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宝洁公司专利>正文

有图案的造纸机用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46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制造硬质纸如印刷牛皮纸、新闻用纸、衬垫纸板和精细或书写用纸的造纸带。该造纸带可与单丝牵引或双丝牵引造纸机联合使用。该造纸带包含一种编织的增强成份和一种有图案的图案。该图案定义了造纸带的任一或全部两个面。图案上的图案独立于增强成份的织物。这样设计消除了造纸带纸接触表面的大小以及图案与织物和/或造纸带渗透性之间的相互影响。更进一步,这种设计使得纸幅与烘缸接触面积增加且接触更均匀。此外,该造纸带增加了磨损表面,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纸机械用的织物,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显著增强性能的织物。
技术介绍
传统的造纸方法需要脱除大量的水。这种最终的除水过程典型地是通过蒸发干燥来实现。一种传统的造纸机有一个具有许多烘缸的干燥器部分。待干纸幅被引导着通过许多烘缸并与其接触。烘缸可以两个或更多的交错成行排列,以使纸织物移动时呈现一种蛇线轨迹。本技术中,可以使用单丝牵引,尤其是在多烘缸干燥器的起始部分。在单丝牵引技术中,干燥丝被设计成当它从一个烘缸移动到另一连续的烘缸时能够支撑纸织物。同样,双丝牵引在本技术中也为人所熟知。在双丝牵引技术中,当纸织物从一个烘缸移动到另一连续的烘缸时,有一个开放的拖曳方式。本技术中同样为人熟知的是一种Pistol-Grip牵引。在Pistol-Grip牵引中,一个烘缸部分的顶端丝绕到下一烘缸部分的底部烘缸的下面,纸幅由顶部丝支撑着输送到下一顶部烘缸。在一些构造中,纸幅被支撑着与每一烘缸接触,优选的是在大于180度的扇形区域接触。这是为了获得与烘缸的最大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在每一烘缸上的干燥量。在这种构造中,当利用双丝牵引时,待干纸幅被压靠到烘缸上,与一排烘缸的外表面直接接触。相应地,丝被压靠到另一排烘缸的表面上。在双丝网牵引中,纸幅从一个烘缸组到另一个烘缸组通常有一个开放式的长通道。这种开放式通道易受扰动,导致纸幅产生褶皱,甚至导致纸幅的破裂。当造纸机速度增至或超过150米/分钟时,这种扰动成为一个更大的缺点。研究者作了一些尝试通过减小纸幅开放式牵引的长度来克服这一缺点。如果需要,当由干燥网支撑时,待干纸幅可以通过干燥辊的扇形区域来传递并处于负压条件下。例如,烘缸组可以包含一种单丝牵引。在这一烘缸组中,烘缸可以置于上排,回转部分置于下排,反之亦然。而在另一种排列中,一种干燥部分可以具有一种双带干燥组。这一干燥组可包含具有上部干燥带的上排烘缸和具有下部干燥带的下排烘缸。在一排或所有两排烘缸中,相邻的烘缸构成一个具有偏转干燥辊部分的分组。待干纸幅可选择地通过上部或下部分组。还需考虑的是烘缸排列的几何特征。烘缸可以有预定的直径并以选定的倾斜度分开布置。例如在单丝牵引中,待干纸幅被输送与烘缸直接接触。而且,回转缸处于烘缸之间的空隙并正对着外部的丝网。烘缸可包括大直径或小直径烘缸。小直径的烘缸可以布置成使其中心与大直径烘缸中心处于不同的水平位置上。回转缸的中心也应置于不同的水平位置。这样一种几何布局可以减小造纸机干燥器部分的长度。在本技术所述的另一实施方案中,一种干燥器部分包含具有单丝牵引的干燥组。每一干燥组包含烘缸、回转缸以及用于输送纸织物与烘缸、回转缸连续接触的干燥丝。这一布置促进了纸幅与烘缸和回转缸直接接触。在单丝牵引中,烘缸在丝网外侧而回转缸在丝网内侧。在另一实施例中,一个干燥部分可包含配有两个各自的干燥丝或干燥带的单独干燥组。干燥丝或干燥带可将待干纸幅压靠在烘缸的表面上。至少有一个压榨辊可以布置在两组烘缸之间并将它们分开。压榨辊与一个烘缸形成一个辊隙,当纸幅通过辊隙时完成脱水。本技术尝试着去使当干燥织物接近和接触烘缸时,干燥织物夹带的空气的量最少。例如,双丝牵引造纸机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双面干燥操作。而且,一般干燥部分的尺寸更短。然而,单丝牵引造纸机具有更好的高速运行性能。解决这些竞争的优势的一个尝试就是利用位于干燥丝对面的使用风箱组件和空气喷嘴的气动导向表面。然而,这样作被证实成本高。