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757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充电桩,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主体外壳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架,所述主体外壳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挡门,所述挡门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与漏电检测仪,且漏电检测仪固定安装在控制面板的下方,所述主体外壳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充电桩,设有万向轮、漏电检测仪和转杆,能够及时检测充电桩是否漏电,并能将电源线整齐的进行收纳,还能方便将其进行移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removable charging p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vable charging pil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shell.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main body shell is fixedly mounted with a base.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base is movably mount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body shell is fixedly mounted with a solar panel, and both sides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olar panel are solid. The front out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shell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control panel and a leakage detector, and the leakage detector is fixedly installed below the control panel. A placement frame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shell. The movable charging pile is equipp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a leakage detector and a rotating rod, which can detect whether the charging pile is leakage in time, collect the power cord neatly, move it conveniently, and bring about better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充电桩的安装较为固定,一旦安装后便不能方便将其进行移动,无法随意切换充电桩的使用地点,其次,当充电桩出现漏电的情况时,无法及时提醒使用人员对其进行修护,便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更加不能将电源线整齐的进行收卷,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移动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桩,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动充电桩,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主体外壳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架,所述主体外壳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挡门,所述挡门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与漏电检测仪,且漏电检测仪固定安装在控制面板的下方,所述主体外壳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孔,且放置架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槽口,所述散热孔与槽口均与主体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架的外表面一侧设有充电器,所述充电器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线,所述槽口的内部内表面活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帽,且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圈,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且转盘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主体外壳的后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槽,且卡槽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手推杆。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内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槽,所述万向轮位于卡槽的正下方,且万向轮的规格小于卡槽的规格。优选的,所述挡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套,防滑套为橡胶材质构件,并且防滑套包裹在把手的周围。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散热孔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防尘网的规格大小与散热孔的规格大小一致。优选的,所述定位圈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定位圈的形状均为圆环形,所述定位圈的内圈与转杆的外表面贴合,每组定位圈之间的间距均与电源线的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手推杆的内表面设有活动螺丝,活动螺丝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活动螺丝的外表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螺帽,螺帽位于活动螺丝的中心部位,并且活动螺丝与螺帽均为金属材质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可移动充电桩,通过设置漏电检测仪,在该充电桩进行使用时,漏电检测仪便能实时对该充电桩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一旦充电桩出现漏电的情况,漏电检测仪便能及时对提醒周边的使用人员,从而便能及时对充电桩进行维护,通过设置转杆,使用人员转动转杆便能将电源线收卷起来,并配合定位圈将电源线整齐的进行收卷,避免电源线摆放过于杂乱,通过设置万向轮,当需要将该充电桩进行移动时,将手推杆从卡槽内拉出,将其进行推动便能将该充电桩进行移动,整个充电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及时检测充电桩是否漏电,并能将电源线整齐的进行收纳,还能方便将其进行移动,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充电桩的局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充电桩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充电桩的后视局部图。图中:1、主体外壳;2、底座;3、万向轮;4、太阳能板;5、防护架;6、挡门;7、控制面板;8、漏电检测仪;9、放置架;10、散热孔;11、槽口;12、充电器;13、电源线;14、转杆;15、固定帽;16、定位圈;17、转盘;18、手柄;19、卡槽;20、手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可移动充电桩,包括主体外壳1,主体外壳1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2,底座2用于支撑整个主体外壳1,底座2的底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万向轮3,主体外壳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4,太阳能板4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架5,主体外壳1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挡门6,挡门6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7与漏电检测仪8,且漏电检测仪8固定安装在控制面板7的下方,主体外壳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架9,放置架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孔10,散热孔10能够及时将充电桩内的热气排出,避免内部热量过大,且放置架9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槽口11,散热孔10与槽口11均与主体外壳1固定连接,放置架9的外表面一侧设有充电器12,充电器12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线13,槽口11的内部内表面活动安装有转杆14,转杆14的外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帽15,且转杆1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圈16,转杆14的外表面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17,且转盘17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手柄18,主体外壳1的后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槽19,且卡槽19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手推杆20。底座2的底端内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槽,万向轮3位于卡槽的正下方,且万向轮3的规格小于卡槽的规格,挡门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套,防滑套为橡胶材质构件,并且防滑套包裹在把手的周围,散热孔10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散热孔10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防尘网的规格大小与散热孔10的规格大小一致,定位圈16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定位圈16的形状均为圆环形,定位圈16的内圈与转杆14的外表面贴合,每组定位圈16之间的间距均与电源线13的宽度相同,手推杆20的内表面设有活动螺丝,活动螺丝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活动螺丝的外表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螺帽,螺帽位于活动螺丝的中心部位,并且活动螺丝与螺帽均为金属材质构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可移动充电桩,通过太阳能板4吸收太阳光能,作为新能源对该充电桩进行供电,在需要将该充电桩进行移动时,将手推杆20从卡槽19内拉出,握住后将其进行推动底部的万向轮3便会在地面上滚动,从而将其进行移动,使用人员在控制面板7上调控好该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将充电器12从槽口11内取出便能进行充电,在需要将电源线13收纳时,握住手柄18将转盘17进行转动,从而便能将电源线13卷在转杆14上,并通过定位圈16将其进行整齐的收纳,通过漏电检测仪8便能对该充电桩进行实时进行检测,在充电桩出现漏电的情况时,便能及时使得工作人员得知充电桩的状态,便能及时对其进行维修,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充电桩,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底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主体外壳(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4),所述太阳能板(4)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架(5),所述主体外壳(1)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挡门(6),所述挡门(6)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7)与漏电检测仪(8),且漏电检测仪(8)固定安装在控制面板(7)的下方,所述主体外壳(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架(9),所述放置架(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孔(10),且放置架(9)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槽口(11),所述散热孔(10)与槽口(11)均与主体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架(9)的外表面一侧设有充电器(12),所述充电器(12)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线(13),所述槽口(11)的内部内表面活动安装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外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帽(15),且转杆(1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圈(16),所述转杆(14)的外表面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17),且转盘(17)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手柄(18),所述主体外壳(1)的后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槽(19),且卡槽(19)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手推杆(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充电桩,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底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主体外壳(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4),所述太阳能板(4)的外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架(5),所述主体外壳(1)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挡门(6),所述挡门(6)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7)与漏电检测仪(8),且漏电检测仪(8)固定安装在控制面板(7)的下方,所述主体外壳(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架(9),所述放置架(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孔(10),且放置架(9)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槽口(11),所述散热孔(10)与槽口(11)均与主体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架(9)的外表面一侧设有充电器(12),所述充电器(12)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线(13),所述槽口(11)的内部内表面活动安装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外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帽(15),且转杆(1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圈(16),所述转杆(14)的外表面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17),且转盘(17)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手柄(18),所述主体外壳(1)的后端内表面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明燕张久华江明涛
申请(专利权)人: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鹏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