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740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包括:负极盖、正极壳体、密封圈、正极、隔膜、负极及电解液,密封圈密封连接负极盖和正极壳体,并使负极盖和正极壳体形成密封腔,正极、隔膜、负极及电解液设于密封腔内;该扣式电池还包括设于正极壳体内的聚能环;聚能环包括外环壁、内环壁以及用于连接外环壁和内环壁的顶壁,外环壁、内环壁和顶壁形成环形腔体,顶壁与密封圈抵接;环形腔体上设有进出电解液和/或气体的第一通孔;正极部分位于聚能环的内环中。该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通过设置具有环形腔体的聚能环,增加了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功率,扩展了工作温度范围,提高了电池的整体稳定性、贮存性、一致性和防漏液性能,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扣式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
技术介绍
扣式电池因具有轻便、体积小等特点,在各种微型电子产品中作为电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扣式电池包括正极壳体、负极盖和设于正极壳体与负极盖之间所形成的密封腔体内的电芯与电解液,正极、隔膜与负极依次叠放后折叠或不折叠构成电芯。然而,上述扣式电池的正极壳体与负极盖在封装过程中以及上述扣式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正极与正极壳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漏液等情况,不仅降低了电池的整体稳定性和防漏液性能,而且缩短了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加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功率,拓展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提高电池的整体稳定性、贮存性、一致性和防漏液性能,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所述扣式电池包括:负极盖、正极壳体、密封圈、正极、隔膜、负极及电解液,其中,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负极盖和所述正极壳体,并使所述负极盖和所述正极壳体形成密封腔,所述正极、隔膜、负极及电解液设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扣式电池还包括设于所述正极壳体内的聚能环;所述聚能环包括外环壁、内环壁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环壁和所述内环壁的顶壁,所述外环壁、内环壁和顶壁形成环形腔体,所述顶壁与所述密封圈抵接;所述环形腔体上设有进出电解液和/或气体的第一通孔;所述正极部分位于所述聚能环的内环中。上述方案中,所述聚能环的顶壁上向所述密封圈延伸形成环形凸起。上述方案中,所述负极盖的开口部向外弯曲并向上延伸形成密封边,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密封边上,以密封正极壳体开口部和负极盖开口部的间隙;所述环形凸起设置在密封边弯曲部位的正下方。上述方案中,所述正极为凸台结构和/或所述正极的端面设有倒角。上述方案中,所述述环形凸起为倒V型、倒U型或圆弧型。上述方案中,所述正极朝向所述正极壳体的底面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一定位凹槽,所述内环壁的底部向内延伸且在对应所述定位凹槽的位置设有一定位凸台。上述方案中,所述聚能环的顶壁与内环壁、外环壁均圆弧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聚能环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为同心设置的环形壁,所述环形腔体为开口朝向正极壳体底部的环形槽。上述方案中,所述聚能环的内环壁的底部向内延伸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正极壳体贴合。上述方案中,所述聚能环的底部设有固定片、以及连接所述固定片和所述聚能环的内环壁的至少一个连接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正极壳体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圈朝向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适配的环形嵌槽。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片与正极壳体的中心轴相互重合;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片均匀设置在以所述固定片的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片均与所述正极壳体贴合固定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聚能环的外径与正极壳体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聚能环的外环壁设有弹性凸起,所述聚能环通过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正极壳体卡接。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的内环壁的底部向内沿平行于所述内环壁方向延伸有环形定位套,所述正极部分位于所述环形定位套中,所述环形定位套上设有进出电解液的第二通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中通过设置具有环形腔体的聚能环,与现有技术中依靠密封圈形成支撑相比,减小了密封圈所占用的空间,而通过环形腔体增大了电解液的容量空间,使得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有足够的电解液传导带电离子,减少电极极化,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放电功率,并且环形腔体可对正极形成固定支撑,提高了电池的整体稳定性,也相应提高了电池的机械强度,使得电池可以在更高温度内工作;并且,通过聚能环的外环壁、内环壁和顶壁对密封圈和负极盖等部件进行多重支撑,使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更好,防漏液效果更好;此外,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以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环形腔体,减小了电池内部压力,能够有效防止因电池气胀导致电池漏液和变形。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通过设置具有环形腔体的聚能环,增加了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功率,拓展了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提高了电池的整体稳定性、贮存性、一致性和防漏液性能,并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扣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座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底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底座的剖视图;图8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负极盖与密封圈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正极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正极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扣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扣式电池常温下15K恒阻放电曲线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扣式电池在60℃贮存40天后的15K恒阻放电曲线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扣式电池在85℃贮存40天后的15K恒阻放电曲线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扣式电池在不同温度下15K恒阻放电曲线示意图;图22为现有CR2032的扣式电池碰撞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3为改进CR2032的扣式电池碰撞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包括负极盖1、正极壳体2、密封圈3、正极4、隔膜5、负极6及电解液,其中,密封圈3密封连接负极盖1和正极壳体2,并使所述负极盖1和所述正极壳体2形成密封腔,正极4、隔膜5、负极6及电解液设于所述密封腔内;该扣式电池还包括设于正极壳体2内的聚能环7;所述聚能环7包括外环壁71、内环壁72以及用于连接外环壁71和内环壁72的顶壁73,外环壁71、内环壁72和顶壁73形成环形腔体,所述顶壁73与所述密封圈3抵接;所述环形腔体上设有进出电解液和/或气体的第一通孔74;所述正极4部分位于所述聚能环7的内环中。这里,所述正极4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即与现有技术中正极的形状相同,或者所述正极4可以为凸台结构,或者所述正极4的端面设有倒角,所述倒角可以是倒圆角、倒斜角等。所述端面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正极4中靠近隔膜5的端面为正极4的上端面,正极4中靠近正极壳体2的端面为正极4的下端面。作为一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再次参见图1,所述正极4为圆柱形。作为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再次参见图2,所述正极4为双向凸台结构。作为又一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再次参见图3,所述正极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倒圆角。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正极4也可以是只有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包括负极盖、正极壳体、密封圈、正极、隔膜、负极及电解液,其中,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负极盖和所述正极壳体,并使所述负极盖和所述正极壳体形成密封腔,所述正极、隔膜、负极及电解液设于所述密封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式电池还包括设于所述正极壳体内的聚能环;所述聚能环包括外环壁、内环壁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环壁和所述内环壁的顶壁,所述外环壁、内环壁和顶壁形成环形腔体,所述顶壁与所述密封圈抵接;所述环形腔体上设有进出电解液和/或气体的第一通孔;所述正极部分位于所述聚能环的内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底座的扣式电池,包括负极盖、正极壳体、密封圈、正极、隔膜、负极及电解液,其中,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负极盖和所述正极壳体,并使所述负极盖和所述正极壳体形成密封腔,所述正极、隔膜、负极及电解液设于所述密封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式电池还包括设于所述正极壳体内的聚能环;所述聚能环包括外环壁、内环壁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环壁和所述内环壁的顶壁,所述外环壁、内环壁和顶壁形成环形腔体,所述顶壁与所述密封圈抵接;所述环形腔体上设有进出电解液和/或气体的第一通孔;所述正极部分位于所述聚能环的内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的顶壁上向所述密封圈延伸形成环形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盖的开口部向外弯曲并向上延伸形成密封边,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密封边上,以密封正极壳体开口部和负极盖开口部的间隙;所述环形凸起设置在密封边弯曲部位的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为凸台结构和/或所述正极的端面设有倒角。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喻忠元夏青阮宝红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力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