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重界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564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重界面检测装置,包括容器以及容器上方的定滑轮,还包括在容器内的下潜配重和容器外的显示配重,所述下潜配重和显示配重之间的拉索绕过定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配重的质量小于下潜配重的质量,所述显示配重刻画有水平指示线,该水平指示线正对有垂直固定的高度指示尺,该高度指示尺靠近所述拉索,所述高度指示尺的高度大于所述容器的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实心的下潜配重进行液面检测,可避免容器中的介质渗透进入下潜配重内部,从而增强了检测装置的准确性;(2)显示配重采用配重介质进行配重,方便调试,保证了拉索两边的拉力相等,使显示配重准确显示液面位置,检测结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重界面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液面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实心浮球界面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湿法磷酸来源广泛,生产成本较低,但由于杂质含量较高,因而主要用于磷肥生产行业。工业中常用溶剂萃取得到净化精制的湿法磷酸,而在溶剂萃取湿法磷酸净化生产中,需要进行磷酸及萃取剂界面的检测与控制。传统的界面检测装置,通常是采用非金属材料焊接(或压接)形成的空心浮球,由于萃取剂与磷酸介质的特殊性,具有腐蚀性强、容易结垢的特点,同时二者的密度差较小、密度会产生波动,在萃取剂再生时有煤油的混入,此时介质的渗透性极强,因此,萃取剂极易从焊缝渗透进入浮球内部,造成浮球的重量增加,导致无法精确地对界面位置进行检测。再者,传统的界面检测装置适用性低,无法随着萃取介质的变化而对检测装置作出相应的改变,当萃取介质变化时,需要重新制定合适的检测装置。同时对于界面检测方法,工业中还出现了插入式差压法、吹气差压法、导波雷达、射频导纳法等等,这些方法中的界面仪器长期使用后均存在可靠性差、维护量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重界面检测装置,该装置对界面位置检测的精度高,同时可通过介质的不同而对该装置进行合适的配重,其适应性广、可靠性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配重界面检测装置,包括容器以及容器上方的定滑轮,还包括在容器内的下潜配重和容器外的显示配重,所述下潜配重和显示配重之间的拉索绕过定滑轮,其关键在于:所述显示配重的质量小于下潜配重的质量,所述显示配重刻画有水平指示线,该水平指示线正对有垂直固定的高度指示尺,该高度指示尺靠近所述拉索,所述高度指示尺的高度大于所述容器的深度。采用上述方案,下潜配重与显示配重由拉索绕在定滑轮上,该检测装置的下潜配重位置随着检测介质的界面变化,而显示配重与其相配合的高度指示尺显示界面高度,显示配重上的刻度线指示的刻度则表示容器内介质界面的高度。所述下潜配重包括配重支架,以及套装在配重支架上的实心配重,该配重支架与所述拉索连接。所述配重支架为螺杆,所述实心配重与配重支架螺纹连接,并经螺母限位,所述螺杆的螺帽上开有过孔连接所述拉索。采用上述方案,下潜配重与配重支架可拆卸连接,方便根据容器介质的不同而更换实心配重的尺寸大小,使其能准确地浮在介质界面处;为了避免外部介质渗透进入内部,将下潜配重的柱体做成实心的,使下潜配重的重力不变,有效保证了测量精度。所述显示配重包括中空壳体,在所述中空壳体中装有配重介质。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显示配重利用配重介质改变其重力,使其与下潜配重能在定滑轮上保持平衡,有利于精准测量介质界面。所述显示配重的壳体由筒体、上盖和下盖焊接而成,在所述上盖上设有配重口;在所述上盖中央还设有挂耳,该挂耳上开有挂孔。在所述配重口处设有密封塞。采用上述方案,配重口开在上盖上,可使显示配重最大程度装载配重介质,并使用密封塞将配重口密封,防止配重液蒸发或漏出。所述容器中盛装有高密度液体和低密度液体,所述下潜配重位于所述高密度液体和低密度液体的界面处,所述下潜配重受到液体的总浮力为F。所述下潜配重与显示配重的重量差值等于下潜配重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值F。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密度液体和低密度介质对下潜配重产生一个浮力F,而为了使显示配重与下潜配重在定滑轮上平衡,以显示出两介质之间的界面,将显示配重的重力等于下潜配重的重力减去浮力F。