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养克氏原螯虾池塘配养河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598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8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主养克氏原螯虾池塘配养河蟹的方法。步骤包括:1)当年7月初和8月初各放养一批克氏原螯虾后备亲本作苗种繁育,每亩投放量为18kg和22kg,尾重分别为25g和30g,雌雄比均为1︰1,9月中下旬进入苗种培育阶段;2)翌年3月起捕商品虾,将体重达30g以上的商品虾全部起捕,将小于30g以下的半成品虾留存在池塘中继续养殖,直到8月结束;3)翌年6月中下旬每亩放养25g/只的幼蟹1100只;4)翌年7月初和8月初重新各选留一批克氏原螯虾作后备亲本,每亩选留克氏原螯虾的数量和尾重同步骤1),进行又一年的苗种繁育;5)适时换水,确保良好水质;6)当年10月起适时捕捞商品河蟹。

A metho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ab in the pond of crayfish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quaculture, and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maintaining crab in main pond of crayfish. The steps include: 1) raising a batch of procrayfish reserve parents in early July and early August of the same year as seedling breeding, with the dosage of 18 kg and 22 kg per mu, the tail weight of 25 g and 30 g respectively,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being 1:1, and entering the seedling cultivation stage in mid-late September; 2) catching commercial shrimp from March of the following year, and catching all commercial shrimps weighing more than 30 G. The semi-finished shrimps less than 30 g were kept in the pond until the end of August; 3) 1 100 young crabs per mu were rais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June of the following year; 4) a batch of protocrayfish were re-selected as backup parents in early July and early August of the following year, and the number and tail weight of protocrayfish per mu were synchronized for another year. Breeding of seedlings; 5) timely replacement of water to ensure good water quality; 6) timely fishing of commercial crab in October of that y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养克氏原螯虾池塘配养河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主养克氏原螯虾池塘配养河蟹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克氏原螯虾和河蟹均为我国养殖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国内外需求量巨大。在主养河蟹的池塘中,有人认为混养克氏原螯虾会损伤河蟹、减少河蟹产量,经济效益降低。在主养克氏原螯虾的池塘中,有人认为混养河蟹则会损伤克氏原螯虾,减少克氏原螯虾产量,导致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如何做到合理搭配和合理混养方法,是解决克氏原螯虾和河蟹搭配或混养的关键技术,从而使得池塘中克氏原螯虾和河蟹双双丰收,使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翻一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养克氏原螯虾池塘配养河蟹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起捕商品虾、河蟹苗种放养、选留后备亲虾、水质调控和河蟹捕捞等。使主养克氏原螯虾的池塘优质品种增加一个,实现产量双丰收,产值和利润翻一番。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主养克氏原螯虾池塘配养河蟹的方法,其步骤为:(1)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当年7月初和8月初各放养一批克氏原螯虾作后备亲本,每亩(按666平方米计算)克氏原螯虾的数量分别为18kg和22kg,克氏原螯虾的尾重分别为25g和30g,雌雄比例均按照1︰1投放,9月中下旬进入苗种培育阶段;(2)起捕商品虾:翌年3月份开始,起捕克氏原螯虾商品虾,将体重达到30g以上的商品虾全部起捕上市销售,将小于30g以下的半成品虾留存在池塘中继续养殖,直到8月份结束;(3)河蟹幼蟹放养:翌年6月中下旬每亩放养幼蟹1100只,幼蟹规格为25g/只;(4)选留克氏原螯虾后备亲本:翌年7月初和8月初重新各选留一批克氏原螯虾作后备亲本,每亩选留数量和克氏原螯虾的尾重如步骤(1),克氏原螯虾作后备亲本留足后,将剩下的商品虾全部上市销售,进行又一年的苗种繁育(5)水质调控:适时换水,确保水质良好。本专利技术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合理利用克氏原螯虾生长后期池塘腾出的较大空间。(2)本专利技术增加池塘优良品种的养殖和产出。(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池塘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如下详细说明,但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主养克氏原螯虾池塘配养河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当年7月初和8月初各放养一批克氏原螯虾后备亲本进行苗种繁育;每666平方米池塘投放克氏原螯虾数量分别为18kg和22kg,克氏原螯虾尾重分别为25g和30g,按照雌雄比例为1︰1投放,9月中下旬进入苗种培育阶段;(2)起捕克氏原螯虾商品虾:翌年3月份开始起捕克氏原螯虾的商品虾,将体重达到30g以上的克氏原螯虾商品虾全部起捕,将小于30g以下的半成品虾留存在池塘中继续养殖,直到8月份结束;(3)河蟹苗种放养:翌年6月中下旬每666平方米池塘放养幼蟹1100只,幼蟹规格为25g/只;(4)选留克氏原螯虾后备亲本:翌年7月初和8月初重新各选留一批克氏原螯虾作后备亲本,每666平方米池塘选留克氏原螯虾数量和尾重同步骤(1),进行又一年的苗种繁育;(5)水质调控:适时冲水和换水(按本领域常规方法),确保水质良好;(6)河蟹捕捞:翌年10月份起适时捕捞商品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养克氏原螯虾池塘配养河蟹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当年7月初和8月初各放养一批克氏原螯虾作后备亲本进行苗种繁育;每666平方米池塘投放克氏原螯虾的数量分别为18kg和22kg,克氏原螯虾尾重分别为25g和30g,均按照雌雄比例为1︰1投放,9月中下旬进入苗种培育阶段;(2)起捕克氏原螯虾商品虾:翌年3月份开始起捕克氏原螯虾的商品虾,将体重达到30g以上的克氏原螯虾的商品虾全部起捕销售,将小于30g以下的半成品虾留存在池塘中继续养殖,直到8月份结束;(3)河蟹苗种放养:翌年6月中下旬每666平方米池塘放养幼蟹1100只,幼蟹规格为25g/只;(4)选留克氏原螯虾后备亲本:翌年7月初和8月初重新各选留一批克氏原螯虾作后备亲本,每666平方米池塘选留克氏原螯虾数量和尾重同步骤(1),进行又一年的苗种繁育;(5)水质调控:高温季节适时冲水和换水,确保水质良好;(6)河蟹捕捞:翌年10月份起适时捕捞商品河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养克氏原螯虾池塘配养河蟹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当年7月初和8月初各放养一批克氏原螯虾作后备亲本进行苗种繁育;每666平方米池塘投放克氏原螯虾的数量分别为18kg和22kg,克氏原螯虾尾重分别为25g和30g,均按照雌雄比例为1︰1投放,9月中下旬进入苗种培育阶段;(2)起捕克氏原螯虾商品虾:翌年3月份开始起捕克氏原螯虾的商品虾,将体重达到30g以上的克氏原螯虾的商品虾全部起捕销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世园何绪刚杨瑞斌杨学芬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