上述造纸机的例子可参见美国专利,Kerttula申请的第4,888,883号(1989年12月26号)、Autio申请的第5,046,266号,(1991年9月10日)、Eskelinen等申请的第5,475,934号(1995年12月19日)、Ilmarinen等申请的第5,495,678号,(1996年3月5日)、Virta等申请的第5,535,527号,(1996年7月16日)、Kotitschke申请的第5,537,755号,(1996年7月23日)、Kuhasalo申请的第5,539,999号,(1996年7月30日)、Eskelinen申请的第5,560,123号,(1996年10月1日)、Ahokas等申请的第5,572,801号,(1996年11月12日)、Bubik等申请的第5,666,741号,(1997年9月16日)以及Lindberg等申请的第6,105,277号,(2000年8月22日),均并入本文,以供参考。正如在上述例子中所看到的,造纸机用织物必须能提供多种竞争性用途。它必须支撑纸幅不使其分开。它必须保证适当的渗透性以使水分传递并从纸幅中脱除。它必须保证当纸幅与烘缸接触同时也能与回转缸接触。本技术中尝试提供一种适宜的干燥织物。例如,为人熟知的具有选择渗透性带状材料。这种选择渗透性可以通过改变机器纵向纱的间距、机器纵向纱的直径或在机器纵向纱之间的空间增加化学处理。在本技术的另一尝试中,造纸机用织物有一个可控的空间体积。空间体积的控制是通过提供一种多层织物,一种合成的聚合热塑树脂泡沫,可以填充空间来控制空间体积。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消除干燥织物外表面上的薄层压力过大的不利影响,在干燥织物-烘缸接触面处有一个空旷空间缓冲造纸机用织物和烘缸之间压缩而来的边界气流。构成空旷空间的表面可包括间隔的平行条纹,这些条纹定义了其间的凹槽。这些凹槽降低了边界气流进入到在干燥织物和烘缸之间的不断减小的空间时被压缩的速度和程度。这也会对减少受迫透过干燥织物的气体量产生相应的影响。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尝试中,干燥织物在机器纵向上包含许多螺旋线。相邻的螺旋线相互交织并通过节点线结合在一起。这种设计被认为是可以减少松边的发生。在干燥织物中松边会造成纸幅不能完全压靠到烘缸上,从而导致在机器纵向上的干燥速率不同。这将造成纸幅薄片上的湿度分布不均。本技术中的上述一些尝试的例子参见美国专利,Wagner申请的第3,867,766号,(1975年2月25日)、Romanski申请的第4,224,372号,(1980年9月23日)、Martin申请的第4,364,421号,(1982年12月21日)、Ashworth等申请的第4,813,156号,(1989年3月21日)以及Westhead申请的第4,857,391号,(1989年8月15日),均并入本文,以供参考。然而,本技术中的上述尝试被证实不是非常成功。例如,编织的干燥织物仅限于由可重复的稳定的织物提供的类形。无限制的类形并不可行。只有当凹槽具有有限的几何尺寸时才能处理夹带的空气。本专利技术克服了这些缺点,在决定造纸机用织物的几何结构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性。而且,造纸机用织物在造纸过程中是要经受磨损的。这种磨损降低了造纸机用织物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制造成本。造纸机用织物的磨损是由于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温度极限造成的。机用织物经过干燥辊和回转辊时发生双向弯曲,同时产生了与辊的摩擦和通过真空箱时的拖曳。本技术中的一些尝试致力于减轻在造纸过程中固有的造纸机用织物磨损。例如,具有层叠的经线的织物已经很普遍了。在层叠的经线设计中,时常是提供下部第一层或与机器接触的经线。同样,也可提供上部第二层或与纸接触的经线。这两层经线与纬线交错编制在一起。底层的经线可以是大直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作硬质纸的造纸带,所述造纸带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一个纸接触面和一个机器接触面,所述造纸带包含编织的细丝增强成份;所述造纸带进一步具有一种结构,所述结构具有独立于所述增强成份之外的图案,所述结构的图案定义了至少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中的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S安普尔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宝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