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757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其中,停车场包括若干停车区域,每个停车区域均包括若干停车位,所述智能充电系统包括若干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设置在所述停车区域内,为该停车区域提供充电服务;所述充电单元包括轨道、充电桩和充电位,所述充电位分别对应停车位设置,且所述充电位与轨道连通,所述轨道上设有若干充电桩,充电桩滑动到相应的充电位,并对与该充电位相对应的停车位上的车辆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移动式充电模式,并且智能了解充电车主的要求按不同的时间要求提供不同的充电速度,充电完成后自主切断充电器进行下一台车辆的充电工作。

Intelligent charging system for parking l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harging system for a parking lot, wherein the parking lot comprises a number of parking areas, and each parking area comprises a number of parking spaces. The intelligent charging system comprises a number of charging units, which are arranged in the parking area to provide charging services for the parking area. The electric unit comprises a track, a charging pile and a charging position, each of which corresponds to a parking space, and the charging posi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ck. A plurality of charging piles are arranged on the track, and the charging pile slides to the corresponding charging position, and the vehicles on the parking sp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rging position are charged.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mobile charging mode, and intelligently understands the charging owner's requirements to provide different charging spe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ime requirements. After charging, the charger is cut off independently to charge the nex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
本技术属于智能充电
,具体设计一种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停车场均是全开放状态,即无论是燃油车、燃气车、混合动力车还是电动车等均是可以自由停放,没有限制。而现有的充电桩是在停车场内的一部分区域内每个车位均安装一台。因为停车场的营运性质,不可能将非电动车与电动车进行区分对待,更不可能将有充电桩的车位空出来留给电动车使用,虽然电动车的数量逐年都在增加,但非电动车数量仍然有绝对优势,而且这种状态仍然会延续很长时间。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充电桩车位被非电动车占用,而继续充电的电动车找不到充电位置。如图1为现有充电桩布置图,其中充电桩是固定的,车位经常被非电动车占用,既导致了需充电的电动车无法正常充电,也浪费了大量的充电桩资源。另外当电动车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时,只能按照常规充电功率进行充电,车辆充满后一直占用充电车位,直到车主开车离开停车场。这样对于单台的充电桩其实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不能根据充电车主的时间安排来调节充电速度,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桩利用不充分和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采用移动式充电模式,并且智能了解充电车主的要求按不同的时间要求提供不同的充电速度,充电完成后自主切断充电器进行下一台车辆的充电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其中,停车场包括若干停车区域,每个停车区域均包括若干停车位,所述智能充电系统包括若干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设置在所述停车区域内,为该停车区域提供充电服务;所述充电单元包括轨道、充电桩和充电位,所述充电位分别对应停车位设置,且所述充电位与轨道连通,所述轨道上设有若干充电桩,充电桩滑动到相应的充电位,并对与该充电位相对应的停车位上的车辆进行充电。优选地,所述充电单元中充电桩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且小于该停车区域内停车位的数量。优选地,所述充电位位于所述轨道的两侧或单侧。优选地,所述轨道的形状根据所述停车区域的结构设计形成。优选地,所述轨道的形状为直线型、环型或异型。优选地,所述轨道内设有功率输出元件,所述功率输出元件分别与充电位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功率输出元件为变压器、电缆。优选地,所述充电桩设有快档位、中档位和慢档位,根据需要具体选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首先,以轨道移动式代替固定式充电桩,可以灵活的移动充电桩到需要充电的电动车处进行工作,对于一组停车区域解决了充电车位被非电动车辆占用的问题,实现了有车位即可充电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充电桩的利用率和电动车的充电率。