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华专利>正文

可降解的植物纤维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801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降解的植物纤维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1)把麦秸秆回收集中,存放于水泥砖墙结构的地坑内,再把含有40%石灰和60%水的石灰水注入地坑内,使麦秸秆浸泡在石灰水中,然后用塑料薄膜盖紧地坑口;麦秸秆与石灰水在地坑内产生化学反应,自行脱去麦秸秆的外皮脂;取出麦秸秆,由磨浆机磨成浆料,放入配浆池备用。(2)选择棉纱,用织布机织成网状卷筒布。(3)采用普通造纸机,将上述浆料输送到造纸机的料槽,使浆料渐渐地流入造纸机前端的二个滚筒中,同时把织好的棉纱网布输送到二个滚筒中间,二个滚筒把棉纱网布夹在渐渐输入的浆料之中,使得棉纱网布与浆料结合在一起,然后通过滤水及烘干系统,制出坯料纸。(4)裁剪坯料纸,制出卷筒坯料,再制出包装袋。本包装袋用后丢弃可自然降解,有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袋,特别涉及一种可降解的植物纤维马夹形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塑料马夹形包装袋,这种塑料包装袋一般是不可降解物料,对环境有害,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它解决了现有塑料马夹形包装袋不可降解且对环境有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植物纤维,有麦秸杆即麦草、龙须草、芦苇、竹子、棉花,以其中一种以上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按下列方法制备(1)把收完麦子后的剩余麦秸杆回收集中,存放于水泥砖墙结构的地坑内,再把含有40%石灰和60%水的石灰水注入地坑内,使麦秸杆浸泡在石灰水中,然后用塑料薄膜盖紧地坑口,使其不透气;麦秸杆与石灰水在地坑内产生化学反应,自行脱去麦秸杆的外皮脂,此反应脱脂过程需7~10天;把在石灰水中浸泡过的麦秸杆从地坑中取出,由磨浆机磨成浆料,放入配浆池备用;龙须草、芦苇、竹子亦用上述同样方法脱脂、磨浆,竹子脱脂前需刨去表面青竹皮,成竹子纤维;(2)选择棉纱,用织布机织成网状卷筒布;(3)采用普通造纸机,将上述浆料输送到造纸机的料槽,使浆料渐渐地流入造纸机前端的二个滚筒中,同时把织好的棉纱网布输送到二个滚筒中间,二个滚筒把棉纱网布夹在渐渐输入的浆料之中,使得棉纱网布与浆料结合在一起,然后一起进入滤水及烘干系统,通过压平、烘干,制造出坯料纸;(4)按所需马夹形包装袋的尺寸裁剪坯料纸,采用自动对折粘贴机或自动对折成缝机,先制出卷筒坯料,再根据马夹袋的尺寸规格,把马夹袋的上拎口及下袋口密封好,成为长方形状,然后把马夹袋上拎口的多余部分切除,由此形成一种可降解的植物纤维马夹形包装袋。本专利技术的可降解的植物纤维包装袋采用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用后丢弃可自然降解,有利于环境保护。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可降解的植物纤维包装袋选用麦秸杆即麦草、龙须草、芦苇、竹子、棉花等植物纤维,以其中一种以上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采用下列制备方法(1)把收完麦子后的剩余麦秸杆回收集中,存放于地坑内,地坑可用普通水泥砖墙砌成,面积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再把含有40%石灰和60%水的石灰水注入地坑内,使麦秸杆浸泡在石灰水中。然后用塑料薄膜盖紧地坑口,使其周边不透气。麦秸杆与石灰水在地坑内产生化学反应,自行脱去麦秸杆的外皮脂,此反应脱脂过程一般需要7~10天。把在石灰水中浸泡过的麦秸杆从地坑中取出,由磨浆机磨成浆料,放入配浆池备用。龙须草、芦苇、竹子亦用上述同样方法脱脂、磨浆。竹子脱脂前还需刨去表面青竹皮,成竹子纤维。(2)选择棉纱,用织布机织成网状卷筒布。可用21支棉纱织布,也可用10支棉纱或6支棉纱织布,棉纱网布的孔径可呈1cm大小,也可呈0.5cm大小。由于21支棉纱是细纱,由细纱网布制成的包装袋承重物料轻一些,而由支数高一些的棉纱网布制成的包装袋可以承重量大一些。(3)采用普通造纸机,将上述浆料输送到造纸机的料槽,使浆料渐渐地流入造纸机前端的二个滚筒中,同时把织好的棉纱网布输送到二个滚筒中间,二个滚筒把棉纱网布夹在渐渐输入的浆料之中,使得棉纱网布与浆料结合在一起,然后一起进入滤水及烘干系统,通过压平、烘干,制造出坯料纸。制造这种坯料纸可以根据包装袋的承重力进行设计,对所加入的棉纱网布的棉纱粗细、坯料纸的厚薄与白度都可在设计中加以考虑并实施做到。(4)按所需马夹形包装袋的尺寸裁剪坯料纸,采用自动对折粘贴机或自动对折成缝机,先制出卷筒坯料。再根据马夹袋的尺寸规格,把马夹袋的上拎口及下袋口密封好,成为长方形状。然后把马夹袋上拎口的多余部分切除,由此形成一种可降解的植物纤维马夹形包装袋。