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766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具有硬质的内盒和外盒,所述内盒为长方盒,且内盒的顶壁构造出盒盖;所述外盒包括左外盒和右外盒,其中,左外盒的右端开口,右外盒的左端开口;相应地,左外盒基于所述右端开口从左端套在内盒上,右外盒基于所述左端开口从右端套在内盒上,并且在外盒套在内盒上后对盒盖产生约束。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盒基于要素转换,使着力点位于外盒上,包装盒的拆装相对简便。

Packing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cking box, which has a hard inner box and an outer box, the inner box is a rectangular box, and the top wall of the inner box constructs a box cover; the outer box comprises a left outer box and a right outer box, wherein the right end of the left outer box opens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right outer box opens; accordingly, the left outer box opens from the left end based on the right end opening; and The right outer box is sleeved on the inner box from the right end based on the left end opening, and the outer box is restrained on the inner box after the outer box is sleeved on the inner box. According to the packaging box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focus is located on the outer box based on the conversion of elements, and 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of the packaging box is relatively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包装盒种类繁多,其中有一类是具有内盒和外盒的包装盒,该类包装盒的共有属性是内盒能够以插拉的方式置于外盒内或者从外盒中取出,这要求外盒具有一个开放的或者带盖的壁面,如果没有外盒盖的约束,内盒与外盒间若要保持较好的位置可靠性,两者之间通常需要采用过盈配合。中国专利文献CN105383761A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外盒的包装盒,其中外盒整体上是一个长方体结构的盒体,其一个壁面缺省,从而插入该外盒的内盒可以从外盒缺省壁面的一侧抽出。如前所述,现有内外盒之间多采用过盈配合,内外盒之间在垂直于缺省壁面的方向上配合过长,造成摩擦力过大,内外盒之间的装拆都会比较困难。此外,对于这类包装盒,如果内盒完全纳入外盒,其抽出内盒的开始阶段往往无着力点,在此条件下,不得不撑开外盒,以寻找抽拉内盒的着力点。此外,为提供初始的着力点,内盒需要部分地露出外盒,该种结构则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中国专利文献CN104803068A公开了一种抽屉式包装盒,其也具有内外盒结构,其中外盒内设有可抽出的内盒,其为了方便抽出,在与缺省壁面相邻的壁面部分缺省,可以部分的暴露出内盒,拆盒时可以用手透过缺省部分将内盒部分的拉出,然后再从部分拉出的内盒端部进一步抽出内盒。该种结构会破坏外盒的整体强度,且对于部分缺省的部分,如何遮蔽内盒需要进一步的设计,造成整体结构偏复杂。CN205615872U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外盒的包装盒,该包装盒区别于前述两专利文献中的结构,该包装盒的外盒一个壁面缺省,自缺省壁面的一条边起斜切其余的三个壁面,形成一个楔形结构的端部,相应地,内盒具有一个与楔形结构对合而形成完整长方体的结构,该种结构能够有效解决抽出内盒着力点的问题,并且提供前述边的壁面在上,能够遮挡住楔形结构,整体的美观性受影响较少。但该类结构存在共同的问题就在于由于抽出内盒所需要的行程相对较长,摩擦面面积偏大,抽出或者装入的难度相对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基于要素转换,使着力点位于外盒上,从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省力的包装盒。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盒,具有硬质的内盒和外盒,所述内盒为长方盒,且内盒的顶壁构造出盒盖;所述外盒包括左外盒和右外盒,其中,左外盒的右端开口,右外盒的左端开口;相应地,左外盒基于所述右端开口从左端套在内盒上,右外盒基于所述左端开口从右端套在内盒上,并且在外盒套在内盒上后对盒盖产生约束。上述包装盒,可选地,外盒具有:第一配置:左外盒和右外盒的内腔在左右对合方向上的总长度与内盒在该方向上的长度相等;第二配置:左外盒和右外盒的内腔在左右对合方向上的总长度小于内盒在该方向上的长度,从而外盒套在内盒上后,左外盒与右外盒间留有分离间隙;其中,第一配置中,于左外盒和/或右外盒的顶壁上开有孔或者槽,以用于外盒的分离。可选地,所述分离间隙为1~2cm。可选地,左外盒与右外盒结构对称;在第一配置中,左外盒以顶壁部分右侧边为弦构造出左半圆孔,以作为所述孔;相应地,右外盒构造出右半圆孔。可选地,所述左半圆孔直径为左外盒顶壁右侧边边长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可选地,盒盖可转动地形成在内盒后壁上;盒盖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内盒后壁左右的边长,相应地,于盒盖所匹配盒口的左右两边,还配有与相应内盒左或右侧壁顶边,以及前后壁顶边固定连接的副盖。可选地,内盒为左右对称结构。