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安装结构及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541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安装结构及监控装置。该设备安装结构包括设备安装端以及转接环;设备安装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或用于容纳转接环的第二空腔和第二凹槽,相对应地,转接环设置有用于容纳设备安装端的第一空腔和第一凹槽或第二凸缘;转接环安装于设备安装端或转接环安装于设备安装端时,凸缘与对应的凹槽配合,将设备安装端或转接环旋转任意角度后,设备安装端与转接环卡接。该设备安装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监控装置可靠性差、安装不方便且安装时间长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安装结构及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监控
,特别涉及一种设备安装结构及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安全意识的逐渐增强,球型摄像机等监控装置的在小区、街道、工厂等场所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现有的球型摄像机等监控装置一般通过转接环安装于墙壁或支架上。具体的安装过程包括:首先,将转接环固定安装到支架上;然后,安装工人用手托起监控装置,并使监控装置的安装部伸入转接环内;最后,通过多个螺钉等紧固件将监控装置的安装部固定连接到转接环上,完成监控装置的安装。由于上述监控装置与转接环之间的紧固连接通过紧固件实现,监控装置的重力便全部作用在紧固件上,使得紧固件在起到紧固作用的同时还需要承担监控装置的重量,使得监控装置的可靠性较差;并且在安装紧固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安装工人或设备托举监控装置才能使安装顺利完成,因此,在将现有监控装置安装到转接环时具有安装不方便且安装时间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备安装结构及监控装置,该设备安装结构通过设备安装端与转接环之间的卡接,能够解决现有监控装置可靠性差、安装不方便且安装时间长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设备安装结构,包括设备安装端,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的转接环;所述设备安装端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缘;所述转接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设备安装端的第一空腔、且在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腔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缘的第一凹槽;所述转接环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时,所述设备安装端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空腔且在旋转所述设备安装端或所述转接环任意角度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缘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用于使所述设备安装端与所述转接环卡接;或者,所述转接环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缘;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转接环的第二空腔、且在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二腔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缘的第二凹槽;所述转接环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时,所述转接环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空腔且在旋转所述转接环或所述设备安装端任意角度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缘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转接环与所述设备安装端卡接。优选地,还包括紧固件;所述转接环设置有所述第一空腔时,沿所述转接环的径向,所述转接环还设置有贯穿其壁厚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在每个第一凸缘上设置有沿所述设备安装端的径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孔;在所述转接环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时,通过旋转所述设备安装端或所述转接环,能够使所述第一螺纹孔与一个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紧固件穿过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的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用于将所述设备安装端与所述转接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设备安装端的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进行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块;旋转所述设备安装端或所述转接环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相抵接时,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优选地,还包括紧固件;当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所述第二空腔时,沿所述设备安装端的径向,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贯穿其壁厚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在每个第二凸缘上设置有沿所述转接环的径向延伸的第二螺纹孔;在所述转接环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时,通过旋转所述设备安装端或所述转接环,能够使所述第二螺纹孔与一个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紧固件穿过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连通的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用于将所述设备安装端与所述转接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壁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转接环的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进行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块;旋转所述设备安装端或所述转接环以使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相抵接时,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优选地,当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缘、且所述转接环设置有所述第一空腔时,所述第一腔壁设置有第一锥形壁,沿所述设备安装端朝向所述转接环的方向,所述第一空腔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形壁形状配合的第一锥形面,用于使所述设备安装端与所述转接环之间锁紧;或者,当所述转接环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缘、且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所述第二空腔时,所述第二腔壁设置有第二锥形壁,沿所述设备安装端朝向所述转接环的方向,所述第二空腔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所述转接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锥形壁形状配合的第二锥形面,用于使所述设备安装端与所述转接环之间锁紧。优选地,当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缘、且所述转接环设置有所述第一空腔时,所述转接环在朝向所述设备安装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第一孔壁为第三锥形壁,且沿从所述设备安装端朝向所述转接环的方向,所述第一沉孔的孔径逐渐减小;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壁形状配合的第三锥形面,用于使所述设备安装端与所述转接环之间锁紧;或者,当所述转接环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缘、且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所述第二空腔时,所述设备安装端在朝向所述转接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第二孔壁为第四锥形壁,且沿从所述转接环朝向所述设备安装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沉孔的孔径逐渐减小;所述转接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孔壁形状配合的第四锥形面,用于使所述设备安装端与所述转接环之间锁紧。优选地,当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缘时,每个第一凸缘具有背离所述转接环的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与水平面形成开口背离所述设备安装端的夹角为1°~20°;或者,当所述转接环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缘时,每个第二凸缘具有背离所述设备安装端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与水平面形成开口背离所述设备安装端的夹角为1~20°。优选地,所述转接环的外周面设置有凸环,沿所述转接环的轴向,所述凸环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系绳通孔。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监控装置,该监控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设备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安装结构及监控装置,上述设备安装结构通过设置在设备安装端以及转接环上的凸缘和凹槽的配合,并在设备安装端和转接环装配后旋转任意角度使设备安装端与转接环卡接在一起,此时,即使安装工人不用手托举监控装置也可以进行后续地安装;同时,通过设备安装端与转接环之间的圆锥面配合,能够提高设备安装端与转接环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因此,采用上述设备安装结构能够方便监控装置的安装,缩短安装时间且提高监控装置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安装结构及监控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监控装置可靠性差、安装不方便且安装时间长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提供的设备安装结构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提供的设备安装结构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提供的设备安装结构中一种转接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提供的转接环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提供的转接环在B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提供的设备安装结构中设备安装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提供的设备安装端在C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安装结构,包括设备安装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的转接环;所述设备安装端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缘;所述转接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设备安装端的第一空腔、且在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腔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缘的第一凹槽;所述转接环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时,所述设备安装端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空腔且在旋转所述设备安装端或所述转接环任意角度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缘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用于使所述设备安装端与所述转接环卡接;或者,所述转接环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缘;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转接环的第二空腔、且在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二腔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缘的第二凹槽;所述转接环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时,所述转接环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空腔且在旋转所述转接环或所述设备安装端任意角度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缘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转接环与所述设备安装端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安装结构,包括设备安装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的转接环;所述设备安装端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缘;所述转接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设备安装端的第一空腔、且在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腔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缘的第一凹槽;所述转接环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时,所述设备安装端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空腔且在旋转所述设备安装端或所述转接环任意角度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凸缘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用于使所述设备安装端与所述转接环卡接;或者,所述转接环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缘;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转接环的第二空腔、且在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二腔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缘的第二凹槽;所述转接环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时,所述转接环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空腔且在旋转所述转接环或所述设备安装端任意角度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凸缘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转接环与所述设备安装端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转接环设置有所述第一空腔时,沿所述转接环的径向,所述转接环还设置有贯穿其壁厚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在每个第一凸缘上设置有沿所述设备安装端的径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孔;在所述转接环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时,通过旋转所述设备安装端或所述转接环,能够使所述第一螺纹孔与一个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紧固件穿过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的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用于将所述设备安装端与所述转接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设备安装端的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进行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块;旋转所述设备安装端或所述转接环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相抵接时,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当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所述第二空腔时,沿所述设备安装端的径向,所述设备安装端设置有贯穿其壁厚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在每个第二凸缘上设置有沿所述转接环的径向延伸的第二螺纹孔;在所述转接环安装于所述设备安装端时,通过旋转所述设备安装端或所述转接环,能够使所述第二螺纹孔与一个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紧固件穿过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连通的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用于将所述设备安装端与所述转接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壁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正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