其次,增加了充电桩的覆盖率,原有的充电面积上可以减少三分之二左右的充电桩,这些充电桩可以布置在其他停车区域,这样在同样成本的情况下增大了充电桩的可充电位,方便了电动车寻找车位充电。第三,对预制电网容量需求相对较低,现有技术中,一般情况下充电桩均处于闲置状态,实际使用容量很低,大大浪费了先期施工材料和电网容量,而本技术则解决了这个问题,降低了预设变压器、线缆等原件和电网容量。第四,分级充电的方式适应了大部分电动车的要求,快中慢三个级别的充电模式,适应了不同的车主需求,时间紧张的用户可以快速充满离开,而对时间没要求的客户可以节约充电费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的分布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的充电单元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的充电单元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的充电单元再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停车位,2充电桩,3充电位,4非电动车,5电动车,6轨道。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其中,停车场包括若干停车区域,每个停车区域均包括若干停车位,所述智能充电系统包括若干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设置在所述停车区域内,为该停车区域提供充电服务;所述充电单元包括轨道、充电桩和充电位,所述充电位分别对应停车位设置,且所述充电位与轨道连通,所述轨道上设有若干充电桩,充电桩滑动到相应的充电位,并对与该充电位相对应的停车位上的车辆进行充电。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其中,停车场包括若干停车区域,每个停车区域均包括若干停车位1,所述智能充电系统包括若干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设置在所述停车区域内,为该停车区域提供充电服务;本实施例中,充电单元包括轨道6、充电桩和充电位3,其中,轨道6为直线型,在轨道6的两侧均匀分布停车位1,所述充电位3分别设置在与停车位1对应的位置上,且所述充电位3与轨道6连通,方便位于轨道6上的充电桩移动到充电位3上,轨道6内设有电缆,且电缆分别与各个充电位3连通,本实施例中,该停车区域内共有14个停车位1,呈两列均匀排列,直线型轨道6位于两列停车位1中间,本实施例中,轨道6上设有四个充电桩,能够分别在轨道6上自由移动,如图所示,其中,停车位1上有非电动车4和电动车5,无论电动车5停在哪个停车位1上,都可以实现将充电桩移动到该停车位1对应的充电位3上对电动车5进行充电,图中充电桩A、充电桩C、充电桩E正在对其对应的停车位1上的电动车5进行充电,那如果充电位D对应的停车位1上再有一辆电动车5需要充电,那么充电桩B就会沿图中箭头方向移动到充电位D上对该车辆进行充电;当充电桩A、充电桩C、充电桩E充电完成后再等待为其他车辆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一个停车区域设有14个停车位1,分布了四个充电桩,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节约了三分之二的充电桩,节约出来的充电桩可以布置到其他没有充电设施的停车区域,甚至可以把整个停车场布满,这样在不增加充电桩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充电桩覆盖率。另外,在充电位3上充电的电动车5一直到充满后充电位3会自动切断充电线路,等待下一个充电工作。充电优先级和充电功率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调节。充电功率分为快档位、中档位和慢档位,快档位的优先级最高充电桩会优先充电,并且会以大功率快速充电,这适合时间紧急需充电离开停车场的车主;中档位会以正常功率进行充电,这适合正常的停车补充电能的车主;慢档位有闲置的充电桩才会进行充电,这适合时间充裕停车时间很长的车主,当然选择的优先级越高收费标准越高,反之则越便宜。实施例2: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停车区域为环形设置,其中,充电单元的轨道6也为环形结构,轨道6上靠近停车位1的一侧设置充电位3,轨道6内设有电缆,且电缆分别与各个充电位3连通,本实施例中,环形停车为上停放有非电动车4和电动车5,无论电动车5停在哪个停车位1上,充电桩2均可用沿环形轨道6移动到电动车5对应的充电位3上对电动车5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该停车区域内设有十个停车位1,其中有五个充电桩2,少于停车位1的数量,相比现有技术节约了充电桩2的数量。在充电位3上充电的电动车5一直到充满后充电位3会自动切断充电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其中,停车场包括若干停车区域,每个停车区域均包括若干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系统包括若干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设置在所述停车区域内,为该停车区域提供充电服务;所述充电单元包括轨道、充电桩和充电位,所述充电位分别对应停车位设置,且所述充电位与轨道连通,所述轨道上设有若干充电桩,充电桩滑动到相应的充电位,并对与该充电位相对应的停车位上的车辆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其中,停车场包括若干停车区域,每个停车区域均包括若干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系统包括若干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设置在所述停车区域内,为该停车区域提供充电服务;所述充电单元包括轨道、充电桩和充电位,所述充电位分别对应停车位设置,且所述充电位与轨道连通,所述轨道上设有若干充电桩,充电桩滑动到相应的充电位,并对与该充电位相对应的停车位上的车辆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中充电桩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且小于该停车区域内停车位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场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余钟张立伟金辉蔡宇周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奥铄动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