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朝基专利>正文

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580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是在一鼓风箱旁侧串组一热风箱,并一同架设在纸板所需热风压烘干路径上;鼓风箱侧端、底部分别设一进风口及一排风口,且鼓风箱内设一涡动风帘及一加热器,热风箱内设相连通的一集压腔槽及一回风腔槽,并在回风腔槽侧端设一与进风口相连通的回风口,同时排风口及集压腔槽底部均与热风压烘干路径相连通;据以利用涡动风帘吸入空气受加热器加热后朝热风压烘干路径吹出热风,且热风亦吹入集压腔槽而形成热风压,并经由回风腔槽导入鼓风箱内,使热风得以循环利用,以提升上光纸板在行进烘干期间的稳定性及其烘干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光纸板的烘干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现有技术习知上光纸板的制作技术,是在纸板上光机上将纸板涂覆溶剂,然后利用传统烘干设备进行烘干作业,促使纸板上的溶剂迅速干燥形成一透明光亮的薄膜,以制作出具有光亮透明薄膜的上光纸板。且知,上述传统烘干设备是采用大量并排的复数电热器及复数风扇,致使已涂覆上光用溶剂的待烘干的纸板,必须经过极长距离的热烘操作,才能完成热烘干燥作业,导致纸板上光机须耗用数十米长的设置空间,故具有体积庞大且作业缓慢耗时等缺失。本技术设计人在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59564号公开了“纸板上光机的改良型风压循环烘干装置追加(一)”技术,是在一设有涡动风帘的鼓风箱底部的排风口连结另一导风箱,且鼓风箱与导风箱之间组设一加热器,以便驱动涡动风帘将外界空气抽吸至鼓风箱内,并接受加热器加热而成热风,并使热风经导风箱导引增强其风压后朝纸板行进方向斜推下压;据以有效提升烘干设备的作业效率及其传输的稳定性,且大幅缩短习见的纸板上光机的设置空间。只是,上述习用技术所提供的风压须自鼓风箱经过导风箱后才能吹抵上光纸板,在实施上需要较长的流通路径,徒增物料上的成本,且鼓风箱烘干路径较短,同时未见有加装后置的热风烘干路径或循环装置等配套措施,因此易造成上光纸板烘干效率不佳的问题,是已对印刷业者造成相当的不便及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主要是在一鼓风箱旁侧串组另一热风箱,并一同架设在纸板所需热风压烘干路径上;该鼓风箱侧端、底部分别开设有一进风口及另一排风口,且鼓风箱内邻近进风口处枢设有一涡动风帘,能经由进风口将气体吸入鼓风箱内; 该排风口内设有一前导板及另一后导板,且前、后导板之间形成有一颈口,并在涡动风帘与颈口间组设有一加热器,能将涡动风帘吸入的气体加热,并于颈口压缩成热风压后朝热风压烘干路径吹出热风。该热风箱内设有一隔板,是将热风箱内区隔成一底层集压腔槽及另一顶层回风腔槽,且集压腔槽底部与热风压烘干路径相连通,能使热风压烘干路径上的热风能充满于集压腔槽内而形成热风压;该隔板上开设有一通道,使集压腔槽与回风腔槽相连通,致使集压腔槽内的热风压能经由该通道导入回风腔槽中;该回风腔槽侧端设一与进风口相连通的回风口,促使回风腔槽内的热风压能经由该回风口及进风口而导入鼓风箱中。由上述构件的组成,能使热风箱吹入热风压烘干路径的热风朝上光纸板的行进方向斜推下压,致使热风经由热风压烘干路径而充满该集压腔槽以形成热风压,进一步加强对行进中的上光纸板来自顶部的热风压力,且集压腔槽内的热风压会经由该通道导入回风腔槽内,再经由回风口导入鼓风箱的进风口内,进而使热风能够循环于鼓风箱、热风压烘干路径、集压腔槽及回风腔槽之间,以提升上光纸板在行进烘干期间的稳定性及其烘干效率。所述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其中该鼓风箱内组设有若干承座,承座上开设有一轴孔,且涡动风帘枢设于该等轴孔内。所述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其中该涡动风帘由一马达所传动的一轴心串置驱动。所述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其中该回风腔槽顶部还开设有一排气窗,且排气窗内组设有复数遮窗板。所述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其中该遮窗板由一外导片与另一内导片之间设一中置片所组成,且该内导片之间有一进气口,并于该外导片之间有一排气口,并在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有一阻气室。所述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其中该鼓风箱及热风箱的顶部盖组一风罩,且风罩顶部开设有一通风口,并于通风口内组设复数风扇。所述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其中该回风腔槽顶部邻近回风口处有一倾斜部。