可选地,对称存在的两副盖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之和小于等于在该方向上内盒长度的三分之一,且大于在该方向上内盒长度的五分之一。可选地,两副盖确定出左右副内腔,两副内腔用于相应设置左右缓冲垫;相应地,在内盒内还设有下缓冲垫和前后缓冲垫。可选地,盒盖与内盒后壁连接的边记为转动边,与转动边平行的边续接出舌片;缓冲垫与内盒前壁间留有间隙,以用于舌片的嵌入;于舌片上设有一布条,在舌片嵌入间隙后,布条部分地留在间隙外。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区别于单一内盒与单一外盒配合的结构,在本技术中为一个内盒配有两个外盒,两个外盒从内盒的左右两端装在内盒上,在开盒时,着力点在两个外盒上,基于硬纸盒具有一定刚度的特点,可以直接对外盒进行操作,使至少一个外盒直接脱开或者部分脱开,然后可以把持住内盒对另外一个外盒进行操作。由于内外盒之间的接触面积被分配到两个外盒上,单个外盒在内盒上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使其附着力减小,减小操作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包装盒结构示意图。图2为包装盒完全脱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盒(省略盒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盒,2.左外盒,3.右外盒,4.后衬板,5.前衬板,6.间隙。11.副盖,12.布条,13.舌片,14.盒盖,15.后壁,16.副盖,17.侧壁,18.前壁。21.顶壁,22.缺口,23.后壁,24.底壁,25.前壁。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包装盒,其都有确定的上下方向,尤其是所包装的物品内有液体或者物品本身易碎情况下,通常不允许倒放。另外,受所装物品在盒内装设位置和方式的限制,基于正常开盒的条件,其也具有确定的上下。对于硬质的长方盒,在上下方向确定的条件下,其底壁也是确定的,其余四壁记为立壁,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硬质长方盒的左右和前后也是确定的。区别于现有技术内外盒简单套装的结构,图1和2所示包装盒的结构中,其也采用硬质盒,即内盒1、左外盒2和右外盒3都采用硬纸盒,其中左外盒2和右外盒3统称为外盒。其中,内盒1为长方盒,对于长方盒,一般以最长的棱边(以下简称为边)延伸的方向为左右方向,相应地,与该左右方向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其一为竖直方向(即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与左右方向相垂直的另外一个维度)。在图2中,内盒1的盒盖14在其顶壁上,图中所示的盒盖14通过与后壁15的上边可转动的连接实现盒盖14可绕后壁15上边转动的自由度。该种功能的实现,其一是盒盖14通过与后壁15连接处基于冲压或者翻折,使两者连接处变薄或者某一方向的纤维被部分折断而相对于其他部位更易折。对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包装盒往往是消耗品,更易折的折叠次数往往不多,甚至仅仅体现在装产品时的第一次和取出产品时的第二次,因此基于冲压或者类似工艺产生的折痕,以使盒盖14与后壁15间的连接结构的工艺性比较简单,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另一常用结构则是,盒盖14与后壁15分别成型,两者之间基于例如面纸进行两个面的粘接,面纸相对于硬质的盒盖14或者后壁15更易折,从而在盒盖14与后壁15间形成可转动的结构。另参见附图1和2,图中可见,所示包装盒配有两个外盒,即图中所示的左外盒2和右外盒3,其中,左外盒2的右端开口,右外盒3的左端开口。相应地,左外盒3基于所述右端开口从左端套在内盒1上,右外盒3基于所述左端开口从右端套在内盒1上,并且在外盒套在内盒1上后对盒盖14产生约束。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采用两个外盒,其目的在于减小每一个外盒与内盒1的脱开力,因此,在本技术中,外盒与内盒1间仍然采用过盈配合的装配方式。只不过存在两个外盒时,单个外盒与内盒1的接合面面积减小,初始的脱开力减小。对于外盒,考虑外盒规格的大小,例如如果外盒规格较小或者说包装盒本身较小时,这个较小体现在可以用手同时捏持外盒相对的两个面,此时易于施力。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具有硬质的内盒和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为长方盒,且内盒的顶壁构造出盒盖;所述外盒包括左外盒和右外盒,其中,左外盒的右端开口,右外盒的左端开口;相应地,左外盒基于所述右端开口从左端套在内盒上,右外盒基于所述左端开口从右端套在内盒上,并且在外盒套在内盒上后对盒盖产生约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具有硬质的内盒和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为长方盒,且内盒的顶壁构造出盒盖;所述外盒包括左外盒和右外盒,其中,左外盒的右端开口,右外盒的左端开口;相应地,左外盒基于所述右端开口从左端套在内盒上,右外盒基于所述左端开口从右端套在内盒上,并且在外盒套在内盒上后对盒盖产生约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外盒具有:第一配置:左外盒和右外盒的内腔在左右对合方向上的总长度与内盒在该方向上的长度相等;第二配置:左外盒和右外盒的内腔在左右对合方向上的总长度小于内盒在该方向上的长度,从而外盒套在内盒上后,左外盒与右外盒间留有分离间隙;其中,第一配置中,于左外盒和/或右外盒的顶壁上开有孔或者槽,以用于外盒的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间隙为1~2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左外盒与右外盒结构对称;在第一配置中,左外盒以顶壁部分右侧边为弦构造出左半圆孔,以作为所述孔;相应地,右外盒构造出右半圆孔。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淼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西城时光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