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实心的下潜配重进行液面检测,可避免容器中的介质渗透进入下潜配重内部,从而增强了检测装置的准确性;(2)显示配重采用配重介质进行配重,方便调试,保证了拉索两边的拉力相等,使显示配重准确显示液面位置,检测结果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下潜配重的剖视图;图3为显示配重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配重界面检测装置,包括容器1以及容器1上方的定滑轮6,还包括在容器1内的下潜配重4和容器1外的显示配重7,所述下潜配重4和显示配重7之间的拉索5绕过定滑轮6,其关键在于:所述显示配重7的质量小于下潜配重4的质量,所述显示配重7刻画有水平指示线,该水平指示线正对有垂直固定的高度指示尺8,该高度指示尺8靠近所述拉索5,所述高度指示尺8大于所述容器1的深度。如图2所示,所述下潜配重4包括配重支架42,以及套装在配重支架42上的实心配重41,该配重支架42与所述拉索5连接;所述配重支架42为螺杆,所述实心配重41与配重支架42螺纹连接,并经螺母44限位,所述螺杆的螺帽上开有过孔43连接所述拉索5。本实施例中,所述实心配重41是由聚丙烯材料加工而成,所述螺母44和配重支架42是由316L金属材质制成的;所述拉索5为不具弹力的绳索。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配重7包括中空壳体,在所述中空壳体中装有配重介质78;所述显示配重7的壳体由筒体71、上盖72和下盖73固接而成,所述上盖72上设有配重口74;在所述上盖72的中央还设有挂耳77,该挂耳77上开有挂孔76。在所述配重口74处设有密封塞75。作为优选,由于液体易挥发的特性,本实施例中的配重介质78为粒状固体介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1中盛装有高密度液体2和低密度液体3,所述下潜配重4位于所述高密度液体2和低密度液体3的界面处,所述下潜配重4受到液体的总浮力为F。所述下潜配重4与显示配重7的重量差值等于下潜配重4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值F。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密度液体2的密度为ρ1,低密度液体3的密度为ρ2,通过已知密度的两种液体,结合所述下潜配重4的体积,可计算出下潜配重4在两种液体界面处的浮力F。工作原理:下潜配重4的重量为G1恒定不变,通过下潜配重4的体积和两种介质的密度,计算出下潜配重4在两种介质界面处的浮力,显示配重7的重量为G2,通过调整显示配重7内配重介质78的量,从而改变显示配重重量G2的值,使得G2的值等于G1减去浮力,确保下潜配重4能刚好浮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位置;此时显示配重7上的刻度线指示的刻度便为容器1中的界面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重界面检测装置,包括容器(1)以及容器(1)上方的定滑轮(6),还包括在容器(1)内的下潜配重(4)和容器(1)外的显示配重(7),所述下潜配重(4)和显示配重(7)之间的拉索(5)绕过定滑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配重(7)的质量小于下潜配重(4)的质量,所述显示配重(7)刻画有水平指示线,该水平指示线正对有垂直固定的高度指示尺(8),该高度指示尺(8)靠近所述拉索(5),所述高度指示尺(8)的高度大于所述容器(1)的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重界面检测装置,包括容器(1)以及容器(1)上方的定滑轮(6),还包括在容器(1)内的下潜配重(4)和容器(1)外的显示配重(7),所述下潜配重(4)和显示配重(7)之间的拉索(5)绕过定滑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配重(7)的质量小于下潜配重(4)的质量,所述显示配重(7)刻画有水平指示线,该水平指示线正对有垂直固定的高度指示尺(8),该高度指示尺(8)靠近所述拉索(5),所述高度指示尺(8)的高度大于所述容器(1)的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潜配重(4)包括配重支架(42),以及套装在配重支架(42)上的实心配重(41),该配重支架(42)与所述拉索(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重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支架(42)为螺杆,所述实心配重(41)与配重支架(42)螺纹连接,并经螺母(44)限位,所述螺杆的螺帽上开有过孔(43)连接所述拉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恩张治平何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