如按其它形状包装袋的尺寸对坯料纸进行裁剪,则可制出其它形状的包装袋。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可将被切下的多余部分放回配浆池,重新打浆回用。考虑到各种植物纤维的纤维结构不同,在制备中可将麦秸杆、龙须草、芦苇、竹子、棉花等植物纤维搭配选用。在植物纤维原料中可以含有70%的麦秸杆,20%的龙须草,10%的竹子纤维和棉花;也可以含有70%的麦秸杆和芦苇,20%的龙须草,10%的竹子纤维和棉花。在配浆池中可按浆料总重量加入5%的防水剂和5%的湿强剂,并加以充分混合,待成品后可增强防水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采用植物纤维,有麦秸杆即麦草、龙须草、芦苇、竹子、棉花,以其中一种以上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按下列方法制备(1)把收完麦子后的剩余麦秸杆回收集中,存放于水泥砖墙结构的地坑内,再把含有40%石灰和60%水的石灰水注入地坑内,使麦秸杆浸泡在石灰水中,然后用塑料薄膜盖紧地坑口,使其不透气;麦秸杆与石灰水在地坑内产生化学反应,自行脱去麦秸杆的外皮脂,此反应脱脂过程需7~10天;把在石灰水中浸泡过的麦秸杆从地坑中取出,由磨浆机磨成浆料,放入配浆池备用;龙须草、芦苇、竹子亦用上述同样方法脱脂、磨浆,竹子脱脂前需刨去表面青竹皮,成竹子纤维;(2)选择棉纱,用织布机织成网状卷筒布;(3)采用普通造纸机,将上述浆料输送到造纸机的料槽,使浆料渐渐地流入造纸机前端的二个滚筒中,同时把织好的棉纱网布输送到二个滚筒中间,二个滚筒把棉纱网布夹在渐渐输入的浆料之中,使得棉纱网布与浆料结合在一起,然后一起进入滤水及烘干系统,通过压平、烘干,制造出坯料纸;(4)按所需马夹形包装袋的尺寸裁剪坯料纸,采用自动对折粘贴机或自动对折成缝机,先制出卷筒坯料,再根据马夹袋的尺寸规格,把马夹袋的上拎口及下袋口密封好,成为长方形状,然后把马夹袋上拎口的多余部分切除,由此形成一种可降解的植物纤维马夹形包装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原料中含有70%的麦秸杆,20%的龙须草,10%的竹子纤维和棉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原料中含有70%的麦秸杆和芦苇,20%的龙须草,10%的竹子纤维和棉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浆池中按浆料总重量加入5%的防水剂和5%的湿强剂,并加以充分混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1)把麦秸秆回收集中,存放于水泥砖墙结构的地坑内,再把含有40%石灰和60%水的石灰水注入地坑内,使麦秸秆浸泡在石灰水中,然后用塑料薄膜盖紧地坑口;麦秸秆与石灰水在地坑内产生化学反应,自行脱去麦秸秆的外皮脂;取出麦秸秆,由磨浆机磨成浆料,放入配浆池备用。(2)选择棉纱,用织布机织成网状卷筒布。(3)采用普通造纸机,将上述浆料输送到造纸机的料槽,使浆料渐渐地流入造纸机前端的二个滚筒中,同时把织好的棉纱网布输送到二个滚筒中间,二个滚筒把棉纱网布夹在渐渐输入的浆料之中,使得棉纱网布与浆料结合在一起,然后通过滤水及烘干系统,制出坯料纸。(4)裁剪坯料纸,制出卷筒坯料,再制出包装袋。本包装袋用后丢弃可自然降解,有利于环境保护。文档编号D21F1/00GK1654197SQ20041001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1日专利技术者徐华 申请人:徐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降解的植物纤维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植物纤维,有麦秸杆即麦草、龙须草、芦苇、竹子、棉花,以其中一种以上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按下列方法制备:(1)把收完麦子后的剩余麦秸杆回收集中,存放于水泥砖墙结构的地坑内,再把含有40%石灰和60%水的石灰水注入地坑内,使麦秸杆浸泡在石灰水中,然后用塑料薄膜盖紧地坑口,使其不透气;麦秸杆与石灰水在地坑内产生化学反应,自行脱去麦秸杆的外皮脂,此反应脱脂过程需7~10天;把在石灰水中浸泡过的麦秸杆从地坑中取出,由磨浆机磨成浆料,放入配浆池备用;龙须草、芦苇、竹子亦用上述同样方法脱脂、磨浆,竹子脱脂前需刨去表面青竹皮,成竹子纤维;(2)选择棉纱,用织布机织成网状卷筒布;(3)采用普通造纸机,将上述浆料输送到造纸机的料槽,使浆料渐渐地流入造纸机前端的二个滚筒中,同时把织好的棉纱网布输送到二个滚筒中间,二个滚筒把棉纱网布夹在渐渐输入的浆料之中,使得棉纱网布与浆料结合在一起,然后一起进入滤水及烘干系统,通过压平、烘干,制造出坯料纸;(4)按所需马夹形包装袋的尺寸裁剪坯料纸,采用自动对折粘贴机或自动对折成缝机,先制出卷筒坯料,再根据马夹袋的尺寸规格,把马夹袋的上拎口及下袋口密封好,成为长方形状,然后把马夹袋上拎口的多余部分切除,由此形成一种可降解的植物纤维马夹形包装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