵,黑矩阵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区以及围绕开口区的遮光区;公共电极层,公共电极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和/或,公共电极层设置于第二基板上;还包括:金属光栅层,金属光栅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和/或,金属光栅层设置于第二基板上;金属光栅层与公共电极层电性绝缘设置,金属光栅层包括多个平行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条,第一金属条在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矩阵的开口区在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金属光栅层复用为触控电极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减小触摸显示面板的厚度。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play panel and a display device, wherein the display panel comprises a first substrate, a second substrate opposite the first substrate, a black matrix formed on the second substrate, a black matrix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paced open areas and a light-shielding area surrounding the open area, a common electrode layer, and a common electrode layer. The electrode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first substrate; and/or the common electrode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second substrate; and/or the metal grating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first substrate; and/or the metal grating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second substrate; and/or the metal grating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second substrate; and/or the metal grating layer is electrically insulated from the common electrode layer, and the metal grating lay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layers. The vertical projection of the first metal strip on the second substrate is located in the open area of the black matrix in the vertical projection on the second substrate; the metal grating layer is multiplexed into a touch electrode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display effect of the display panel while reduc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touch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将触控技术结合于液晶显示面板,即触摸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一体化成为一种趋势。目前,触摸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一体化技术包括Oncell和Incell两种,其中,O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外,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显示面板中。Incell技术制作的显示面板将触控电极层嵌入到显示面板内,触控电极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光学特性好,但是需要嵌入配套的触控集成电路,其成本较高,技术难度高且良率低,而Oncell技术制作的显示面板其技术难度和成本降低很多。由于Oncell的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显示面板外,因此触控电极层的透光率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目前,显示面板采用ITO(氧化铟锡)作为触控电极,而ITO的透光率最大也只能达到92%,在显示面板进行图像显示时,用于图像显示的光一部分可以不通过触控电极直接出射,而另一部分需要先经过触控电极层,然后再出射。这使得这两部分光的传播周期会不同,这两部分光容易发生干涉现象,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即莫尔条纹(morie),导致显示面板的光学特性较差,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效果,同时减小触摸显示面板的厚度。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区以及围绕所述开口区的遮光区;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和/或,所述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金属光栅层,所述金属光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和/或,所述金属光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金属光栅层与所述公共电极层电性绝缘设置,所述金属光栅层包括多个平行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条,所述第一金属条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的所述开口区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所述金属光栅层复用为触控电极层。进一步地,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扫描线延伸方向与所述数据线延伸方向交叉;所述第一金属条延伸方向与所述扫描线延伸方向的夹角为45°。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光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偏光片,所述第一金属条延伸方向与所述偏光片的偏光轴垂直;或者所述金属光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偏光片,所述第一金属条延伸方向与所述偏光片的偏光轴垂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光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所述第一金属条的延伸方向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所述第一金属条的延伸方向垂直。进一步地,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块;所述触控电极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金属条和多个与相邻的所述开口区对应的所述第一金属条;所述第二金属条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的所述遮光区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同一所述触控电极块内,所述第二金属条将各所述第一金属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地,所述触控电极块为自容式触控电极块或互容式触控电极块。进一步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集成电路和触控走线;所述触控走线一端与所述触控电极块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控集成电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条的宽度为20nm~200nm;所述第一金属条的厚度为100nm~200nm;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条之间的间距为40nm~280nm。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基板上和/或第二基板上设置金属光栅层,金属光栅层包括多个平行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条,第一金属条在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矩阵开口区在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金属光栅层复用为触控电极层,由于金属光栅层的透光率比ITO大很多,因此解决了现有的显示面板使用ITO作为触控电极导致的显示面板容易产生莫尔条纹(morie),导致光学特性较差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光栅层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光栅层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光栅层的俯视图,参见图1和图2,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10,与第一基板110对置的第二基板120,形成于第二基板120上的黑矩阵130,公共电极层100,以及金属光栅层140。参见图2,黑矩阵13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区131以及围绕开口区131的遮光区132。公共电极层100设置于第一基板110上和第二基板120上,并与金属光栅层140电性绝缘设置。金属光栅层140设置于第二基板120上;金属光栅层140包括多个平行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条141,第一金属条141在第二基板12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矩阵130的开口区131在第二基板120上的垂直投影内。金属光栅层140复用为触控电极层。显示面板处于图像显示阶段时,显示面板中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形成电场控制液晶分子偏转,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经过特定排列的液晶分子和彩色滤光膜后形成特定颜色的光。该特定颜色的光经过触控电极层后出射。由于金属光栅层140复用为触控电极层,根据现有的纳米压印等工艺,金属光栅层140中的第一金属条141的线宽可达纳米级别,由于第一金属条140的线宽极小,因此光的透过率好,用于图像显示的光经过金属光栅层140时,基本不会改变光的传播周期,即不会在图像显示时产生明显的莫尔条纹。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基板110上和/或第二基板120上设置金属光栅层140,金属光栅层140包括多个平行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条141,第一金属条141在第二基板12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矩阵130开口区131在第二基板120上的垂直投影内,金属光栅层140复用为触控电极层,由于金属光栅层140的透光率比ITO大很多,因此解决了现有的显示面板使用ITO作为触控电极导致的显示面板容易产生莫尔条纹,导致光学特性较差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在图1中,示例性地,金属光栅层140仅设置于第二基板120上,这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可选地,金属光栅层仅设置于第一基板110上;或者,显示面板中包括两个金属光栅层140,其中,一个金属光栅层140设置于第一基板110上,另一个金属光栅层140设置于第二基板120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金属光栅层140可以设置于第二基板120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区以及围绕所述开口区的遮光区;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和/或,所述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光栅层,所述金属光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和/或,所述金属光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金属光栅层与所述公共电极层电性绝缘设置,所述金属光栅层包括多个平行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条,所述第一金属条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的所述开口区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所述金属光栅层复用为触控电极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区以及围绕所述开口区的遮光区;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和/或,所述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光栅层,所述金属光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和/或,所述金属光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金属光栅层与所述公共电极层电性绝缘设置,所述金属光栅层包括多个平行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条,所述第一金属条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的所述开口区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所述金属光栅层复用为触控电极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扫描线延伸方向与所述数据线延伸方向交叉;所述第一金属条延伸方向与所述扫描线延伸方向的夹角为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光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偏光片,所述第一金属条延伸方向与所述偏光片的偏光轴垂直;或者所述金属光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峰青谢颖颖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