所述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其中该鼓风箱及热风箱为多个,并依次串连成多个热风循环区段。本技术将鼓风箱与导风箱整合成一体,可减少额外加装导风箱的组置成本,并能够接收鼓风箱所产生的热风以进一步烘干纸板,并使热风得以循环至鼓风箱内而再次被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热风循环装置的立体图,说明该鼓风箱旁侧串组另一热风箱,并一同架设在纸板所需热风压烘干路径上。图2为本技术热风循环装置的剖示图,说明该隔板上开设有一通道,使集压腔槽与回风腔槽相连通,并在回风腔槽侧端、顶部分别开设有一回风口及另一排气窗。图3为本技术的鼓风箱的立体分解图,说明该鼓风箱内枢设有一涡动风帘,并组设有一具备产生热辐射能作用的加热器。图4为本技术的鼓风箱的剖示图,说明该排风口内双侧设有一前导板及另一后导板,且前、后导板之间围绕形成一较为缩小距离的颈口。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剖示图,说明该等内导片之间形成有一进气口,并于该等外导片之间形成有一排气口,并在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形成一阻气室。图6为本技术热风循环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剖示图,说明将复数组鼓风箱及热风箱串组成复数区段的热风循环装置。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热风箱,11集压腔槽,12回风腔槽,13隔板,14通道,15回风口,16排气窗,160遮窗板,161外导片,162中置片,163内导片,164进气口,165排气口,166阻气室,17倾斜部;2鼓风箱,20阻风板,200集压槽,21进风口,210通气网板,211气孔,22排风口,220颈口,23涡动风帘,231轴心,232马达,233承座,234轴孔,24加热器,241控制器,242鼓风机,25轴孔251穿孔,26前导板,27后导板,28顶板,29配电箱;3纸板上光机,30热风压烘干路径,31输送网面,301前段热风压烘干路径,302后段热风压烘干路径;4纸板;5风罩,51通风口;6风扇;7水珠。具体实施方式为清楚公开本本技术,请参阅附图及实施方式的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示出纸板上光机3与本技术的热风循环装置的配置位置,主要是在一鼓风箱2旁侧串组另一热风箱1,并一同架设在纸板4所需热风压烘干路径30上;其中,该热风压烘干路径30(如图1、图2所示),是纸板上光机3的输送网面31移载纸板4分别接受鼓风箱2及热风箱1烘烤的路径,区分成一前段热风压烘干路径301及另一后段热风压烘干路径302。该鼓风箱2(如图3所示)顶部、侧端分别组设一顶板28及另一配电箱29,且于鼓风箱2(如图4所示)侧端、底部分别开设有一进风口21及另一排风口22,该进风口21组设有一通气网板210(如图3、图4所示),通气网板210上开设有复数个气孔211,且该排风口22与前段热风压烘干路径301相连通,并在鼓风箱2内邻近进风口21处枢设有一涡动风帘23。该涡动风帘23(如图3所示)可取用本创作人早先公告第254146号专利技术中所揭示的同一装置,能接受配电箱29内一马达232所传动的一轴心231的串置驱动,该轴心231穿探鼓风箱2侧端一轴孔25,且套设该涡动风帘23而枢接于鼓风箱2内若干承座233的轴孔234内。该排风口22(如图4所示)内双侧分别设有一前导板26及另一后导板27,且前、后导板26及27之间围绕形成一较为缩小距离的颈口220,该后导板27底端长度较前导板26长,且该前导板26对应颈口220以下区段制成一朝纸板4的行进方向弯曲的导风面形态;该进风口21与排风口22之间另设有一阻风板20,用以阻挡涡动风帘23的风压回流,且该阻风板20与前导板26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板上光机的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鼓风箱,架设在纸板所需热风压烘干路径上;一进风口,设于该鼓风箱侧端;一排风口,设于该鼓风箱底部,并与热风压烘干路径相连通;一涡动风帘,枢设在该鼓风箱内邻近进风口处;一加热器,设于涡动风帘与该排风口之间;一前导板,设于该排风口内一侧;一后导板,设于该排风口内另一侧,且后导板底端长度较该前导板长;一颈口,设于该前导板与后导板之间;一热风箱,串组在该鼓风箱的旁侧,且一同架设在纸板所需热风压烘干路径上;一隔板,设于热风箱内,将热风箱区隔成一底层集压腔槽及另一顶层回风腔槽,且集压腔槽底部与热风压烘干路径相连通;一通道,设于该隔板上;及一回风口,设于该回风腔槽侧端,并与鼓风箱的进风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基
申请(专利权)人:李朝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